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台北地图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8.11
2.0折
¥
39.8
全新
库存59件
作者师永刚,方旭,冯昭编著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47404096
出版时间201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7727413
上书时间2024-09-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章 童年(1949-1953年)
第二章 自闭(1954-1963年)
第三章 复学(1964-1973年)
第四章 成名(1974-1980年)
第五章 反台(1981-1988年)
第六章 反内地(1989-1991年)
第七章 过世(1991年1月4日)
内容摘要
第一章 童年(1943-1953年)
“三毛是四个孩子中个性最特别的,姐姐和两个弟弟像是一般的花草,只要天天灌溉就会生长开花,但是三毛这棵花却得随时随地注意阳光、注意雨水,搬进搬出,才能成长。”这是三毛的妈妈缪进兰对她四位儿女的形容。
1948年,在国民政府大举迁台前,陈嗣庆和兄长带着妻儿来到台湾,两家共十二人住在台北市松江路的日式平房里,几年后搬到距离不远的合江街36巷32号,住的也是日式房屋。由于陈嗣庆的个性细心、缜密,因此不同于一般迁台家庭的混乱无章,将全部家当系统性地整理后,早一年就搬迁来台,和兄长继续在台湾展开律师楼的工作。
光复初期的台北城,除了日本总督府(现为“总统府”)等少数建筑,城内全是低矮的日式木造平房。日本战败后,国民政府接受日本产业,并遣返日本军民,腾出大批的木造平房,并将屋舍分给迁移来台的公教人员,陈家当时所住的松江路、建国南路一带,就是一个相当密集的迁台人员聚集地。只是随着台北成为台湾政治和商业中心,如今的松江路满是高楼,公司行号林立,更是全台最大的旅行社集中地,几乎每栋大楼都可找到旅游相关行业,与当时的情况早无法同日而语。
三毛日后还在文章中写到,她们两家住的地方叫做“朱仑厝”,刚开始还没有公共汽车,所以公交车通车的第一天,还由大伯父领军带全家去坐公交车,并拍了张全家福照片纪念。
三毛在松江路的家,邻近四平街,目前已改建为四楼公寓;四平街则成为大型市场,清晨有卖烧饼豆浆水煎包,菜贩、肉贩忙着搬货,但还称不上热闹,与多数传统市场不同的是,这里叫卖的最高潮不在清晨,而是中午服饰店开门后,在周围上班的粉领族,总爱趁着午休空档绕进四平街吃中饭,顺道添购行头。
三毛在《惊梦三十年》中也谈到幼时与白先勇为邻的故事。当时三毛家旁是还没有拓宽的建国北路,以及满是荒草的长春路,陈家那时以竹篱笆为墙,园子里种着满树盛开地灿烂芙蓉花;白先勇的老家人后来还砍了一些枝芽去插枝,结果两家院子里都是开了又谢的芙蓉。
当时三毛虽然年纪不大,却还清楚地记得这段时间的生活,甚至也记得因为她力争到底,所以虽然年纪不够,也提前到国小就读。三毛还说,她没有不识字的记忆,还在小学,“拼拼注音、念念国语日报,就一下开始看故事书了”。反而还因此向老师抱怨课本编得太浅;加上陈田心也爱看书,边看边教妹妹,三毛的阅读能力就这样一点一滴打下基础。
三毛不远,台北也不远
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永萍
对于两岸三地喜欢阅读的朋友来说,三毛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有时反倒是太过熟悉,熟悉得忘了三毛离开我们已经20个年头。但,三毛真的离开了吗?想来还是个疑问。至少她那幽默笔调所描绘的浪漫世界,至今仍为许多人所向往,也让三毛总一不小心又跳进了我们的真实生活里。
虽然大家对三毛是熟悉的,但三毛又太过于神秘与深邃,以致要真正了解三毛却显得十分不容易。对多数人而言,谈到三毛,刻板的连结应该是那飘逸流浪的气质,想到的地方总是在天涯、在海角,像是撒哈拉沙漠或拉丁美洲原始森林之类的地方,却很少人会直接把三毛和台北进行关联。但这本三毛的私家地图,却提供了有趣的连结,三毛、台北、三毛和台北会是怎样的图像?
三毛虽不是在台北出生,却实实在在的在台北成长,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记忆,对三毛的性格、笔锋或丰富的人生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或者说,三毛之所以成为三毛,台北绝对是个重要的原因,也是一段重要的成长过程。藉由此书,不仅可以让我们重新温习那一段拥有三毛的日子,走进三毛年少足迹的历史悠巷,回味那一段记忆犹新的年少回忆。当然,我们还可以随着三毛成长的脚步,发现台北的蜕变与生活纪录,那是一代人、二代人都感受深刻的大时代故事,记载着三毛和两岸三地人们的悲欢岁月。
只要细细品味,您将会发现,三毛不远,台北也不远,都在这本三毛的私家地图里。
所以三毛的作品中,不但多次怀念大伯与几个堂兄妹,也提到当时在家旁边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一间商店——建国书店,这家租书店让三毛如痴如醉,不但死缠着母亲要零用钱,甚至还翻箱倒柜地想找到一毛钱去多借一本书回家。在三毛的小学时期,就在这家书店里阅遍了《银湖之滨》、《基督山伯爵》,《唐?吉诃德》、《飘》、《简?爱》、《傲慢与偏见》、《咆哮山庄》等大批名著,甚至还有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让她卷入文学洪流而一生无法自拔。
与松江路隔几条街的合江街,因邻近台北大学(前身为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浓厚的文教气息与松江路的车水马龙有着迥然不同的生活步调,这里向来是文教区兼住宅区。尽管大批的日式平房早随着都市更新改建四楼公寓,但相较于不远处的高楼林立,合江街的老公寓仍掩不住三十年的风霜。
从合江街上无法一眼瞧见三毛家原址——36巷。1986年朱昌公园竣工后,除了36巷,合江街20巷右侧至58巷左侧的门牌永远从台北地图上消失;36巷也很特别,穿越朱昌公园,第一户人家不是1号,门牌挂着36巷30号,隔壁四层老公寓即为32号。
根据陈田心的回忆,父亲与大伯一家虽然相处融洽,但两家孩子大了,父亲才买下合江街中兴法商学院附近的房子,告别与大伯一家同住的岁月。合江街的房子同样是日式平房,面积不大,外围全是一排排的日造平房,不过现在都改建成楼房了。还记得巷口是家杂货店,三毛成名后,有次回到老家附近,以前杂货店的小朋友还来和三毛相认。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