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的生命世界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4.17
6.3折
¥
54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乐黛云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16949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4元
货号11652239
上书时间2024-09-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乐黛云,1931年生于贵州。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2年留校任教,国家一级教授。北京大学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靠前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之桥》、《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透过历史的烟尘》、《中国小说中的知识份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英文版)、《自然》(中文版、法文版、意大利文版)、《面向风暴》(英文版、德文版、日文版)、《比较文学研究》(合著)、《中国知识份子的形与神》等。最近几年来主编《北京大学学术报告丛书》、《跨文化对话丛刊》、《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十五卷、《中学西渐丛书》七卷等。
目录
人生感悟
山水六题/3
忧郁中国视野/22
从“不可见”到“可见”/29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月亮/37
探索人的生命世界/43
话说《红楼梦》中的石头/51
读书和看电视/57
三真之境:真情·真思·真美/60
叛逆牺牲殉道/68
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的世纪/76
如何对待自身的传统文化/82
以“文化自觉”面对新的“中西相遇”/87
散文纪事
我所认识的北大校长们/91
我与中国文化书院/99
美丽的治贝子园在哭泣/112
透过历史的烟尘/115
绝色霜枫/121
“啊!延安……”/127
怀念马寅初先生/136
难忘废名先生/140
季羡林先生二三事/148
纪念吾师王瑶/152
夫子自道
蓝色的天堂/159
山城中学生活/170
我赶上了旧北大最后一站/176
我在北大中文系一九四八/189
大洋彼岸从哈佛到伯克利/192
流年似水/205
我们的书斋/218
我的比较文学之路/221
文化评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59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62
得失穷通任评说,敢开风气敢为先/266
从蜻蜓、笼鸟到“我就是我”/288
一念之差差百年/295
圆新鸳鸯蝴蝶梦/302
内容摘要
山水六题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生在群山环绕的山城,我从小就喜欢静静地面对群山,就像幼时已会背诵的李白的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缭绕着云雾的螺蛳山就是我的“敬亭山”。我常常凝视着这一片苍蓝,心里想,这山后面是什么呢?母亲说,山后面还是山。那么,山后面的后面呢?后来,年龄稍长,我才领悟到,其实中国人心目中的山是没有尽头的。它象征着人的眼界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孟子·尽心篇》曾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是鲁国人,他曾经登上鲁国的东山,从山顶俯视人寰,这才发现鲁国原来也并不是那么大。后来,孔子登上了更高的泰山,就更感到自己所能看到和所能知道的天下,原来竟如此渺小!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们应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扩大自己的视野。孔子死后一千多年,中国的诗人之一杜甫(712—770)步孔子的后尘来到了泰山。当时他还很年轻,他在泰山写下了不朽的名篇《望岳》,这首诗最后的两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你来到凌空的绝顶,就会感到足下的大山、小山原来都很渺小。又过了近千年,明代诗人杨继盛(1516—1555)追随杜甫的诗境,又来到了泰山。他写道:“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仰观绝顶上,犹有白云还。”他原想沿着孔子和杜甫的行踪,登上泰山的绝顶,一览显得渺小的群山。但他发现这样的登临是没有止境的,即便来到了“绝顶”,山顶之上,也还有来往的白云。大自然是无法穷尽的,“登高望远”成了中国诗歌中一个很重要的母题,永远鼓舞人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众多的这类诗歌中,的一首是王之涣(688—742)的《登鹳雀楼》。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的黄河岸边,它面对巍峨的中条山,下临波涛汹涌的黄河。当诗人在一千多年前登临这座楼时,落日西下,黄河东流的宏伟气象尽收眼底,正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但诗人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渴望着更高的立足点,更开阔的视野。随之吟唱出被广泛引用的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种以登高望远为主题的诗,在中国可以说不计其数。 那么,这种登高望远是不是真的没有尽头呢?人能够登到多高呢?庄子回答了这个问题。庄子认为人不能不受各方面的局限,首先是时间的局限,也就是生命世界的局限。例如朝生夕死的小虫,它们的生命只有一天,它们绝不可能既看到月缺,又看到月圆;春生夏死或秋生冬死的蝉类也不可能既看到秋天,又看到春天。庄子说楚国南部有一只灵龟,它以五百年为一春,五百年为一秋;上古时代有一棵大椿树,以八千年为一春,八千年为一秋。只能活百年的人类当然不能和它们同日而语。因此,燕雀之类的小鸟只能翱翔于蓬蒿之间,它们生命的时间决定了它们生命的空间只能很好狭小。而鲲鹏就比它们自由得多了,这种鹏鸟,脊背像泰山一样宽广,翅膀像天边的云,一飞就是九万里!更自由的是一位名叫列子的人,他连翅膀也不需要,只要乘着风,就可以随意到任何地方去。但在庄子看来,这也还不够自由,列子毕竟还要依靠风和空气,只有他理想中的“至人”,乘天地之正气,把握着“六气”(阴、阳、风、雨、晦、暝)的变化,遨游于无穷之境,那才是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庄子理想中的藐姑射之山就住着很多这样的神人,他们“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藐姑射之山是挣脱了时间与空间局限的神人的住所。庄子通过这样一层层比喻和剖析,就是要让人们明白,人在肉体上不能不受百年时间和一定空间的束缚,但只要能打开思想之门,超越利害、得失、成败、生死等各种界限,就能像藐姑射山上的神人,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 然而,能够打开思想之门,超越界限的人终究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因此,人们在登高望远之时,总是感到生命的有限和宇宙之无穷,而沉入一种宿命的悲哀。清代有名诗人沈德潜(1673—1769)说:“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南朝诗人何逊(?—518)的诗有“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的诗句。唐朝诗人李白(701—762)也说:“试登高而望远,咸痛骨而伤情。”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总是和空间的辽阔、时间的永恒相联系的。P3-6
主编推荐
★《大家文丛》系列丛书选取了汤一介、乐黛云、汪曾祺、张世英、厉以宁、林非六位先生的短文精品,成大家之文集,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良知和守望者,全景式展现大家之学术生活史,展现了大师的风采和精神境界,对传承文化、传播思想做出贡献。
精彩内容
《探索人的生命世界》分为“人生感悟”、“散文纪事”、“夫子自道”、“文化评说”四部分,收录乐先生叙事、怀人、文化学术随笔等散文作品三十多篇,展现了乐先生生命中感悟精粹、沟通中外、融汇东西、回味坎坷的充满诗意的生命旅程,诠释浪漫人生的文化内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