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与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4.73 4.7折 95 全新

库存11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银良,缪国龙主编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70166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5元

货号17423838

上书时间2024-09-0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潘银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主任,南京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特约理事,30多年来共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代中国历史等十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在《历史档案》《历史教学》《历史月刊》《军事历史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30多篇论文;在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合著《多维视角下的党代会》《中国十买办》《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等。先后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中国现代史优秀研究成果奖、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校教学优秀奖、校教学观摩奖、校优秀电子教案奖等荣誉。2012年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爱丁堡大学等进行通识教育交流,应邀在江苏省盐业集团南京市江宁区、禄口机场、本校各二级单位做中共党史、党代会讲座,宜讲辅导报告等10多场。





目录

第一章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三、案例解析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训练

第二章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三、案例解析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训练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三、案例解析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训练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三、案例解析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训练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三、案例解析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训练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三、案例解析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训练

第七章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三、案例解析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训练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三、案例解析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训练

第九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三、案例解析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训练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三、案例解析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训练



内容摘要

第一章进人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了解资本一帝国主义人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认识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懂得只有首先争取民族独立,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创造前提。

2.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斗争的历史,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了解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必然导致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认识正是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去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

二、知识点和重点导读

主要知识点

中国封建社会殖民扩张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三元里抗英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民族意识觉醒

重点导读

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动难。”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就是近代中国受到了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如何看待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当代大学生容易感到困惑和疑问较多的问题。国内外的某些言论曾引起一些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困惑。

有些人往往还以马克思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

那么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

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和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商品的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人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可见,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国家和地区的“血与火的历史”。正如教材所说的:殖民主义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而发展,是西方列强对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人民的剥削、掠夺和压迫、奴役。它是为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的。

我们再来读读马克思的几段话,领会其精神和内涵。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谈到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他说:“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



精彩内容

本书根据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最新修订版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做的研发和编写。每章涵盖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点和重点导读、案例解析、知识拓展、知识训练等内容。所选材料经过严格核查,确保既形式活泼有利于教育教学,有确保观点、资料准确无误。教学目的与要求简明扼要,完全符合本课程教学大纲;知识点主要包括该章最基本的内容,重点导读主要涉及本章最重要的内容从专家视点进行解读;案例解析主要针对该章具有典型历史意义或现实价值的内容进行解析,以帮助学生对相关历史事实与理论知识的理解;知识拓展则侧重让学生了解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与最新学术观点,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其研究性学习的兴趣;知识训练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该章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知识储备,应对各种考试考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