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期间粤地教育历史纪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抗战期间粤地教育历史纪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6.53 6.2折 10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许瑞生|责编:林菁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92150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0834141

上书时间2024-09-0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90年,隶属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正处级公益一类科研*单位,具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及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乙级资质,下设办公室、田野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信息与文物保护中心等部门,承担了全省(除广州、深圳、珠海)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及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古建筑勘察设计等工作。



目录
第一章  颠沛流离的迁徒:国立中山大学
  第一节  回到粤北后的一年
  第二节  广同会馆的研究院
  第三节  塘口村的理学院
  第四节  铁岭的文学院
  第五节  管埠的师范学院
  第六节  三星坪的工学院
  第七节  武阳司的法学院
  第八节  农学院的实践基地:乐昌演习林场
第二章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林砺儒主政
  第一节  勷勤大学解体后的学院
  第二节  在秦汉古道的教育家
  第三节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体育专科
第三章  大山村的私直岭南大学
  第一节  金鸡岭隔江相望的岭大农学院
  第二节  全体离开香港奔赴粤北大村
  第三节  1942年招收新生
  第四节  大村的知识女性
  第五节  大村的岭大附中
第四章  大山村的私直东吴大学文理学院
  第一节  一路向南
  第二节  充实力量与守望相助并重
第五章  广东其他教育机构
  第一节  私立广州大学
  第二节  广东国民大学
  第三节  职业学校和中学
第六章  粤港互助——相会岭南在粤边
  第一节  联合办学
  第二节  未尝一日辍,以成就学生读书救国之宏愿
  第三节  穗港教育的体育友谊
  第四节  粤港互助
第七章  教育管理和财政运作
  第一节  机构运转的办学经费
  第二节  适应战时非常时期的教育公费补助
  第三节  教职员工的生活状况
  第四节  坪石先生的老师
第八章  书籍和出版
  第一节  学校图书
  第二节  学术期刊
  第三节  学校校闻
第九章  粤地抗战时期的人才对中国科技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学术快速进入常态的动力之一
  第二节  重返石牌和康乐园
  第三节  对港澳以及东南亚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在坪石完成学业的学生及其日后的成就
第十章  抗战期间粤北对中国学术贡献
  第一节  初步研究的判断
  第二节  适应野外调查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与中国经济学的基础
  第四节  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
  第五节  李约瑟的访问和评价
第十一章  管埠中师——被尘封的教育文化遗产
  第一节  管埠中师影响中国教育史的五年
  第二节  管埠师范教育的系统化
  第三节  从法兰西俭学岁月到武水烽火育人
  第四节  管埠的艺术大师
  第五节  坪石时期左联文化传承
  第六节  在管埠就读的师范学院学生们
  第七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与欧洲大学的比较
  第八节  管埠中师实践的意义
第十二章  一年未的研究威果回顾
  第一节  天文台的遗址挖掘
  第二节  2019年7月以来部分发表在南粤古驿道网站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私立岭南大学的“导师制”
  第四节  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之“植桐计划”谈起
  第五节  岭大大村校园解谜:抗战时期岭南大学大村校园遗址调查与勘探
  第六节  长达五年的对谈:简述李约瑟与王亚南对谈故事
  第七节  抗战时期广东的公路和驿运
  第八节  由谭维汉《西迁述要》探究私立广州大学西迁路线与办学历史
  第九节  弦歌不辍:马思聪在坪石
  第十节  中国农科高级人才培养的开拓者之一:国立中山大学的农科研究生教育
主要参考资料

内容摘要
第一节回到粤此后的一年

一、基本状况

中山大学自广州沦陷离开石牌校区,19394月在云南复课,1940年决定返粤,19408月,各学院由云南澄江回迁,在云南的时间是一年多。194011月在坪石复课,建筑工程系主任卫梓松教授为国殉身是19453月,时间是近五年.抗战时期的教育常述及的是澄江,但坪石印记似乎即将淡忘。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杂志》第三十一卷第一号发表的文章写到:“在澄江的中山大学也接受了很多的教益,大学生学会了蓝青的官话。还学会了不三不四的云南腔,大学用国语教学已经不会引起广东学生的抗议,广东的青年开始认识了中国的全貌,省籍的隔阂慢慢消除,那种过分夸大的广东精神,也受矫正。中山大学和其他的大学,如西南联大相形自卑的人,可以增高自信,夸张的人不由减低了他的夜郎自大观念。”笔者在坪石的思考和自我评价是客观的,对未来更是充满信心,认为“果敢地回转炮火中的粤北坪石”,自信地展望未来:“这种回到前线的勇迈的壮举,将在中国大学教育史写上最光荣的一页,也将在中大校史上开创一个新时代。”

1941年在“中山大学回粤后一年间”的评论中写道:从去年七月到今天,中大回粤已一年啦,跟随着大家流浪心情的安定,跟随着按部就班的建设,中大在广东又表现固有的自由作风。接着作者描写了校区各院的安排:当中大搬回粤北,就择定了金鸡岭下的坪石街做学校的中心;校本部和先修班的所在地,这是一()革命树的主干呢。以下几条大根,分植到三十里外的山村去。法学院远在武阳司,二十里外的山麓上。文学院在偏僻的二十五里外的清洞乡。师范学院在武水的中流,二十里外的管埠村。工学院和一年级新生在十里外的车田坝。农学院却迁在四十里外的栗源堡。理学院就在坪石的尽头,塘口乡的河口。医学院是交通最方便的,却是最远的一个学院,在乐昌县城。”关于文学院从清洞的教学条件,以及后来的搬至铁岭,詹安泰先生与朋友的通信中有记述。

19408月,巾山大学各学院南云南澄江回迁粤北坪石,虞炳烈任建筑系主任,19411月接任胡德之教授系主任教职,虞炳烈先生(18951945)1921年进入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习,1923年至19296月在法国国立里昂建筑学院建筑系学习,1931年至1933年在巴黎大学任都市计划与市政研究员,1937~|回国,19404E春进入中山大学任教,负责设计三星坪及新村工学院的25座临时校舍,19419月迁往桂林,194531日去世。…虞炳烈从法同回国的时间是1933年,在法国生活工作了13年,抗日烽火中来到坪石,在担任建筑工程系主任之余,因地制宜利用杉木板、杉树皮、竹竿、竹茬为建材,用最低成本的材料建造校舍,“用鱼鲮板之工程,用竹茬之工程”,口’实令人肃然起敬。

此分布图非常有历史意义,细读分析分布图,推测为19412月所制作,在西面有412 18组合的数字群,不起眼。另一佐证是文学院仍在清洞,6月才订合约搬至铁岭。图中重点表现交通与各学院的地理关系,交通表现了铁路、韶坪公

……



精彩内容
    在抗战期间,一批教育精华辗转至湖南与广东交界处,于广东的坪石、大村、东陂等地的教育阵地坚守学术,将教育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联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作用。本书通过追寻南粤古驿道追循先师的足迹,记录这一历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