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传播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70.71
6.0折
¥
118
全新
仅1件
作者袁军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34854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1255221
上书时间2024-09-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袁军,1963年5月出生,湖南省新化县人,文学(新闻传播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传播心理学会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1991年在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获法学(新闻学)硕士学位。2005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获文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1991年硕士毕业后留校担任新闻传播学院教师。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0年至今为二级教授。2002年8月任北京广播学院副校级干部,并作为中组部第四批援疆干部赴新疆艺术学院任党委常委、副院长。2006年11月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6月,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研究方向:传播理论与历史,媒介研究,新闻史,媒介素养等。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近年来出版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专著)、《新闻媒介通论》(专著)、《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外广播电视史》(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卫星电视传播》、《中国广播电视通史》、《组织传播》(译著)、《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在世界》、《新闻事业导论》(专著)等专著、合著、译著及教材。发表论文百余篇。
1996年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广电总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广电总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6年获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2007年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995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0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1O月获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称号。
目录
自序
传播理论与实践
论十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广告
电视商标形象广告论略
卫星电视
西方传播学引入我国的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的新闻学研究与教育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的对外书刊宣传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权——对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新闻传播论述的思考
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环境”的负面功能
突发性公共事件与政府形象修复策略研究
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提高途径
从理政广播看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媒介功能创新
对发挥广播自然灾害第一媒体作用的思考
健康传播中的控烟议题研究——以《人民日报》控烟报道为例
对农广播的变革和发展
农村计划生育信息传播和控制模式探析——以山东省A县的计划生育健康传播实践为例
供给侧视角下的公共数字文化共享数据应用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供给的现状与创新路径
融合视角下的媒介素养演进研究:从1G到5G
媒介史论
媒介素养教育概说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和途径
新兴媒介
媒介批评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新世纪广播电视发展趋势
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传媒与高等教育
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与南广学院发展
高等院校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举措——大学董事会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关于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
从办学定位入手建设大学文化
后记
精彩内容
本书是袁军教授最近一个时期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全书精选了作者主持完成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主要内容及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包括新闻广播电视史、传播史论、媒介研究、媒介与公共管理、健康传播等新闻传播学各个领域。作为媒体传播领域的亲历者,作者以一个学者的视角,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在改革开放和传播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媒介、传播以及传媒教育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对认识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及其技术革命、社会变迁对媒介的深刻影响,以及作为“媒介化时代”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应如何科学地认识和运用媒介,促进自身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