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和他的超人哲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6.94
4.8折
¥
35
全新
库存40件
作者田丁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7055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7899258
上书时间2024-09-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卷头绪语
孤奋人生
哲坛怪杰
孤奋自强
世纪涌潮
忿怼当世
孤胆斗士
梦缘
知音难求
非德国人
学海求真
求真如探险
不靠机缘
树大根深
学生和先生
读书和思考
真知需要斗士
思想家和驴
挑战神权
心造的幻影
上帝的博爱
耶稣死得太早
教士的权杖
黑衣人的自作孽
十字架和菩提树
悲剧哲学
啼血惊世
权力意志
自主权力
雄狮精神
自我超越
孩提王国
生命壮歌
生命——力的组合
万物流变
……
男女之间
友情之道
人间万象
世态镜花
走出误区
卷末琐记
内容摘要
哲坛怪杰
我不希望成为圣哲,甚至宁可做个怪人――也许我就是一个怪人。
德意志民族是个善于思维的民族,它曾经堪称近代西方哲学的摇篮。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可说是在这个摇篮里哺育成长承前启后的一个哲学家。所以,有人称他是古典哲学的终结者和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尼采1844年10月15日诞生于普鲁士的洛肯镇。这天正好是普鲁士当朝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的生日,尼采的父亲一向崇敬这位国王,并且得到过他的恩泽,便给尼采起了“弗里德里希”这个霍亨索伦王族的名字。尼采一生多病,特别是1889年以后,他一直备受精神分裂症折磨,失去了生命的光彩。他1900年8月25日卒于魏玛。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充其量只有二十个春秋算得上是他的闪光的年华。
尼采的父系祖辈是波兰贵族。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在普鲁士任基督教路德教派的牧师。他的祖母和母亲都出身于普鲁士的名门望族,都出生在牧师家庭,她们本人也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尼采五岁丧父。他和比他小两岁的妹妹伊丽莎白,是在母亲、祖母和同是虔诚基督徒的两位姑姑的抚养教育下成长的。
但是,尼采和他的祖辈父辈的愿望恰恰相反,他走上了同他们和家族接近不同的道路。他终生激烈地反基督教,终生奉行反女性主义。
要说他的家庭给他留下了什么烙印的话,不妨借用他自我评述的说辞,“天生的骄傲”和“孤独”。这或许就是他出身贵族阶级带来的劣根性吧。
纵观尼采的一生,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尼采是一个孤高自信的人。一个孤傲自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孤奋自强的人。且看他自己的写照。
尼采在他四十四岁的时候所写的自传《瞧,这个人》一书的《序言》里,一开头就宣称:“我的使命的伟大和我的同时代人的渺小,其间有天壤之别。”这就是说,他尼采在这个世界上是鹤立鸡群,无与伦比。更有甚者,他藐视同群,不屑于和同时代的人为伍。“听着!我就是如此这般的一个人。看在老天爷的分上,别把我和旁人混在一起吧!”
这本书里的篇目也很独特,诸如《我为什么这样睿哲》《我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为什么写出了这样好的书》……给人的印象是,他酷爱自我吹嘘,极尽自我标榜之能事。
他笔下的人物查拉图斯特拉自命将给人间以光辉的太阳,而查拉图斯特拉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化身。“Zarathustra”的中译文各有不同,早前常见的是“查拉斯图拉”,1987年笔者所在的出版社出版的且是由笔者负责终审的这本书,便用的是这个译名。如今我们选用了“查拉图斯特拉”,因为这个译文更切合原文语音。
尼采在给朋友的信里常以“世界上*伟大的天才”自居、以“这个时代*主要的哲学家”自命,以“沟通两千年历史的桥梁”自夸。
他在《瞧,这个人》里,自谓怀着对后人的责任感,完成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自称这是“从前没有人做过,以后也没有人能做”的。换成我们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后无来者”了。
尼采将他*初的著作《悲剧的诞生》送给他“心怀敬意”的导师李奇尔――他“迄今仅见的一位天才学者”,在附信中竟然如此写道:“我觉得您一生中若遇到过什么充满希望的东西的话,也许就是这本书了。这是我们古典问题研究的希望,也是德国的骄傲。”他哪里想得到,李奇尔阅后,在笔记中将他斥为“自大狂”。
这也难怪。一个青年学子,初出茅庐,便如此狂傲,目空一切,确实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李奇尔固然如此,即便是换了张奇尔、王奇尔,恐怕也会有同感的,也会作出同样的反应的。
一个人对自己的估价不要过满,要留有余地,这样倒往往更合乎实际。所以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话如果反过来说,就是讲人难得有自知之明,就是讲人往往自视偏高,自丑不觉。为什么呢?“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都可以用来晓谕这个道理。
孔老夫子曾经指出,“知耻近乎勇”。一个人要自明其丑,自知其耻,是需要有点勇气的。承认自身的错误、缺点和不足而且为之感到羞愧,是为有廉耻之心,这的确是近乎勇敢的一种表现。可惜尼采的勇敢精神固然可嘉,但是还缺乏这一方面的表现。
尼采虽然孤高自许,倒也不接近是盲目自大。他是一个学者,他需要探寻人生的真谛。他说:“我过于好奇,过于怀疑,过于傲慢,所以粗浅的答案无法使我满意。上帝,这就是个粗浅的回答,对我们这些思想家来说是一种不高明的解答。从根本上说,上帝对我只不过是一道粗鲁的禁令:你们不应该思考!”
尼采指出,在基督教的奴役下,人是羔羊、可怜虫,在牧羊人和牧羊犬的看守下,靠上帝的怜悯和恩赐过活;人丧失了独立人格,丧失了独立个性。他声称,伏尔泰、费尔巴哈、休谟、赫胥黎、斯宾塞等人,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对基督教发起猛烈攻击,但是都收效甚微。在尼采看来,他们使用的批判方式都有缺欠,所以他们都没有打中基督教的要害,如今这副重担已经历史地落在了他的双肩。
尼采认为,用历史的、经济的批判,都不能打中基督教的要害。所以,那些“大耳朵”依然是百般听话、唯命是从,那些“小眼睛”依然是察言观色、仰人鼻息;而上帝则依然是尘世间生灵万物的主宰,依然是人类崇奉膜拜的偶像。
基督教的要害究竟何在呢?尼采说,基督教的要害在于它的道德观念。
尼采认为,正是基督教的以怜悯为基本内容的救世道德把人变成了羔羊、可怜虫、顺民、唐众。
尼采自诩,他是背负着“教化”人类的使命来到人世的。他自信他将在人间掀起一场改变世界的精神大战。
说明一点,“教化”在目前通用的上世纪30年代译本里译作“驯化”,就尼采痛骂庸众又说上帝已把人变成柔顺的绵羊、鸡鸭、“红脸兽”而言,配用这个译法无疑是可以的,并没有什么不妥,我们只是觉得就尼采本人所描述的他善于和学生相处、善于教导学生的情形来看,在通常情况下改作“教化”似乎更为恰当。
尼采果然披挂上阵了。他将一棵棵重磅炸弹投向死寂的人间,在欧洲的夜空轰隆隆爆响!
他向人们宣告“上帝死了”。
他号召人们打倒一切偶像。
他鞭策人们抛弃旧道德、旧思想。
他鼓励人们勇敢地去自我创新,自我超越。
他向人们昭告,通向一个全新世界的彩虹已经出现。
尼采当然没有想到,他的批判方式并不比别人高明多少,他的批判效果也没有比别人更好一些。一百多年过去了,基督教文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依然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上帝以及其他救世主的神魂依然在许多苦难百姓的心灵里游荡。
诚然,尼采是竭尽了自己的心力的,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份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份遗产,让它在反对现代神明、现代迷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P25-29
主编推荐
这是一本介绍尼采及其哲学思想的通俗性读物,也是一部颇具文采的散文集。作者从总体上把握尼采的思想体系,解析和评价了尼采的许多重璺思想观点,对尼采学说中一些引人注目的、是往往被人误解的问题给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对尼采著作中某些关键性概念和词语作出了的理解和阐释对尼采思想中某些偏颇和局限提出了自已的见解和分析。不仅如此,作者还将尼采的哲学观点加以注疏和演绎,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掌故和逸闻。因此,本书不仅具有学术性、知识性,也许相当有趣、励志,且具有现实意义。
精彩内容
“超越自我”,此说如今已成7许多人的座右钻,这应该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翘以盼的吧。值此尼采逝世一百一十三周年之际,我们将这本《尼采和他的超我哲学》奉献给读者。
这本书从总体上把握尼采的思想体系,地、系统地介绍尼采的学说。它解析和评价7尼采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对于尼采学说中一些引人注目的、是往往被人误解的问题给出了别具一格的答案.对于尼采著作中某些关键性概念和词语作出了的理解和阐释,对于尼采学说中的偏颇和局限提出7自己的见地和分析。
本书虽名为哲学,其实旁及方方面面,涉及不少学科和知识领域。它还将尼采的思想观点加以衍绎,并且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掌故和逸闻,既反观历史,也针砭时弊。因此,它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现实性。这是一本散文体的通俗性哲学读物,语言生动活泼,文字幽默谐趣.固而也不失为一部文采斐然的散文著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