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谣周刊与新文学的建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歌谣周刊与新文学的建构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91 4.8折 68 全新

库存2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敏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ISBN9787516654804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1617680

上书时间2024-09-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敏(1978-),女,河南新乡人,河南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研究。近年来在《当代文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家》等国内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个人专著2部,主编参与教材2部,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等资助”1项,“河南省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1项。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项,曾获“河南省教学标兵”“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歌谣共同体”的想象与《歌谣》周刊的诞生

第一节歌谣征集运动:五四文学革命的题中之义

第二节民族的诗:《歌谣》周刊的诞生

第三节《歌谣》周刊与新国学

第二章《歌谣》周刊前后时期的嬗变

第一节20世纪20年代《歌谣》:始于平民文艺,止于民族学术

第二节20世纪30年代《歌谣》:始于文学理性,止于民意表达

第三章歌之心声:《歌谣》周刊与“人的文学”构建

第一节儿歌:赤子吟唱,儿童本位·

第二节情歌:张扬人欲,反抗正统

第三节妇女歌:现实悲声,民间自为

第四章《歌谣》周刊与新文学的语言革新

第一节20世纪20年代的国语建设与方言调查·

第二节《歌谣》周刊辐射下的20世纪20年代方言文学思潮

第三节20世纪30年代《歌谣》周刊与文学大众化思潮……(152

第五章《歌谣》周刊与新诗的自我建构

第一节歌谣入诗的理论倡导、创作实践与发展趋势

(1918-1925)

第二节20世纪30年代《歌谣》周刊:中国新诗本土化及诗艺本体探索

第六章《歌谣》周刊波余:“歌谣”与新文学的“人民性”…(203

一、中国诗歌会的歌谣诗学

二、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的美学特征

三、延安歌唱的大众语言探索与应用美学指向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歌谣》周刊150期目录

《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

《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

后记




内容摘要

绪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既是社会现代转型的开端,也是文学现代启蒙的起始。在社会现实层面,科学、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念推动了各个方面的变化,而在文化文学领域则出现了比较复杂的体验和现象:一方面渴求西风美语能带来人文价值革新,认为西方的价值体系和人文观念能够革新中国文化文学,另一方面在国家民族的危亡中无法完全抛弃传统,期冀在西方的启示下通过整理国故而推陈出新,抑或是说,转型中的知识分子希望能从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中寻求建构新文学的力量,从民族之根中得到建设新文学的启示,并想象着从中挖掘出面向新时代的具有中国独特经验的文学表达。新文学不仅需要从西方文化中获取合法性的凭据,更需要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寻求历史凭证。《歌谣》周刊即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产生的。

1918年初,刘半农和沈尹默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歌谣的主张,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采纳。是年21日,《北京大学日刊》即刊登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的简章,拉开了歌谣运动的序幕。周作人、胡适等新文化先驱陆续加入,掀起民间文学研究的热潮。为了对歌谣进行更好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北大歌谣研究会借助国学门这一平台于19221217日创办了《歌谣》周刊,刊登从各地征集来的歌谣以及研究性的理论文章。在这一过程中,歌谣中的风俗和方言问题浮出水面并亟待解决,国学门随之成立了风俗调查会和方言研究会,并将《歌谣》周刊当作两会的刊物和学术交流的媒介,以讨论研究风俗和方言之各种问题。1925628日《歌谣》周刊在出满97期后并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193644日,《歌谣》周刊在文学大众化的时代大潮中复刊,重新专注于讨论歌谣对新文学的范本意义。复刊后出版两卷53期,1937626日停刊。《歌谣》周刊历经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前后共出版了150期,是现代文化史上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期刊之一。

《歌谣》周刊在知识分子乃至知识民众中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刘半农、周作人、胡适、顾颉刚等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把目光放在歌谣、谚语、传说这些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底层文学中,与其说这是民族民间文学的复兴,倒不如说是一群有志于新文化和新文学建设的知识分子,对长期被忽略的中国“小传统”①的发现和再认识,是他们在社会转型期中的文化革新与文学建设的重要表征。抑或是说,通过对歌谣的发掘、研究、阐释、转化进而重构新的文学传统。

雷蒙·威廉斯曾言“在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力量明显变动的时期,我们需要直面的最困难的任务,都是重新衡量那些被继承下来的传统的复杂过程”。②在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和反思中国文化文学发生发展的历程,首先应该观照传统文化再认识和建构新兴文化的起点,它不仅记录和反映着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探索革新的宝贵经验与复杂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世纪以来文学的发展轨迹。从这个意义上,《歌谣》周刊与《新青年》等刊物一样,具有透视文化革新和文学审美的重要意义,然而学界对它的研究,却远远不及《新青年》《晨报副刊》《小说月报》等名刊。

通过对《歌谣》周刊诞生发展的考察,对原始资料的细致整理和爬梳剔抉,发现五四以来的重要作家、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以及文学理论都绕……




精彩内容

本书对《歌谣》周刊的诞生缘由、发展嬗变进行深入研究,将该刊放置在新文学的建构进程中,以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去观照这份刊物。《歌谣》周刊虽然是本土民间资源参与新文学建构的个案,却可见微知著。一方面,从《歌谣》周刊透视新文学,为其发生发展提供新鲜且重要的视角和元素,以此丰富对新文学的认识,窥见中国新文学建构过程中的复杂经验和民族性诉求。在当下文化自信的语境下,为百年新文学的民族性本质贡献自己的一份思考;另一方面,从新文学反观《歌谣》周刊,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与文化场域中,寻绎其诞生发展的深层轨迹,考察其间民族、民主、民间的相互缠绕与互动,不同参与者对“平民”、“歌谣”这些核心概念迥异且不断变化的想象与建构,以此来弥补现有研究的整体简单之弊,为百年前的歌谣运动呈上细致的回顾与反思。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