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哲学研究(第六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劳动哲学研究(第六辑)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1.43 4.7折 88 全新

库存10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云峰主编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72015984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1742704

上书时间2024-09-0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研究论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劳动哲学基础

经济到底为了什么:哲学反思与实践解答

基于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视角反思当代文化异化现象

再思《巴黎手稿》中异化劳动的出场及其意蕴

“类生命”的人类解放向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正义

劳动发展战略的哲学思考

资本主义人本构成批判

经济增长推动的第三次收入分配减弱相对贫困了吗?

从批判到建构:马克思劳动正义观的思想史考察劳动幸福与美好生活

共同富裕:劳动幸福的最高体现

共享理念赋予分配正义新内涵诹议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重构

——从“天赋人权”说到“劳动人权”观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内在含义、现实路径与价值意蕴

论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内在张力健康中国背景下的适度劳动问题研究

——基于体面劳动的视角

劳动幸福对共同富裕建设的价值理路

劳动精神与劳动教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观教育路径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人性内涵及实践路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存困境及路径探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及未来展望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研究生劳动教育路径探索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探析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四维路径探赜

从自由时间到劳动幸福的逻辑进路——论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

人工智能与劳动新形态

劳动工具智能化趋势下的创造主体普遍化发展“数字劳动”的形态及价值形成和增殖机制探析

劳动关系及其发展现状研究

论“加班”与“躺平”现象背后的扭曲“勤劳”

劳动技艺与心灵秩序:李泽厚劳动观述评



内容摘要

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封建法律的过程中,发现仅就法律来认识法律问题,不能真正阐明法律问题的根本所在,法律现象背后有更深刻的社会根源。马克思说:“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泽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②马克思发现人们行为的动机主要是被物质利益决定的,而物质利益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实践决定的,由此出发,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了一个由劳动本体论、劳动辩证法、劳动历史观和劳动人道主义价值观构成的哲学体系,超越了以往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论争,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以法哲学研学的革命为先导,是在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中实现的。马克思基于劳动哲学的法哲学思想体系不是一般的法学知识体系,是法学研究和法律相关问题思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劳动本体论基础(一)哲学的本体概念和马克思哲学的本体概念本体是哲学家认识世界和分析问题的核心概念,哲学家会以自己的本体概念作为自己哲学的理论出发点,同时也会把本体概念作为贯穿哲学体系始终的思维原则。马克思以前的哲学一直处于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和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对立的斗争中。马克思认为无论是以往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还是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都不能真正解释世界,更不能完成哲学改造世界的使命。因为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只是把世界作为感性的对象,它眼中的世界是僵死的、缺乏能动性和灵活性的;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论把世界作为人的主观意识的外化,在它看来世界是能动的,是由人的主观精神创造的。不论是在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中还是在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论中,主观与客观之间一直存在一个难以弥合的裂缝,因为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都不知道作为沟通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社会实践的意义。马克思不是书斋里的哲学家,他不是要单纯地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以及将到哪里去。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要做的是切实改变无产阶级的历史命运,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可以看出,马克思把握世界既不同于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也不同于以往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他的哲学不是要单纯地解释世界,而是要考察历史,所以,他把整个世界纳入人类社会发展史,特别是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认识。因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认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



精彩内容

本书是劳动哲学研究系列丛书,分为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研究、劳动幸福与美好生活、劳动精神与劳动教育、人工智能与劳动新形态、劳动关系及其发展现状研究5个栏目,集中了劳动哲学研究领域较高水准的研究论文,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前沿进展和最新研究。文稿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从学术视角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解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研究,是劳动研究领域难得的学术文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