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清华(清华美学随笔)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1.31
4.3折
¥
49.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杨国华
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ISBN9787520721301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1069204
上书时间2024-09-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杨国华,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开设专业课程“WTO中国案例研究”、“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法律问题”和通识课程“清华学”。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WTO上诉仲裁员。曾任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和中国驻美大使馆知识产权专员,参加中国加入WTO谈判和涉及中国的WTO争端解决案件处理。
目录
前言 美是经验 / 001
第一篇 美谈 / 001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问得有点过于宏大,宏大到几个世纪来 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无法达成一致,或许根本不必为美 划分种类吧,美就是美,就像酸甜苦咸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感受。
第二篇 美的历程——清华园导游记 / 129
清华园是美的。任何一个人来到清华园,即使没有任何导游,也会 心旷神怡、赞不绝口。然而,让我的朋友们更加充分地感受清华园之美, 将美的感觉升华,甚至借此增加美的自觉,却是我本次导游的宗旨。
第三篇 美的本质——从个人经验出发的哲学思考 / 141
参观博物馆多了,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能贪多,要专注。博物 馆展出的都是精品,而每次参观的时间有限,与其走马观花看很多, 不如专心致志看一个专题,甚至一两件展品。
第四篇 康德美学浅说——以油画欣赏为例 / 151
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态,像一个儿童一样,充满好奇,随时提问,我 们可能会发现他的观点很有见地,将我们带入他的体系中,从一个全新 的视角审视周围的事物和反思自己的内心。康德哲学受到推崇,并不在 于其绝对性和完美性,而在于其体系性和启发性。
第五篇 我走在美的光彩中 / 163
不知谁会在这里倚坐, 是热恋的情侣, 是欢乐的家庭, 还是相伴的老人? 斑斓的阳光射在地上, 我走在美的光彩中。
内容摘要
美的交互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问得有点过于宏大,宏大到几个世纪来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无法达成一致,有关美的解释不一而足。倘若我们诉诸很朴素的情感,诉诸个人的体会,也许我们能给出一个答案的轮廓。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属性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美的特质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为何看到落日余晖,晚霞拉出七彩的云朵时,大家会一起驻足留下影像?为何行至荷塘,且听虫鸣鸟啼,看荷花含羞,人们会发出嗟叹之声?美的概念也许是抽象的,但美却是事物客观存在的一种属性。美的事物映入眼帘,人们会在心底很深层次的那一块区域找到一丝悸动与共鸣。看到晚霞、彩虹、方亭与月色,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获得美的感受;这种感受不需要动用渊博的学识、不需要多么深邃的阅历,即使是牙牙学语的小朋友,也能道出一二,如此,美一定是客观的。荷塘是美的,美是和谐统一;理科楼是美的,美是对称协调;红叶流水是美的,曲径通幽是美的,无论你如何抽象出这一个个美的形式,你总归能在“美”的事物中找到一些共性。或许根本不必为美划分种类吧,美就是美,就像酸甜苦咸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感受。从这个角度,它就好似原野上奔跑的羊群,不需要任何的点缀,那股感受自然而然就从心底生出来了。 但凡此种种,似乎并不能诠释美的全部特质,将美说成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感受,总归有些说不过去。试想,王国维纪念碑为何是美的?西南联大纪念碑又为何是美的呢?故居、二校门、各种建筑……它们的美,真的只来自它们为我们带来的原始感受,真的只来自它们的对称、和谐、统一吗?显然经不起推敲。由此,美似乎又是主观的了。在我们不知道这种种历史与故事的时候,它们当然也是美的,但那种美却是它们自身带有的特质,虽然引起了我们心底的共鸣,但我们很难将其称为全部的美。纪念碑的美,更多地来自它们所承载的历史,那股厚重感穿越时空,让我们与时间对话。故居的美,又似乎来源于它们历任独特的主人,我们通过审美的过程,与曾经的大师进行了对话。同样地,在我们沿着校河漫步,畅谈自己很喜欢的角度的时候,我们作为不同的审美者也产生了交流,美似乎得到了升华。由此,美似乎来源于交互。这种交互,可以是人与人的交互,乃至人与社会的交互,甚至是人与自然的交互。月是美的,洁白如象牙,圆润如玉盘,这种美是原始的。但我们读了诗词,再看月时,月变成了家乡的象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与自己的阅历、与前人的诗作、与高悬的明月之间的交互。这种美,是经过我们以及他人主观加工过的,是一种人的美。在这个交互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美的感受。这也就是审美的过程,是主客观融合的过程。至于奇石之美,那就更来自人的主观判断了。我想,只有完成了这种交互,美才是完整的,才是我们真正“到场”了的。 美是什么?让我一个外行用千字的随笔就接近阐明,显得有些像天方夜谭。但既然美是人的感受,那么我们对美的感受起码会有些许共鸣。或许,这也是美的一部分。 闫子儒 P3-5
主编推荐
今年正值清华百一十年校庆,本书的出版也算是很巧,无意中竟成献礼之作。百一十年间,清华园哺育了无数名师英才,数百位学术大师曾在这里生活,从容了岁月,惊艳了时光,也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而今近百位清华师生留下清华之美的文字,继往开来,承先辈志,治学修身,将清华之美集结成册,激励莘莘学子坦诚无畏,追求美和梦想。
精彩内容
这不仅仅是一本讲尽清华之美的随笔,它还记录了一位教授对美学的执著、对清华园的“痴迷”以及对学生的关怀;清华园是季羡林心目中的白月光,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终极殿堂,但是,作为外人眼中天子骄子的清华学子,也有面对未来时的迷茫,以及对匆匆忙忙的当下的焦虑……
这本书,记录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清华的美让他们慢下来、静下来,沉淀自我,修炼心性,用美和温暖激励面临同样困惑和迷茫的年轻人,不问前路,不畏未来,人生的驿站处处有美,步步皆景。
媒体评论
今年正值清华百一十年校庆,本书的出版也算是很巧,无意中竟成献礼之作。百一十年间,清华园哺育了无数名师英才,数百位学术大师曾在这里生活,从容了岁月,惊艳了时光,也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而今近百位清华师生留下清华之美的文字,继往开来,承先辈志,治学修身,将清华之美集结成册,激励莘莘学子坦诚无畏,追求美和梦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