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91 4.8折 68 全新

库存1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小波

出版社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4371944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0091284

上书时间2024-09-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小波,四川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教授,教育部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规划;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以及省市各级项目数十项;

目录
绪论 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研究缘起
一、中国盐业考古引发的地理视野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的研究视野

第一章 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的地质基础
第一节 四川-云南古地理环境变迁与盐矿形成
第二节 川东、川西、川中、川北成盐的地质差异
一、时间差异
二、盐矿种类差异
三、盐矿埋藏的地质构造差异
第三节 滇中、滇西和滇南成盐的地质差异
一、时间差异
二、盐矿类型差异
三、盐矿埋藏的地质构造差异
第四节 长江上游古盐井遗址考察
一、四川部分
二、重庆部分
三、西藏部分
四、云南部分
第五节 长江上游盐矿地质条件与古代井盐开发
一、盐矿的埋藏深度对盐业开发历史序列产生重要影响
二、盐矿的开采难度对盐业利用方式和早期聚落及城镇产生较大影响
三、盐矿空间布局影响了区域空间经济结构、城镇布局和行政区划
四、盐产区和非盐产区之间的盐业运销伴随着多元文化的交流

第二章 三峡盐业考古成果与长江上游人类活动蠡测
第一节 三峡盐业考古新发现
第二节 长江上游早期盐业开发与人类活动蠡测
一、盐泉开发与“巫载文化”和“黔中文化”
二、藏区盐业与羌族源流
三、李冰与蜀中早期盐业
四、云南早期盐业开发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先秦时期盐业开发与长江上游聚落与城市
一、中坝聚落与古代盐业
二、先秦长江上游盐业资源与城市初步格局
……

第三章 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对城市的影响
第四章 盐业城镇的空间结构与景观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Brief introduction

内容摘要
绪论

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研究缘起一、中国盐业考古引发的地理视野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盐的使用是人类生活史上的一大进步,盐也被称为“食肴之将,同时,盐是国之大宝,盐的税利收入是历代官府的重要财源,经济作用巨大。盐业与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也密切相关。在盐业史研究中,有一个令所有研究者都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人类究竟何时开始使用食盐?早期盐业开发与人类活动关系如何?许多史学家都力图给予解释,但一直未能得到较满意的答案。四川盐业开采的最早记载见于《华阳国志·蜀志》: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识齐水脉,穿广都(今双流)盐井。单纯从史料看,李冰率先开发了四川盐业,但是,四川不可能到战国末期才开始使用食盐,但因为没有证据而只能如此猜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有巴人祖先廪君氏沿清江上溯,逐鱼盐而居的传说,任乃强先生据此提出盐是川东早期人类活动的关键因素,给四川上古史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事实上,只根据史料,是无法断定食盐使用的最早时间的:一是因为在史料记载以前,盐业开发早已进行;二是关于上古时期的盐业记载,多为传说性质,难以稽征;三是海盐、池盐或者天然盐泉的自然利用,也无法得知其使用的准确时间。人类主动使用盐的最确凿证据,最早只能是制盐的器物。随着三峡库区抢救性文物发掘工作的进行,考古发现给古代盐业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199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在忠县哨棚嘴、瓦渣地发掘出土的尖底杯和花边圜底罐,用途与陶器制盐有关。尖底杯的流行年代当在商代后期至西汉初期,花边陶釜的流行年代在西周至西汉早期。这一发现,将四川井盐的开发年代大大提前,是盐业开发史研究上的一个突破。基于此,北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四川成都文物考古所于1998年联合成立了中美四川盐业考古队,拟对四川盆地古代井盐生产进行考察、研究,以探讨早期盐业开发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项目名称为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古代盐业的景观考古学研究。这是国内首次开展的盐业专题考古工作,也是一项多学科结合(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地质学)的综合研究。该项目由北京大学李水城教授任中方队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泰教授任美方队长。笔者有幸参与其中。考察队于19993月对川西、川中、川东的主要井盐产区进行了考察,考察路线是:成都一蒲江一邛崃一自贡一重庆一涪陵一忠县一云阳一奉节一巫溪一巫山宜昌。8月,笔者受考察队委托,又对乌江流域的古盐井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研究,笔者认为三峡地区是古代盐业开发研究的理想场所,理由如下:(1)渝东古盐井数量多、埋藏浅、易开发,据现有材料可证明是井盐开发利用最早的区域。在渝东地区,考察队一共考察了古盐井31口,由于时间关系,还有万县、开县、武隆等地未考察。其中,巫溪盐泉自崖壁中流出,属天然盐泉,其余盐井几乎都位于河流两侧,埋藏极浅,容易开采使用。考古发现表明,忠县是迄今为止所能证实的、井盐开发使用最早的地点。(2)忠县集古盐井、古窑址、人类活动遗址于一体。忠县从中坝井沟至长江口的区域内,已经发掘的考古工地有3个,即中坝、哨棚嘴、崖脚。有两口古盐井位于中坝遗址附近,盐井对岸已发掘汉代龙窑一个。

……



精彩内容
《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长江上游古代盐业与聚落起源及其城镇变迁,并非对这个区域的盐业做全面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盐业生产、运销与城镇起源变迁的空间关系,进而探寻其中的内在联系。时间范围从先秦至清代。先秦研究以三峡考古新发现为出发点,结合史料和古代传说蠡测盐与聚落起源的关系;秦汉研究探讨行政区划与城市布局的相关性;唐宋关注盐与城镇的变迁;明清研究从运销和盐道人手,复原盐业城镇的景观变迁。从区域看,包括金沙江和长江上游干流(宜宾一宜昌)及其主要支流(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大渡河),由于云南大理和湖北当阳与盐业相关,所以,清江和怒江流域部分也在本文范围内。行政区划上,集中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藏的部分区域。

 针对盐业史和城市史研究现状,《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研究》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以城市为载体,从与古代盐业相关的聚落和城镇人手,以时间为线索,寻找不同时代盐业城镇在流域空间、行政空间和经济空间中的地位和影响,阐明城镇和区域的关系,并以盐业城镇为视窗,探索资源型城市和衰落型城市的演变规律,力图为这些城市的保护和再生提供理论基础。《长江上游古代盐业开发与城镇景观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以下创新构想。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