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骨:启功谈书论画::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24.08
6.6折
¥
188
全新
库存22件
作者启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10157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88元
货号11716771
上书时间2024-09-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启功(1912—2005),字元白,又作元伯,中国当代有名教育家、书画家、古典文献学家、古书画鉴定家,被誉为诗、书、画三绝。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目录
章 概 论 书画鉴定三议 3 鉴定书画二三例 10 故宫古代书画给我的眼福 15 章 书 法 《平复帖》说并释文 27 晋人书研究——一九四二年在辅仁大学的讲演 32 米元章书《智慧清净经》 36 论怀素《自叙帖》墨迹本 39 李白《上阳台帖》墨迹 51 《太白仙诗》辨伪 55 旧题张旭书《古诗帖》辨 60 赵松雪行书《千文》 69 从《戏鸿堂帖》看董其昌对法书的鉴定 71 第三章 口释论书绝句 引 言 81 论书绝句 84 第四章 绘 画 山水画南北宗说考 261 山水画南北宗说辨 275 唐末到宋初的几位山水画家 288 李唐、马远、夏圭 294 宋赵佶摹唐张萱《捣练图》302 米 芾 画 305 谈南宋院画上题字的“杨妹子”308 黄子久《秋山图》之真伪 314 戾 家 考 —— 谈绘画的一个问题 317 王石谷临黄子久《富春山居图》残卷 324 画 中 龙 327 第五章 怀 人 忆先师吴镜汀先生 337 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 339 记齐白石先生逸事 356 谈谈李叔同先生的为人与绘画 362 平生风义兼师友——怀龙坡翁 369 仁者永怀无尽意——回向赵朴初先生 371 第六章 书画 漫谈先生的古书画碑帖鉴定 王连起 377 书画作品 393
内容摘要
书画艺术是我们的国之精粹,也体现中国风骨。启功先生被称为诗书画三绝,其书法,博采众家之长而自成一家之妙;其画作,构图严谨,韵味悠长,设色温润,尤擅山水竹石,极富传统文人画的意趣。此次请章先生编选启功先生谈书论画的文章,共计20万字,图100,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书法,启功先生精研碑帖,对书法艺术以及书法目前的许多问题都有独到的研究,加上他数十年的书法实践和研究体会,自成一派。这部分既有书法鉴赏、文字之学也有具体的实践指导,集多年精研与体验于一体,颇有指导意义;第二部分是古画,包括《韩熙载夜宴图》《捣练图》《富春山居图》等共20篇,考订真伪,辨析作者,言简意赅,详实严谨。第三部分是附录,里面是启功先生自己的书画作品以及许石先生的评述文章以及章先生的怀念文章一篇。仅以此书展现中国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中华文明的风骨之美。
主编推荐
1、收录谈中国书画的文章,引导读者赏析中国书法名画。通过细致的讲解,使普通读者也能看出门道。 2、附大量精美插图,使读者足不出户,欣赏到书法名画细节。 3、排版精良,图文结合,并对书法名画进行拆分讲解,比一般美术史书籍更好读。 4、在先生的文章之外,又围绕书画作补充大量趣味知识,讲解中国书画史常识,使全书内容更丰富充实。
精彩内容
唐末到宋初的几位山水画家 风景画到了唐末、五代和宋初,在过去原有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大步,出现了并不局限在作为人物布景而是突出地描写美丽山川的“山水画”。在这个时期里的山水画家,应该首推荆浩。 荆浩,字浩然,山西沁水人,生卒年无考。据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所记,可以见得他主要活动的大概时间(刊在“唐末二十七”里)。他的身世,历的记载也比较简单。他自号“洪谷子”,据说是因为躲避当时军阀割据所造成的战乱隐居太行山的“洪谷”而起的。那么这位大画家所以集中力量来歌颂的山河的思想倾向,很可以从这一点上来推知。他曾把画山水的方法写成了一卷《山水诀》教给后人。他很自负地说过:“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他自己却要兼有二人的长处。我们可以理解他说这个话并不是专为菲薄老辈,而是强调绘画表现手法应该有的要求。当然,创作的进步绝不于笔墨的讲求,可是这一问题的提出,却反映了绘画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在这时候已有相当高度的发展。 荆浩的遗迹流传到今天的,要数《匡庐图》。画上有宋人题记,审定为真迹。这幅画的构图,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应该算是一种创造。他把从不同角度上观察来的山石、树木、人家、路径……曲折繁复的景物巧妙地安排在一个长幅里,同时更具体地显示出主山的巍峨高耸,写出了庐山的秀拔。这种主题鲜明、的作品,不能不说是荆浩在古典艺术传统里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究竟荆浩还是初期的山水画专家,这幅《匡庐图》在表现的技法上,还程度上给人一种板滞的感觉。传为荆浩所作的《崆峒访道图》,也是一幅较古的山水画。此外,大抵都是元明以来的伪作了。 荆浩的徒弟关仝(又写作同、穜),长安人。他学习并且发展了荆浩的特长。宋人说他画的山水是“石体坚凝,杂木丰茂”,这说明他的作品对于对象的质感、量感是有所体现的。我们从保存下来的关仝作品《山溪待渡图》上看那湿润厚重的山石和茂密的树,觉得宋人的评论是很恰当的。这幅画全图不作细碎的写景,只作简括的开合,使观者如同站在深山大壑之中。《待渡图》比《山溪待渡图》取景些。宋人说关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渔市山驿”,“使见者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类似这样的真实感受,我们在《待渡图》中是可以体味到的。关仝的成,比起荆浩,是有显著进步的。我们从记载上知道他一方面学习荆浩,但并不受一家的成法所拘,同时还汲取了毕宏的长处。宋人说他的画“笔愈简而气愈壮, 景愈少而意愈长”,这是指他作品中的概括与构思而言的。 和关仝同时的江南的山水画家,首先数着董源。董源(又作元),字叔达,钟陵人。曾作南唐的“后苑(北苑)副使”,所以被称为“董北苑”。历史记载他善于写“山水江湖、风雨溪谷、峰峦晦明、林霏烟云,与夫千岩万壑、重汀绝岸”。流传下来的董源的许多作品中,以《潇湘图》较为(尤其是明清以来)。这个短卷,描写江岸洲渚之间的渔人、旅客的各项活动。这幅画,不画水纹,只用荡漾的船只和摇曳的芦苇衬托出江面的空阔;不勾云纹,多留山头,以碎点来表现朦胧的远树,云烟吐吞,远处山头,沉浸在一片迷茫中。宋人说董源作画并不模仿别人,而能“出自胸臆”,“使览者得之,真若寓目于其处”。又说:于“足以助骚客词人之吟思,则有不可形容者”。实际上,他的作品不但是“足助吟思”,它本身是美丽的诗篇。关于这一点,绝不仅仅是董源一个人的特长,而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传统。 李成,字咸熙,因为住在“营丘”地方,被称为“李营丘”。历说他“志尚冲寂,高谢荣进”。王公贵戚请他作画,他全都不答,在当时鄙视富贵,不肯同流合污,是个有相当骨气的人。他画山水,在北宋初期被推为“古今”。《宣和画谱》详尽地记载他擅长描写“山林、薮泽、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可见他所作的风景画内容是如何的广阔和丰富了。李成的真迹流传绝少,在当时已经有很多的“仿品”。现在保存的宋画中有他和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可以从而窥见他所画树石的风格。又有《小寒林图》,也能帮助我们了解李成的山水画作风。 范宽,原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人。因为情宽缓,不拘世故,所以诨名为“宽”。常往来长安、洛阳间,是北宋前期的山水画名家,他初曾经模仿李成的画法,后来自己叹息说:前人的画法,是从物象上直接画下来的,我与其模仿古人,何如直接描写大自然!因此便跑到终南山里住下,虽雪寒、月夜都不能停止他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活动。宋人论到他的作品,说他不但能写山水的面貌,而且是善于与山水传神。又说李成的画视如千里之远”,范宽的画“远望不离坐外”,因为山水画遥远的距离固然难于表现,而那山川雄伟气势的“逼人”也是很难表现的。我们从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山图》和《临流独坐图》里,都可以看到这位大艺术家是怎样表现了关中一带的山川特点、怎样为山水“传神”。于范宽的《临流独坐图》,不但写了突出的、坚实的山石, 还更写了深邃的、虚空的溪谷和云气。这画比起《溪山行旅图》来,由于描写对象的不同, 笔墨、构图和风格上都有的差别,使我们从这里认识到现实主义的艺术家是怎样用恰当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内容,也认识到范宽由于“师自然”所得到的艺术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