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化与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化与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2.98 4.9折 88 全新

库存3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慧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69160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613980

上书时间2024-09-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史慧,1984年生,陕西汉中人,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讲师。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发展问题研究,主持并参与重量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四节 调研情况说明

 一、问卷说明

 二、调研范围

 三、调研实施过程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生态移民的研究

 一、移民相关理论研究

 二、国外生态移民研究

 三、国外对城镇化问题的研究

 四、国外对移民社会适应性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生态移民研究

 一、生态移民的概念与内涵

 二、生态移民的迁移动因分析

 三、生态移民的政策实践

 四、生态移民的城镇化问题研究

 五、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

 六、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城镇化问题研究

 七、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的研究

第三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概况

 第一节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概况

 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

 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

 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经济社会概况

 第二节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第三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

 一、三江源生态移民概况

 二、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的复杂性

 第四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实施情况

 一、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安置方式

 二、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安置政策

 三、三江源生态移民安置进程

 四、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管理模式

 第五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的完成情况与效果

 一、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移民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高

 三、移民群众就业方式得到一定转变

 四、移民群众劳动技能得到一定提升

 五、移民社区小城镇建设得到大力推进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化情况分析

 第一节 三江源地区城镇化情况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环境分析

 一、三江源地区小城镇建设状况

 二、三江源生态移民小城镇安置情况

 三、三江源地区城镇发展环境分析

 第三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化过程与情况分析

 一、青海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二、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化的过程

 三、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化的情况分析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分析

 第一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不同层面的适应状况分析

 一、生产适应情况分析

 二、生活适应情况分析

 三、社会心理适应情况分析

 四、人际适应情况分析

 第二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整体评价

 一、生产适应性方面

 二、生活适应性方面

 三、社会心理适应性方面

 四、人际适应性方面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典型案例分析——玛多县生态移民个案

 第一节 玛多县生态移民背景

 第二节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实施过程

 一、搬迁前:生态移民搬迁意愿调查

 二、迁出地与安置地的选择

 三、搬迁中:玛多县生态移民搬迁过程

 第三节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三、存在的困难

 第四节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综合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二、社会效益分析

 三、生态效益分析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化与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不足,补助标准过低

 二、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吸纳移民增收就业的能力不强

 三、移民管理与生态移民带来的城镇社会治安问题突出

 四、城镇发展滞后,生态移民整体城镇化水平较低

 五、移民社会适应状况一般,移民整体社会适应水平有待于提高

 第二节 影响因素

 一、政策制度方面

 二、产业发展方面

 三、资金投入方面

 四、城镇发展方面

 五、外部环境方面

 六、移民自身方面

第八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加快城镇体系建设,推动城镇科学发展

 第二节 加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

 第三节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增强城镇发展活力

 一、加强移民培训力度,提高移民生产技能

 二、加大产业资金政策支持,扶持后续产业发展

 三、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四、鼓励移民进行创业,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第四节 建立健全生态移民管理组织机构,实行属地化管理

 一、建立健全生态移民管理组织机构,推进移民社区常态化管理

 二、创新移民管理机制,实现生态移民的属地化管理

 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综合服务体系

 第六节 加大移民的政策参与度,提高移民的政策满意度

 第七节 建立长效的生态保护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流域补偿机制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发现、研究不足、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发现

 第三节 研究不足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资料

 英文资料

附录

 三江源生态移民城镇化与社会适应性



内容摘要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三江源地区(也称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被称为“中华水塔”。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被称为高原生态的“处女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步萎缩,严重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该地区的众多湖泊、湿地水域面积快速缩小,加之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草场沙化,草地的生产能力和对土地的保护功能下降。优质牧草逐步被毒草和杂草所取代,鼠类等动物趁虚而入,草地载畜量快速下降。随着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该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弱,导致三江源中下游地区灾害频发,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并直接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同时,生态环境已严重影响三江源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导致该地区广大牧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贫困线以下。

日益恶化的三江源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青海省政府于20005月批准成立了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19月成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31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7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率九三学社专家考察团赴青海就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问题进行了考察和调研。通过考察和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大“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2005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并要求通过《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尽快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恢复、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小康三大目标。同年,青海省、州、县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三江源生态建设和保护办公室,统一协调组织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163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时,就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他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这进一步明确了青海在全国甚至全球生态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是青海实施生态保护优先战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201762日,青海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明确了国家公园的管理主体与管理职责,也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进入了新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设立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青海的具体探索实践。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相继提出了“五四战略”①和“一优两高”②战略部署,把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列为生态保护一号工程,三江源的生态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

……




精彩内容

本书以三江源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为背景,以三江源生态移民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移民社区的代表性,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48个移民社区的860户移民家庭进行调研,最终形成832份有效调查问卷。 本书深入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城镇化过程,从生产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四个不同维度,对城镇化安置后的生态移民进行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