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9.44 4.9折 ¥ 3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8076260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10079200
上书时间2024-09-09
任何一名儿童的成长都离不开成人的关注和引导,而在儿童时产生的一些错误的想法,导致了长大后的诸多心理问题,进而会影响到后来的生活和整个人生。所以,成人如果对儿童教育问题一窍不通,那么对于他的孩子来说是悲哀的。
本书立足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帮助读者认识儿童及成人的心理和性格。个体心理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方法,那么,无论你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都能随即把它运用到对人格整体性的指导实践中去。
研究儿童的心理活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无论是研究哪个部分,都能让人达到忘我的境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理解儿童的某一行为时,需要了解儿童的全部成长过程,因为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都能映射出其全部的生活、个性以及人格,而如果我们脱离儿童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就很难理解儿童的某些行为。对于这一点,前面,我们已经提出过一个名词——“人格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伴随着孩子的整个童年,它是行为和行为表现方式协调统一为一个单一模式。因为生活的需求,孩子不得不运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来面对,而且,正是因为应对外界的统一模式形成了孩子的个性,这是孩子与其他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
大多数心理学流派并不重视这一问题,虽然我们并不否认有些心理学家认识到这一问题。我们看到,无论是心理学理论或者精神病学,都会将个体的某个动作或者表达方式孤立起来分析研究,仿佛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并不存在联系,有时候,他们会将某种手势或表达称为一种情结,并认为它们能从整体行为中脱离出来,这种分析方法好比我们从整个曲子中将一段音符挑出来,然后发现它的意义根本无法理解,尽管这种方法欠妥,但却一直在被运用。
我们的个体心理学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一旦这种错
第一章 人格的统一性
误的观点被运用到儿童的教育中,将会对儿童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有很多关于儿童惩罚理论的个例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一个孩子犯了错,成人通常会怎么做呢?也许成人会考虑到孩子的整体人格问题,但也许还是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到孩子的缺点上,因为,如果孩子总是重复某个错误,成人可能会认为他无可救药。而如果一个孩子一直各方面表现良好,只是偶尔犯错的话,成人就会考虑到他整体的表现,也不会对他进行严厉的惩罚,但无论哪种情况,问题的症结都没找到,也就是我们应该对儿童的人格进行统一性的全面理解,以此来找到问题的根源。
你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这么懒?”那他是不会给你你想了解的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然而,这一原因确实不能忽视,尤其是我们对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同样,至于为什么他会撒谎,你也别想得到答案。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句影响深远的话:“了解自己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我们成人尚且无法洞悉的答案,为什么要难为一个孩子呢?从更好地理解个体某一行为的重要性及其所表达的意义这一点出发,我们第一步就是要按照方法与理论来了解儿童的整体人格,这并不是要求我们将儿童的每个行为都记录下来,比如,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要理解孩子在遇到问题时的态度。
关于这一点,我们先来从下面的案例中进行分析:
在一个家庭里,有个13岁的小男孩,他是家里的哥哥,在他5岁的时候,家里的另外一个成员——妹妹降生了。在此之前,他是家里的独苗,父母长辈对他娇宠关爱,所有人都以他为中心,他的每一个小心愿都能被满足,因为他的父亲是陆军军官,教育孩子的任务就在母亲身上,他自然也与母亲更亲近。他的妈妈是一位聪明善良的主妇,总是尝试着满足儿子的每一个需求。即便如此,儿子的一些粗鲁的行为还是让她头疼,于是,随着儿子长大,他们之间的关系慢慢变得紧张起来,儿子总是要求母亲做这个那个,甚至命令和嘲笑她,总是制造出麻烦来引起母亲的注意。
母亲对男孩的行为很恼火,但她知道儿子本性不坏,所以还是一再容忍他,并且帮他整理衣服、辅导功课。男孩自己也相信,母亲是爱他的,且愿意与他一起面对人生的种种困难,并且,这名男孩在小学时表现优异。
直到男孩8岁那年,一切发生了变化。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恶化,男孩开始自暴自弃,开始玩世不恭,他想以此来控制母亲的情绪,当他实在无法找到可以恶作剧的东西,他就去拉扯母亲的头发,有时候还会去拧母亲的耳朵等,后来,他将“魔爪”伸向了妹妹,当然,他并不会真的伤害妹妹,但他就是嫉妒妹妹,他的这些恶劣的行为就始于妹妹的出生,因为从那时起,他在家的有利地位就被妹妹夺走了,妹妹成了大家新的关注目标。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假如一个孩子的行为开始变得恶劣,我们需要考虑的不只是他的行为变化的时间,还有变坏的
第一章 人格的统一性
原因,此处,“原因”一词只能勉强使用,因为对于案例中的小男孩来说,为什么妹妹的出生会让他变坏呢,这是我们无法理解的部分,虽然人们不了解,但这种情况普遍,因为妹妹的出生在哥哥看来是个错误,正是这一认识偏差导致了哥哥的各种错误行为。当然,这二者之间也不是的因果关系,因为一个孩子的诞生并不会让一个年长的孩子变坏。从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出发,我们可以说,孩子心理上的“变坏”,这些严格的因果关系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起作用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且会造成一定的后果,从中我们能看出个体曾做过的错误的行为以及设定过的错误的人生目标。而一切都来源于个体所设定的心理目标,因为其目标的设定决定了个体的很多方面。这就是说,一旦涉及判断就会出现犯错的概率,对于个体而言,这种目标的设定或确定从童年早期开始,通常在2岁到3岁时,个体就会为自己确定让其产生优越感的目标,这一目标会对其言行和未来生活起到指引作用。
相反,错误的目标来自错误的判断,但这样的目标对于个体还是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行为标准,以此来安排自己的人生,然后朝着目标奋进。
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决定儿童成长的,要的一点是儿童的性格以及其对事物的看法。我们需要牢记,儿童的性格以及他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决定了其成长,这一点至关重要。当儿童被一个新的困境困扰时,就会重复之前的错误,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由此,关于儿童的一些性格特征,我们产生了一些更新的认识,即环境让儿童在看待问题时不再依据客观现实,比如看待一个孩子的出生,他们所依赖的基础是自己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想象。而这一点,无疑是反驳了前面我们提到的严格因果论观点的充分证据,即在客观事实与其正确的含义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在客观事实和对事实的错误看法之间未必存在。
我们还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的行动,是由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决定的,而不是事实本身,对事实的看法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人格构建的根基。
在我们人类历史上,诠释这一点的大概是凯撒大帝登陆埃及的事件。当时的情况是,凯撒跳上海岸,随即一不小心,脚下被绊了一下,摔倒在地,罗马士兵见状后认为此乃不祥之兆。此时的凯撒大帝深知如何扭转士气,所以他立即呼唤:“你是我的了,非洲!”如果不是他的这一随机应变的举动,即使那些士兵再勇猛,可能也不会继续战斗了。
因此,我们能发现,我们的行为本身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小,但它同样能起到作用,比如它能制约和决定我们个体的性格特征的有组织性、完整性。大众心理及其因果关系也同样可以运用这样的道理,比如,大众心理中的某一环境状况符合理性的公共常识,此时,我们不能说环境本身决定了这一大众心理或理性,真正对大众心理和理性公共常识之间因果关系起
第一章 人格的统一性
到决定作用的,是两者对环境看法自发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唯有当错误的看法在得到现实的验证且被排除后,理性公共常识才会被大众心理接纳,才符合因果关系。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那个小男孩的案例。
这个小男孩屡教不改,一直打扰别人,让别人无法安宁。但很快,他就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困境之中。他会发现,因为他的恶劣行径,人们都讨厌他。他在学校也被人排挤,于是只能我行我素,仍然不断地给别人惹麻烦,这是他人格的一种完整性的体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一旦他犯错,他就会受到惩罚,他会获得不良的报告和抱怨信,而这些都会被送给他的父母,如果他依然不改正,,他只能被父母带出学校,原因是因为他不适合集体生活。
也许他更希望得到这样的结果,因为终于能脱离学校了,而他的这一态度再次证明了行为模式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也再次表现了他真正的态度。当然,这一态度是错误的,但是一旦形成就会一直表现下去。他的目标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这一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他因为犯错而遭到了惩罚,那么其实是因为他寻求关注而被惩罚,他总找母亲的麻烦,以此来让母亲妥协和迁就他。这是他寻求关注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在当了8年的家庭中心人物后,他的地位被降生的妹妹取代。在这之前,他是母亲唯一关注的对象,而对他来说,母亲也是他唯一关注的对象。而妹妹出生导致他的家庭地位被夺走后,他想方设法要夺回自己的地位。因此,这一次他又犯错了,但我们必须承认,这并不是因为他本性就坏。因为任何一个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的环境变化,如果没有得到成人的引导和关怀,那么,他只能自己去适应,甚至产生一些邪念。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一直被教管,别人把注意力都放到他的身上,然后他需要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学校。老师会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如果这个孩子想要博得老师更多的关注,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惹怒老师,对于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危险的信号。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上面说的那个小男孩的故事中,他自身的存在理论与学校提出的对他的存在理论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如果我们用图示的方式来表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它们是背道而驰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任何一个孩子,他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由其目标决定的,这也就是说,在他的整体人格中,有且仅有这一目标。而且,学校也期待孩子都有这样正常的目标,所以,冲突此时就难免形成了,但是作为教育方的学校却没有尝试理解孩子的心理,也没有包容孩子,更没有尝试寻找问题的根源。
我们说的这个小男孩的生活动机是希望他的妈妈来操心他的生活,并且只为他服务,所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表明:我必须支配我的母亲,且只能由我支配。而别人对他的期望则不是如此,别人希望他可以努力学习,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可以做个好学生。面对这样的期盼,孩子更觉得自己被束缚住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男孩自然不会有好的行为与表现。只有
第一章 人格的统一性
当我们真的了解他的成长经历时,我们才会给予他谅解。在学校教育中,学校一味地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处罚是没有用的,因为越是处罚,越会让孩子缺乏归属感和安全,认为学校也无法容纳他了,而当他被勒令退学或者被家长带离学校时,他甚至会认为自己的目标达到了。在错误目标的指引下,他的感知方式也是错误的。他好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陷阱,没有人能来帮助他,他认为自己抓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就是他的母亲会全身心再为他操心。
在理解了这个孩子的处境后,我们发现,断章取义地揪出他犯的一个错误而惩罚他是起不到效果的。设想一下,假如这个孩子忘记做什么事了,母亲就要为他善后,但这并不是说他就是故意的,因为这是他整体人格系统的一部分。当我们确认了一个观点——一个人人格中的所有部分都是相互联系且不可分割的,是整个人格体系中的一部分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男孩的所有行为跟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一致。而这种一致性也推翻了很多教育者持有的,这个孩子的智力低下的观点,因为在他们看来,智力低下的孩子是无法在学校学习的。
这个案例看上去复杂,但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有过类似这名小男孩的情况。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与社会传统的要求和看法并不一致,甚至是背离的。
曾经,人们认为社会的主流观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现在,我们开始慢慢认识到,社会主流观点是一种为人类服务的制度和风俗,并不是不可侵犯或一成不变的。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制度和习俗都在个人的努力下不断前进和发展,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合而成的。确实,个体的自我救赎之路是需要在社会中完成的,但这不意味着有必要削足适履,像希腊神话里记载的巨人——普罗克汝斯忒斯.一样对待自己。
世界上,个体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一直都建立在思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而假如学校在教育中,能将这一思考用于对问题儿童的引导上,那么,对孩子的成长势必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因此,我们建议,学校有必要将孩子看成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当作有价值的、有待开发的有用之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判断儿童的一些看似有问题的行为。就如我们在前面看到的,我们不能将男孩的问题表现孤立起来看待,而是要把它看成整体人格的一部分。
. 喜好羁留旅客,将其捆绑在床上,如果旅客体长,就截其下肢,体短者抻之与床齐,后暗指强求一致的制度、学术、主义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