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西村治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8.59
4.9折
¥
5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刘娟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055741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9241809
上书时间2024-09-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
作者简介
刘娟,山西晋城人,法学博士,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1998年9月至20()2年7月就读于山西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就读于山西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2005年10月进入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时为太原科技大学法学系)工作。2017年6月获得西南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其中包括:主持2015年度“山西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新媒体背景下法治理念在大学生群体的“风草传播模式”研究;主持2016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自治视域下民国时期山西村治研究。
目录
目录绪论 一、本书缘由及研究对象 二、相关学术综述 三、研究视角、方法及内容安排 第一章山西村治的缘起 第一节民初地方自治的重启与嬗变 一、民初地方自治的重启 二、暂停与重整:《地方自治试行条例》的制定 三、自治重心的继续下移 第二节近代乡村自治的出现 一、中国传统乡村自治 二、乡村自治的先河:翟城村治 三、政府推动的乡村自治:定县村治 四、乡村自治的近代转型 第三节山西当政者对地方治理的思考 一、村制设想的萌生 二、村治实践的理论指导:用民政治 三、地方自治的路径选择:村本政治 第四节山西村治的开创 一、村制的确立 二、村自治分期进行办法 三、村政的提出 小结 第二章山西村治的制度构成与变革 第一节村治规范体系的形成 一、省级法规 二、县级办法 三、村规民约 第二节县区制度改革 一、县公署改制 二、行政人员的村治职责 三、设立区制 第三节编村内部组织的完善 一、村闾邻制 二、编村内横向自治组织 第四节村治财政 一、村费来源 二、村费支出 三、村费监督 小结 第三章山西村治的基本事务 第一节行政委办事项 一、行政委办中的自治因素 二、“六政三事”中的村治内容 三、行政委办事项的执行方式 第二节官民协办事项之一:整理村范 一、整理村范的治理思路 二、从官办到协办:以禁烟为例 三、整理村范的行政保障 第三节官民协办事项之二:治安保卫 一、保卫团的劝办 二、保卫团的训练与稽查 三、保卫团的奖惩 第四节官民协办事项之三:公断息讼 一、息讼会的设置与运作 二、官方对息讼会的督导 三、消除讼因 小结 第四章山西村治的经验与局限 第一节山西村治的经验 一、现代自治制度的移植 二、在官治与自治之间探寻互利平衡 三、地方本位观念 四、集权对分权的保障 第二节山西村治的时代局限 一、制度实施的问题 二、山西村治的制度性反思 第五章山西村治中的民治色彩 第一节保守主义的乡村自治 一、山西村治的保守主义底色 二、村治中的德性政治观 三、作为道德意义存在的“民” 四、编村:法律共同体与伦理共同体 第二节官治与自治的交叉 一、以政治途径切入的乡村自治 二、从官办到协办的推进 三、官治对自治的侵蚀与恢复 第三节山西村治的民治表征 一、传统中的“民本”与“民治” 二、山西村治中的民治因素 三、山西村治对民治的推动 结语:山西村治的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一、史料 二、专著 三、论文 后记
内容摘要
清末至民国时期,在国家政权建设与地方自治同时展开的历史背景之下,乡村治理表现出从“放任型专制主义”向“外力推进型自治”的转变。政府推动型自治模式中,影响范围很广、赓续时间很长的当属民国时期山西村治。自1917年开始,山西的乡村自治在制度设计、组织架构、事务范围、村治监督等方面逐步发展完善,成为各省举办自治的模范。民国山西村治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机缘,一方面,政治力量的强力推进构成山西村治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清末以降全国性地方自治体制的建立以及以村治为民族自救途径的思想运动,构成了山西村治得以勃兴的根本动力。山西村治的持久赓续及广泛传播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但其中蕴含的乡村治理课题并未终结。
主编推荐
'
精彩内容
清末至民国时期,在国家政权建设与地方自治同时展开的历史背景之下,乡村治理表现出从“放任型专制主义”向“外力推进型自治”的转变。政府推动型自治模式中,影响范围很广、赓续时间很长的当属民国时期山西村治。自1917年开始,山西的乡村自治在制度设计、组织架构、事务范围、村治监督等方面逐步发展完善,成为各省举办自治的模范。民国山西村治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机缘,一方面,政治力量的强力推进构成山西村治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清末以降全国性地方自治体制的建立以及以村治为民族自救途径的思想运动,构成了山西村治得以勃兴的根本动力。山西村治的持久赓续及广泛传播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但其中蕴含的乡村治理课题并未终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