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7.84
6.3折
¥
59.8
全新
仅1件
作者夏惠明,王春林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31209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9002747
上书时间2024-09-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秦国政,临床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中国医师奖获得者,首批云岭学者,首批云岭名医,云南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暨男科分会主任委员。现任云南中医学院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云南省中医医院名誉院长、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名誉董事长、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云南)中医学专业负责人、国家中医药慢性前列腺炎重点研究室主任和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和讲义40余部。2001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各3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各5项。
目录
目录
总前言
前言
上篇·总论
第二章 推拿学科学术发展源流 4
第三章 推拿学科现代研究进展 8
第四章 常用手法 16
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 20
第三节 振动类手法 25
第四节 挤压类手法 27
第五节 叩击类手法 32
第六节 运动关节类手法 35
第七节 复合类手法 43
第八节 其他类手法 46
第九节 小儿常用手法 47
下篇·各论
第五章 骨伤科病症 50
第二节 外伤性寰枢关节半脱位 56
第三节 落枕 61
第四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 64
第五节 胸胁屏伤 68
第六节 胸椎小关节紊乱 70
第七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73
第八节 急性腰肌扭伤 82
第九节 腰椎小关节紊乱 85
第十节 退行性腰椎滑脱 88
第十一节 腰肌劳损 92
第十二节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95
第十三节 腰椎退行性关节炎 98
第十四节 腰椎椎管狭窄症 102
第十五节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105
第十六节 强直性脊柱炎 108
第十七节 骨质疏松症 112
第十八节 梨状肌综合征 115
第十九节 骶髂关节综合征 118
第二十节 臀上皮神经损伤 122
第二十一节 髂腰韧带损伤 125
第二十二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28
第二十三节 肩关节周围炎 133
第二十四节 冈上肌肌腱炎 139
第二十五节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 141
第二十六节 肩峰下滑囊炎 144
第二十七节 肱骨外上髁炎 147
第二十八节 腕管综合征 149
第二十九节 腕关节扭伤 153
第三十节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156
第三十一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59
第三十二节 踝关节扭伤 162
第六章 内、妇科病症 166
第二节 不寐 171
第三节 头痛 175
第四节 眩晕 180
第五节 胃脘痛 185
第六节 泄泻 191
第七节 呕吐 194
第八节 心悸 198
第九节 原发性高血压 201
第十节 消渴 206
第十一节 月经不调 210
第十二节 原发性痛经 217
第十三节 乳癖 221
第十四节 不孕 224
第十五节 更年期综合征 228
第七章 五官科病症 231
第二节 喉痹 234
第三节 声带闭合不全 238
第四节 耳鸣 243
第五节 假性近视 248
第八章 儿科病症 253
第二节 小儿便秘 255
第三节 呕吐 258
第四节 厌食 260
第五节 发热 263
第六节 咳嗽 266
第七节 夜啼 273
第八节 遗尿 276
第九节 小儿肌性斜颈 278
第十节 小儿脑瘫 280
第十一节 儿童单纯性肥胖 284
第九章 小儿保健推拿 288
参考文献 293
内容摘要
上篇
总论
靠前章 推拿学概念与研究范畴
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医师运用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人疗人”的方法,属于现在所崇尚的自然疗法的一种。由于推拿方法简便无药物毒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所以几千年来在中国不断地得到发展、充实和提高。推拿学则是研究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的一门系统学科,主要研究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适用范围等。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挢引”、“案抚”等,如《素问
血气形志》记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素问
异法方宜论》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灵枢
病传》记载:“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推拿一词很早见于明代张四维所著《医门秘旨》一书。明代万全的《幼科发挥》曰:“一小儿得其搐,予曰不治。彼家请一推拿法者指之,其儿护痛,目瞪口动,一家尽喜”,明代钱汝明在《秘传推拿妙诀
序》中指出:“推拿一道,古曰按摩,上世治婴赤,以指代针之法也”。
推拿学主要包括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手法治疗是指操作者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在受治者的体表做规范性的动作,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推拿功法训练是根据推拿临床医疗的需要,由推拿医务人员练习以增强自身身体素质或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防病治病的方法。
一、研究范畴
中医研究范畴:一是主要研究推拿的发展史,包括推拿学文献的研究;二是推拿作用原理研究;三是推拿手法的规范化研究及推拿功法学研究;四是推拿适应病症的研究,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推拿治疗痿证、厥证、寒证、热证等的记载,后来扩展到内、妇、儿科疾病;五是小儿推拿的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
在临床研究方面,50年代后期,推拿的临床应用范围有骨伤、内、妇、外、儿等科病症。如1959年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根据世代相传的民间推拿临床经验整理编著的《中医推拿学》,所列出的治疗病症即达70余种。其中,内科病症有头痛、感冒、中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妇科病症有经闭、痛经、盆腔炎等;伤科病症有椎间盘突出症、腱鞘炎、伤气等;儿科病症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腹泻、惊风等;外科病症有痈、乳蛾等。50年代末期及60年代初期,医学临床开始逐步应用推拿治疗食管癌、胆道蛔虫病、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小儿腹泻、流行性感冒、白喉、疟疾、乳腺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等。70年代初,根据推拿止痛的作用,开展了推拿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摘除、疝修补、剖宫产、胃大部切除等10余种手术。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推拿治疗内科和儿科疾病有了迅速的进展,如推拿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糖尿病等疾病的疗效及其作用原理,都可通过现代检测仪器加以证实。
在实验研究方面,60年代推拿开始步入这个领域。80年代以来,在与各个基础学科相互渗透的情况下,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其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①推拿手法动力学研究;②推拿镇痛研究;③推拿对内脏功能的影响;④推拿对周围循环的影响;⑤推拿学生物学效应研究。
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推拿与国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中国推拿学者出国讲学、医疗,赢得了国外的好评。同时,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推拿专业人员也来中国学习中医推拿,且人员日益增多。
当代,生物医学模式正在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人们治疗疾病的方法正在从偏重于手术和合成药物,向重视自然疗法和非药物治疗转变。在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传统而古老的中国推拿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推拿事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二、推拿忌及推拿意外
推拿的忌证:有出血性疾病者;严重的高血压、高热发热者;皮肤病的局部化脓、感染等;妇女月经期,孕妇的腹部、腰部、髋部;各种恶性肿瘤;烧伤、烫伤;有严重心脏病、脑病、肺病、肾病者;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者;各种骨折、骨结核、骨髓炎、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者;各种急性传染病、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者;酒后神志不清者;精神病者;年老体弱、病重、靠前衰弱经不起推拿者;诊断不明确的疾病。
常见的推拿意外:①骨折,如肋骨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②脱位,如寰枢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等。③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滑液囊、关节附件等损伤。造成软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的种种外伤因素,如摩擦、挤压、打击、扭挫、跌仆、撕裂、刺戳等。④晕厥,是指在推拿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倒昏厥现象。有人称之为“晕推”。⑤脑血管意外,对有动脉硬化、狭窄和明显解剖变异及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减弱的患者,在应用颈部旋转手法和后伸手法时有造成椎动脉损伤的可能性。靠前旋转和靠前后伸可使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缓,造成脑部供血量急剧下降,是颈部推拿出现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原因。
引起推拿意外的原因:诊断不明或误诊;手法用力不当或者手法操作选用不当;未注意推拿治疗的适应证和忌证。要减少、避免推拿意外的发生,推拿医师要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医疗技术,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提高手法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特别是运动关节类手法,治疗时严格掌握推拿的适应证和忌证,避免推拿意外的发生。
(向勇 王春林)
第二章 推拿学科学术发展源流
推拿学科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不断认识、发展和充实起来的一门学科。推拿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拿是人类很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可以说它与人类的历史同样悠久,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也创造了推拿术。原始人类在采集和狩猎时,要经常爬山、攀树,有时还要与野兽格斗,部落之间也会发生战争,这样就难免发生创伤。另外,由于工具简单,劳动强度大,日久容易发生劳损。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衣食不保,故腰腿痹痛、胃肠病等经常发生。为了减轻疼痛,原始人类便本能地用手去抚摩患部,这种抚摩动作常常能使病痛减轻,甚至消失,经过长期地反复实践,原始人逐渐认识到按摩能解除病痛,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的推拿术。现代有学者根据古代殷商地处中央,又对照《素问
异法方宜论》“导引按跷从中央出”的说法,提出按摩之法是殷人发明的,而四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推拿的记载。
先秦两汉时期。远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据《汉书
艺文志》所载,当时有推拿专著《黄帝伯按摩十卷》,可惜这本我国很早的推拿学专著已失,我国现存很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证、痿证、口眼歪斜和胃痛等多种疾病,如《素问
血气形志》中记有:“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指出了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人体某个部位就会出现麻痹不仁的症状,在治疗上宜用按摩手法。《黄帝内经》中还介绍了有关按摩的工具,如《灵枢
九针十二原》所说:“员铖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提铖者,锋如黍栗之锐,主按脉勿陷,以其致气。”“员针”、“提针”是两种按摩工具,可见那时按摩和针灸的关系较为密切,常常结合使用。《黄帝内经》和《黄帝伯按摩十卷》确立了按摩在祖国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古代按摩与导引是治疗骨关节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手段。《素问
异法方宜论》所述的中央,现代有人考证指出,“中央”是指河南洛阳一带,也可能洛阳即是我国推拿发源地。古代推拿,还应用于抢救。《周礼注疏》一书中说:“扁鹊治虢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运用推拿等方法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一事。秦汉时期,就有记载应用体外心脏按摩,抢救自缢死者。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
杂疗方第二十三》介绍“救自缢死”方法中说:“徐徐抢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
此法很善,无不治也。”古代在推拿手法操作时,已注意与其他方法的结合。如《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汉代淳于意以寒水推头治疗头痛、身热、烦满等症;《金匮要略》中提到,对四肢重滞的患者可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法治疗。其中膏摩,即是将药煎成膏剂,涂在患处进行按摩。用“寒水”作介质进行推,以药膏作介质进行摩,都是加强两者的作用。
在唐代以前,常常将“导引”和“按摩”联系在一起称谓。其实,这是两门不同的防治方法。导引,唐
王冰解释为“摇筋骨、动支节”,是自动还是他动,是自摇还是他摇,王氏未加详解;唐
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则认为导引是一种“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的方法,提出了其自我操作的特点;《庄子
刻意》提出“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强调了呼吸运动的要求。从这些古代文献中可以概括地认为,“导引”是一种配合呼吸,进行自我手法操作,自主活动的防治疾病和强身保健的方法,推拿则是一种可以配合呼吸,既自动又他动地进行手法操作的防病治病的方法。因此,导引和推拿是两种密切相关的疗法,尤其是自我手法操作,既可谓之推拿,也可称之导引。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描绘了44种导引姿势,其中有捶背、抚胸、按压等动作,并注明了各种动作所防治的疾病。这些动作,就是自我推拿的方法。
魏晋时期,有不少将推拿应用于抢救的记载。如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记载治卒心病方:“闭气忍之数十度,并以手大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治卒腹痛方:“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举其腹,令病人自纵重轻举抄之,令去床三尺许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治卒腹痛方所介绍的“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的方法,可谓是很早的捏脊法。
隋唐时期,推拿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隋代所设置的全国优选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有按摩博士的职务;唐代的太医署所设置的四个医学部门中就有按摩科,其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授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推拿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术发展在这个时期的特点:一是推拿已成为骨伤病的普遍治疗方法,不仅适应于软组织损伤,而且对骨折、脱位也应用推拿手法整复。二是推拿疗法渗透到内、外、儿诸科。《大唐六典》中载有按摩可除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并说:“凡人肢节脏腑积而疾生,宜导而宣之,使内疾不留,外邪不入。”《千金方》作者孙思邈尤推崇将按摩疗法应用于小儿疾病,认为小儿“鼻塞不通有涕出”、“夜啼”、“腹胀满”、“不能哺乳”等病症,都可用按摩治疗。三是推拿广泛地被应用于防病养生。自我推拿,又称之谓导引,得到充分的发展,如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全书50卷中几乎每卷都附有导引按摩法,唐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详细介绍的“婆罗门按摩法”和“老子按摩法”都是自我推拿、自我锻炼的方法,在当时,导引是包含在推拿学科范围内的。四是膏摩盛行。膏剂种类很多,有莽草膏、丹参膏、乌头膏、野葛膏、苍梧道士陈元膏、木防己膏等,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应用。孙思邈还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五是对外交流比较活跃。医史界一般认为,我国推拿自唐代传到日本,同时,国外的推拿方法也流入到我国,如《千金要方》中介绍“婆罗门按摩法”,“婆罗门”即是古印度,说明与我国同样具有古代文明的印度,很早就与我国有推拿学术交流活动。
宋、金、元时期,虽然国家医学机构中没有设置推拿专科,但这个
主编推荐
导语_点评_词
精彩内容
该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推拿学的概念与研究范畴、学术发展源流、现代研究进展、常用技术等内容。各论包括常见症状和常见疾病两个板块,介绍常见症状和疾病的病因病机、辨病、类病辨别、中医病因病机、推拿处方、预防调护等内容,主要反映中医推拿的技术、方法和经验,突出中医特色、名医特色,突出该书的学术性和临床实用性。
媒体评论
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