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标记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地标记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57 6.2折 4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展奋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26731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9271309

上书时间2024-09-0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每一代上海人都应该有上海的“私记忆”——我说的只是我的上海记忆。我的记忆既有我的弄堂,也有我的马路,有上海的上半身,也有上海的下半身。很可能只是上海的一介,一鳞,一爪,至多也就是我所介入的一个慵懒的下午,一个汽笛的早晨和一个喧闹的黄昏。《地标记忆》为著名作家胡展奋近年来专门讲述上海城市历史文化。

目录

  • 自序 我的“非虚构叙事”我的曹家渡(上)我的曹家渡(下)怀念大自鸣钟风雨药水弄“10岁”插队记中赵村的绞圈房棚车“大本营”无言的结局在“八村”长风公园钓鱼乐乔家栅的菜馒头熟食名店鸿运斋前女友在“希尔顿”玉佛寺附近的杠铃声恒丰路桥堍的“小书摊”龙潭“铁头”我的闸北缘庄源大的开甏酒惊魂大名路和平公园:“绿色的鱼钩”**饭店那顿饭铁公鸡认栽乍浦路浴德池内“跳大神”“小洋人”散金黄河路文汇报夜班“混路道”菜鸟感恩“夜光杯”中央商场之“**葛朗台”中央商场之“老军医”中央商场传奇一段江湖秘闻外滩一夜重游“大世界”被婚礼糟蹋的“东风饭店”雨廊遗梦城隍庙的猪油黑洋酥汤团在市四女中劳动的日子怀念那辆自行车找回“霸伏”汾阳路上拔鱼刺卢湾区图书馆·书中呒有颜如玉泪洒国泰电影院我在“红房子”捉“财积”制造局路的丁胖子十六铺小开杨麟长兴岛往事跋 永不消逝的地标记忆

  • 精彩试读





  • 内容摘要

    我的曹家渡(上) 过房爷胡绍良的故事 如同不知道“江湾五角场”,一个上海人如果 没听说过曹家渡,那是不可思议的。我出生在曹家 渡。似乎是刻意要和江湾五角场对峙,这个地方居 然也是三区交界,五路奔心——也就是上海西部长 寿路、万航渡路、长宁路、康定路、江苏路五条马 路咬在一起、绞在一起的中心。康定路,又名“康脑脱路”,旧上海**的“ 越界筑路”的产物之一,汇聚了众多的近代名人故 居。它东起泰兴路,西至万航渡路,全部位于静安 区境内。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于1906年。之 所以得名于康脑脱路(Connaught Road),据说缘于 英国驻华公使爱德华七世的兄弟之名。我所出生的 康定路1190弄叫“隆兴坊”,离曹家渡也就5分钟的 路,往东不远的康定路947号,曾是近现代**文字 训诂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南社诗人胡朴安的故居 ,大家称其为“安居”;再往东越过延平路的康定 路759号,就是**的“朱楼”——上海滩豪门小开 朱斗文的旧居。我们刚才说到了“越界筑路”,所谓“越界筑 路”,其实就是租界当局违反《上海土地章程》而 越出租界以外,借口贸易和交通之必需的“界外筑 路”,如同章鱼的触角一样,这些伸出租界的道路 造到哪里,他们的英国式、荷兰式、西班牙式、意 大利式花园洋房就沿路扩建到了哪里,形成了“新 租界”,客观上沟通了闹市区和近郊的交通,促使 上海市区的面积扩大,繁荣了上海。但“越界筑路”也因此权限交叉,辖制混乱, 成了“三不管”的犯罪渊薮,“洋马路”和马路两 侧洋房里的任何事,民国政府都无权过问;洋房外 侧的事,租界当局同样无权置喙。民国时代,社会 团体(主要是各地商会、商团、青红帮组织等)插手 社会事务的现象很多,但“越界筑路”地区,各种 社会团体也得“看菜吃饭”,于是各种势力三教九 流、蛇虫百脚都可以在这里尽情活跃,比如康定路 的隔壁是余姚路,革命党在余姚路犯了事,就拼命 往康定路逃,只要逃进康定路,中国当局就没辙; 同样你若在租界犯禁,只要一逃进无法无天的曹家 渡就泥牛人海了,中共组织当年在曹家渡、小沙渡 等地异常活跃所依仗的就是这种特殊的混乱。我干爹(上海人叫“过房爷”)胡绍良就是曹家 渡一带呼风唤雨的“小开”,他家做颜料生意,我 的父亲是他颜料行的“跑街先生”,当年患肺结核 的时候,幸亏干爹替他弄来“盘尼西林”,才捡了 命。曹家渡离**的圣约翰大学不远,胡绍良当年 在圣约翰读书时认识的同学也是五花八门,什么家 庭背景的都有,跑街、牧师、老板、掮客、大班、 官僚、乡绅、白领、职员、帮会头子、遗老遗少… …



    主编推荐

    每一代上海人都应该有上海的“私记忆”——我说的只是我的上海记忆。我的记忆既有我的弄堂,也有我的马路,有上海的上半身,也有上海的下半身。很可能只是上海的一介,一鳞,一爪,至多也就是我所介入的一个慵懒的下午,一个汽笛的早晨和一个喧闹的黄昏。《地标记忆》为**作家胡展奋近年来专门讲述上海城市历史文化。



    精彩内容


    每一代上海人都应该有上海的“私记忆”——我说的只是我的上海记忆。我的记忆既有我的弄堂,也有我的马路,有上海的上半身,也有上海的下半身。很可能只是上海的一介,一鳞,一爪,至多也就是我所介入的一个慵懒的下午,一个汽笛的早晨和一个喧闹的黄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