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野研究资料(精)/曹禺研究资料长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原野研究资料(精)/曹禺研究资料长编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92.4 6.2折 15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晓华,张义明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ISBN9787549270064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50元

货号10783009

上书时间2024-09-0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原野>研究资料》导读
《原野》附记
关于《原野》
关于《原野》——曹禺自己的意见
评曹禺的《原野》
谈《原野》
曹禺的三部曲及其演出:《雷雨》《日出》《原野》
评《原野》
《原野》的故事和人物
谈曹禺的戏剧
曹禺作品研究(之《原野》)
《原野》出演的前奏曲
《原野》观后
看罢《原野》以后
《原野》观后感
电影与戏剧:银幕与舞台上的《原野》
短评:《原野》
曹禺引得——《雷雨》和《原野》注疏
读书笔记:《原野》
《原野》重演
略谈《原野》
人类的民主:原《原野》
欢迎新的《原野》
金子论——《原野》中人物之二
焦大星论——《原野》中人物之三
《原野》观后
《原野》所倡导的原始精神——兼论其舞台技巧
《原野》论
《原野》简论
我爱《原野》
谈曹禺对《原野》的修改
重评曹禺的《原野》
《原野》和表现主义
《原野》中的仇虎并非农民形象
仇虎式的农民和仇虎式的复仇
话剧《原野》观后
也论《原野》
论《原野》
论《原野》的人物性格及其关系构成
《原野》研究述评
野性的呼唤——重读《原野》
重评仇虎的复仇悲剧
基督教、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三位一体——《原野》创作论
论《原野》的精神内涵——兼评《原野》研究中的某些观点
失去理智的疯狂:《原野》新论
评《原野》中的神话、象征及审美理想
《原野》是一部佳构剧
曹禺与斯格里勃和奥尼尔——再论《原野》是一部佳构剧
《原野》中的宗教观念
《原野》的象征意义
《原野》新论
展示灵魂深处的冲突:生命的悲剧与文化的悲剧——重读《原野》
文化与心理:《原野》的潜在世界——兼谈曹禺前期创作的整体语境
《原野》中的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原野》新释
从演出史看《原野》的接受
《琼斯皇》与《原野》中的表现主义
文明的批判——从戏剧意象论曹禺《原野》的主题
话剧《原野》改编的三阶段及折射出的问题
血仇困境中的人性与阶级救赎——以话剧《原野》为中心
何处“放虎”,哪里“归山”?——社会演进中的《原野》呈像变迁
用色彩解读原野
“使命”为幌子,“自欺”为动力的谋杀者——再读经典剧作《原野》谈仇虎的人物形象
“父权制”游魂下的《原野》
从“非理性”戏剧叙事到民族新旧嬗变——《原野》的意义和裂隙
后记

内容摘要
 

《原野》1937年4月在广州出版的《文丛》第1卷第2期开始连载,至8月第1卷第5期续完。同年8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收入巴金主编《文学丛刊》第五集,《曹禺戏剧集》第三种。时年,曹禺28岁。

自问世以来,《原野》的接受与评价几经沉浮。《原野》发表后不久,华夏大地便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此时的批评界,对《原野》的评价虽不如《雷雨》和《日出》,但在批评中仍不乏赞许之声,尤其曹禺自己对其表现出高度肯定,他说他偏爱《原野》胜过了《雷雨》和《日出》——因为他爱人类的愤恨,人类的矛盾的心理。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治氛围的变化,《原野》逐步淡出舞台与批评家的视野。“文化大革命’’期间,曹禺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作家”,《原野》更是无人提及,可谓“销声匿迹…‘不见天日”,足见其影响、传播之凋敝。进入新时期以来,《原野》又重新回到了舞台和研究批评者的视野。随着改革开放后文化语境的变化,《原野》作为作者曹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也被“经典化”,在话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中国现代话剧作品演出长盛不衰之作。《原野》剧本也成为曹禺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原野》的批评研究日趋理性客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

1937年《原野》问世以后,与批评界对《雷雨》等作品一边倒式的赞赏不同,虽然也有批评家认为,《原野》“是作者写的剧本里顶好一个’~,但更多的批评家对其持批评意见,尤其是其中对西方戏剧技巧的借鉴与吸收方面,成为批评界的焦点之一。

1938年,南卓便在文章中指出:“作者有一个癖好,就是模仿前人的成作。《原野》很明显的同欧尼尔的《琼斯皇》(The Emperor Jones)非常相像,都是写的一个同自然奋斗的人怎样还是被一座原始的森林——命运的化身——给拿住了。,’的确,曹禺在之前的戏剧创作中,已有许多向前人(如易卜生、莎士比亚)戏剧借鉴的成分,而《原野》就更集中体现了亨禺向前人成作的模仿。在1937年《原野》的最初版本中,第三幕丛林中剧情与《琼斯皇》勺剧情如出一辙。南卓将这种模仿看作是一种脱节的,“不必要的”,“为了制造空气,作者巴原始的森林,黑人的鼓声,固有的阎罗,判官,牛头,马面等等,放在一起。由于根源背景勺不同,这实在是不调和的’,fl_。在南卓眼中,不仅《原野》模仿外国人不甚成功,其模仿中国传统作品同样不成功,“还有仇虎用故事的形式将他同焦大星的关系讲清,这是模仿《八k锤》的《断臂说书》。也同前面说过模仿欧美的作品一样,这也是不必要的”②。南卓可被见为对《原野》技巧,尤其是表现主义技巧进行阐释批评的先驱。

与南卓相似,大星友对《原野》的批评也主要集中在其与《琼斯皇》的关系上,“显然地,言禺先生是受了欧尼尔的影响,他无意中借用了欧尼尔在琼斯皇一剧中所用的回音”④。大星友的“无意”二字似乎与前文中南卓的“模仿”有着不同的感情倾向和态度,对于曹禺黾否拿捏好“借鉴,,的度有着自己不同的阐释。这种比较文学的视野给《原野》的研究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

对《原野》技巧的批评热点,一方面集中在对其舞台技巧借鉴的评价,另一方面则集中在其对电影艺术借鉴的评价。1937年《原野》问世之初,报刊对《原野》的报道批评认为,其最后一幕“将以电影化的手法演剧,实为近年来中国舞台剧新发现”④,还是明显表现出肯定;而到了1940年代的批评者眼中,这种“电影化’’却成为一种弊病,“宜于做电影,在简单之舞台上,殊不易作,另有几幕原本均须出现幻象,此次演出,酌有删改,实属不得已”⑨。

这一时期研究者关注《原野》的另一个焦点就是对其主题的评价。在司徒珂看来,“在《原野》依然存在着很浓厚的反封建意识”⑥,阿茨则更进一步肯定,相对于《雷雨》与《日出》,t·《原野》是更进步的’一。但对于《原野》潜含的复仇精神,其评价则出现了分化,“有人说仇虎的复仇与目前中国抗战精神相结合,所以在这时上演《原野》是有意义的,但又有人认为私人仇怨的报复没有什么价值,不值得提倡’~。这种内容的讨论往往与中国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这时也有一些批评者注意到曹禺所想要表现的对人性、命运的思考,有的只是一笔带过,并不深人,如司徒珂所言“可以发现一个理想和一种精神”⑨;有的则针对作家的剧本做了大胆的猜想,如竺磊便撰文指出:‘‘《原野》,正如这名字所示,是充分地表现出来人类的c原始的野性,。心理学家解释人类的一切行为完全出于性的驱使。《原野》里的一切人物




精彩内容
《原野》是曹禺创作的第三部剧作。浓郁的神秘色彩,极爱与极恨的原始激情,对西方戏剧艺术,尤其是表现主义的大胆借鉴构成了这部剧作的鲜明特点,也使其成为曹禺代表作中争议的一部。尽管《原野》自问世以来,命运几经曲折,但不同历史时期对《原野》评价的褒贬不一却也恰恰显现出其极具张力的阐释空间。
  《曹禺研究资料长篇:研究资料》是《曹禺研究资料长编》中的一部,收录了从20世纪30年代至近年有关《原野》重要的报道、评论文章,全面而翔实、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曹禺戏剧研究视角与尺度的差异性,历时性地反映了大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于这部剧作认识、评价的思想嬗变,为曹禺戏剧的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