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刑事诉讼的发展和趋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刑事诉讼的发展和趋势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04 6.2折 65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可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36895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5元

货号10669565

上书时间2024-09-0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可,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助博士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获得者。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访问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德华兹研究员,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和国际人权法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9项,出版专著2本,编著1本,发表期刊论文、研究报告30余篇,其中。南大CSSCI期刊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计9篇。曾从事律师工作和法官工作。博士后期间曾任北京博士后联谊会副理事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

目录
第一章  程序法事项司法审查的对象
  第一节  程序法事项的司法审查
    一两种审判中心主义和两条路径
    二程序法事项司法审查——建立广义审判中心主义
    的第二路径
    三程序法事项的司法审查——程序法事项的裁判与
    证明
  第二节  程序法事项司法审查的对象
    一司法审查的对象之一——程序性违法引发的
    程序法争议事项
    二司法审查的对象之二——控方程序法请求
    事项
    三司法审查的对象之三——辩方程序法请求
    事项
    四司法审查的对象之四——非程序性违法引发的
    程序法争议事项
    五推进程序法事项司法审查的必要性
第二章  建立搜查措施的适用条件证明对象和证明
    标准
  第一节  搜查证明问题概述
    一搜查措施分析
    二搜查中侦查机关承担证明责任的法理依据
  第二节  域外搜查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一域外搜查的发动和批准权限
    二主要法治国家的搜查证明标准
    三搜查条件证明对象与证明标准之异同
  第三节  设定我国的搜查条件和证明标准
    一我国搜查条件之建构
    二我国搜查证明标准之建构
第三章  我国贪污贿赂犯罪追诉程序的完善
  第一节  控方证明难的问题及推定规则的完善
    一建立健全推定规则解决控方证明难
    二建立健全刑事推定规则的立法设想
  第二节  被追诉人作证激励机制的问题与污点证人
    作证豁免制度的构建
    一自首立功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酌定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尽快确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四构建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思路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的不足与异地审判制度的
    构建与完善
    一解决异地审判的合法性问题
    二严格限定“异地”的含义
    三细化异地审判的条件和标准
    四完善指定异地审判的程序
    五健全异地审判的配套措施
    六小结
第四章  以校园霸凌为视角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第一节  校园霸凌和未成年人犯罪
    一校园霸凌现象概述
    二我国的未成年人校园霸凌
    三校园霸凌和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分析
    四未成年人校园霸凌的亚文化因素
  第二节  校园霸凌对策分析
    一域外校园霸凌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
    二对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思路的反思
  第三节  对现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检讨
    一实体法方面
    二程序法方面
    三被害人救助和其他配套制度
    四小结
第五章  劳动教养制度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劳动教养的前世——历史的沿革
    一创立阶段
    二演化阶段
    三恢复阶段
  第二节  劳动教养的今生——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教养在适用方面的问题
    二劳动教养在法律方面的问题
    三劳动教养在程序方面的问题
    四劳动教养在国际义务方面的问题
  第三节  劳动教养的终结——争议中废除
    一引发争议的若干案件
    二劳动教养的最终废除
第六章  建立中国的治安法庭制度
  第一节  现行司法职权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若干刑事诉讼国际共识
    二国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三国外的实践经验
  第二节  建立中国的治安法庭
    一建立治安法庭制度的可行性
    二我国治安法庭应当配置的司法职权
  第三节  建立治安法庭的进路
    一如何建立我国的治安法庭制度
    二治安法庭的办案程序
    三小结
第七章  中国的刑事错案救济和法律监督
  第一节  中国的刑事错案救济
    一中国刑事错案的纠正和救济
    二再审程序纠正的无争议错案
    三再审程序纠正的存争议错案
    四发回重审程序纠正的错案
    小结
  第二节  中国的法律监督
    一审判中心主义大前提下的侦查行为规范问题
    二通过司法审查和法律监督规范侦查行为的
    域外实践
    三检察机关应运用法律监督权规范侦查行为
第八章  刑事司法规律研究
  第一节  刑事职能机关职权配置的分化
    一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离
    二审判权与控诉权的分离
    三警检法三职能机关的分立
  第二节  刑事职能机关职权配置的优化
    一令状主义原则的确立——英国的实践
    二预审法官制度的建立——法国的实践
    三现代司法审查的形式——美国的实践
  第三节  刑事司法规律总结
    一刑事职能机关职权配置的分化
    二刑事职能机关职权配置的优化
第九章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与监察法的衔接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一般性问题
    一增加“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内容
    二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签署具结书前
    有权获得辩护人的法律帮助
    三在被告人认罪认罚程序和速裁程序中赋予
    值班律师辩护人的地位和权利
    四应当做好刑诉法和监察法的衔接工作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特殊问题——刑事速裁
    程序中不相关案件被告人同时受审问题
    一现实情况
    二产生原因
    三域外比较
    四问题分析
    五修改建议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与监察法衔接中的特殊问题
    ——关于在看守所设置留置执行场所的建议
    一在公安机关看守所设置留置执行场所的理由
    二留置场所规范化设置的几点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征求
    意见稿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内容
    刑事诉讼是一种由一系列诉讼行为连接起来的动态锁链,这些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指向实施刑法这一固定的目标。不过,刑事诉讼法并非仅仅是辅助于刑法实施的一部程序法,在很多时候,它负担着规定一个国家刑事司法制度和刑事追诉程序的重任。其内容包括职能机关的职权和分工,审判制度和审前制度(侦查制度和起诉制度)。刑事诉讼可以理解为一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动态表现,因此将刑事诉讼法称为刑事制度法或许更为合理。研究我国刑事诉讼的发展,探索刑事诉讼的本质和规律,以此预见中国刑事诉讼的趋势,可能是刑事诉讼法立法40年之后,我们应当肩负起的一个新使命。本书以此为指导,着力研究近年来中国刑事诉讼的发展和趋势。

媒体评论
笔者一直认为,将刑事诉讼法称为刑事制度法或许更为合理。原因是它并非仅仅是辅助于刑法实施的一部程序法。在很多时候,它负担着规定一个国家刑事司法制度和刑事追诉程序的重任。其内容包括涉及刑事诉讼的行政司法机关的职权和分工,审判制度和审前制度(侦查制度和审查起诉制度)。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应当承担三个任务:一、设置一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并对职能机关的司法职权加以配置:二、设置追究犯罪的可操作程序以正确实现刑事实体法避免错案;三、设置遏制违法诉讼行为的制度以正确执行刑事程序法合法追究犯罪。
  我国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颁布,与改革开放几乎同龄,40年来通过广大学者和司法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刑事诉讼领域的一般性问题大多得到了解决,或者体现在法律的修订上,或者体现在学理的共识上。特别是近二十年间,刑事诉讼法学界的三场讨论,堪称三块里程碑,促进了中国刑事诉讼的发展。□□场讨论是关于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讨论,其本质是关于诉讼认识和司法证明的讨论,这也是管窥刑事证明和刑事诉讼本质的完美切入点。第二场讨论是关于程序性后果、程序性辩护和程序性制裁、程序性裁判的讨论,其本质是关于证明对象和审判对象拓展的讨论,这种拓展使我们对刑事证明和刑事诉讼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第三场讨论是余祥林、赵作海、杜培武等一系列冤错案件引发的公众讨论,这场讨论与前两场讨论不同.不是法学专家之间的讨论,而是普通公众参与其中的全民讨论。其关注点集中于冤错案件的发现、纠正和预防,同时涉及刑讯逼供和非法证据排除问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