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1.9 4.7折 ¥ 89 全新
库存128件
作者肖雁,孙熙国著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9911089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1618578
上书时间2024-09-08
导言
第一章学而篇
第二章为政篇
第三章八佾篇
第四章里仁篇
第五章公冶长篇
第六章雍也篇
第七章述而篇
第八章泰伯篇
第九章子罕篇
第十章乡党篇
第十一章先进篇
第十二章颜渊篇
第十三章子路篇
第十四章宪问篇
第十五章卫灵公篇
第十六章季氏篇
第十七章阳货篇
第十八章微子篇
第十九章子张篇
第二十章尧日篇
参考书目
后记
导言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这是孔子的弟子子贡面对时人“子贡贤于仲尼”说法的回应。“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是后人戴在孔子头上的神圣光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的含蓄赞美。“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是宋人对孔子的仰慕和赞叹。
“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这是元武宗的即位诏书中对孔子的定论之誉。
似乎所有的誉辞都不足以表达孔子之于中国文化的贡献。然而,孔子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孔子究竟留给了我们什么?翻开《论语》这部影响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宝典,我们将会聆听到来自智者的精言妙语。穿越时空的隧道,先哲睿智的声音在我们的耳边回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仁者,爱人。”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每一句润物无声的细语,每一个包含先哲智慧的思想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来吧,让我带你去看一个新世界,访问一种新生活!”
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的孔子究竟留给了我们什么?孔子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知道的问题。
关于孔子思想的实质与核心问题,学界曾进行过多次争论,但迄今为止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观点。蔡尚思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曾撰文认为,“孔学主要是礼学”,20世纪80年代初在他的《孔子思想体系》中又明确提出“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是礼”。匡亚明先生则认为,“仁”是孔子的哲学,也是他的伦理道德学说、政治学说、教育学说,一句话,是他的全部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的“一以贯之”的总纲(匡亚明著《孔子评传》,第192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也有人提出,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实质和核心(郭碧波《孔子思想核心的再认识》,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还有人认为“忠恕”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笔者认为,中庸或忠恕在孔子思想中一般是作为一种方法来使用的,因而,不可能成为孔子思想的实质和核心。而“仁”和“礼”虽然都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并不足以构成孔子思想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孔子评价“仁”和“礼”的标准是以治国安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行”。“行”是孔子思想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也是孔子方法论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