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不带这么侃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不带这么侃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19 1.9折 21.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倪梁鸣,郝梅梅著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ISBN9787513705295

出版时间2012-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1.8元

货号7965428

上书时间2024-09-0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孔子》、《三国》、《花木兰》、《甄嬛传》、《赵氏孤儿》、《美人心计》、《楚汉传奇》、《汉武大帝》、《隋唐英雄》、《至尊红颜》、《大清风云》、《走向共和》、《杨贵妃秘史》、《少年杨家将》、《唐宫美人天下》、《康熙微服私访记》等多部影视剧中的bug大公开!
倪梁鸣、郝梅梅所著的《历史不带这么侃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有图有真相,每个读者都是大专家!

作者简介
郝梅梅,安徽寿县人,中国古代史博士。热爱历史,一直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历史类课题多次获得省级奖项,并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倪梁鸣,安徽合肥人,历史文献学博士。生性沉稳,存默好静,勤于文献,潜于历史;闲看电视,偶有疑惑,倾心尽力。所思求实。
新浪微博:影视剧中的那些错http://weibo.com/u/1062300332QQ群号:127163256

目录
扁鹊和华佗

 上古时代的“豆腐”

 大禹时期有蜡烛吗

 远古时代有黄瓜吗

 商朝人能吃到茄子吗

 商代的西瓜

 “公山狃”与公山不狃(niu)

 春秋时代有板凳吗

 “百变金刚”的面条

 玉漱公主的水墨画

 带着酒坛一起穿越

 谁动了秦代的“五刑”

 葡萄和汗血宝马

 吕雉为什么嫁给刘邦

 刘邦能吃到菠菜吗

 一片红红的辣椒

 姓“胡”的胡萝卜

 不可小看的胡椒

 林昭仪还是林夫人

 三省六部中的户部

 踏破铁鞋无觅处

 汉武帝知道陶渊明吗

 汉代宫殿知多少

 视察细柳营究竟是谁

 封早了的魏其侯

 茫茫武威何处寻

 赵飞燕去买烤白薯

 孙权“先知”西汉

 董卓和十八路诸侯

 “汉贼不两立”出自谁口

 从南美洲赶来的土豆

 梁山伯和祝英台

 《长干行》,很流行

 陈叔宝是怎么死的

 李世民什么时候出生

 从“飞钱”到“交子”

 唐朝的“九门提督”

 郎世宁的《罂粟图》

 姓氏排名和《百家姓》

 穿越唐代的玻璃镜

 看古人如何作揖

 武媚娘能和亲匈奴吗

 没有逻辑的逻辑

 三脚猫的起源

 500万两饷银

 爆竹声中一岁除

 李隆基的祖父是谁

 黄龙府和龙王庙

 宋真宗与苏东坡

 嘉靖四十五年的严嵩

 孝庄寝宫里的《雨霖铃》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康熙和《随园食单》

 “二十四史”名称的由来

 主顾指的是什么

 《卜算子?咏梅》也被穿越了

 顶着几个脑袋走御道

 甄?其名如何读

 甄?弹奏的古琴

 徐氏《四书》

 编辑手记

内容摘要
    大禹时期有蜡烛吗

     电视剧《牛郎织女》中,经常会出现红蜡烛的镜头,可是电视明明说的是大禹时期,那时哪里有红蜡烛呢?看来牛郎织女这段浪漫的爱情,还是要靠火把来照亮了。

     在远古,多神话,名蜡烛,实火把。

     到汉代,有雏形,要照明,用蜜烛。

     说到蜡烛,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在中国古代,蜡烛是一种重要的照明工具。唐代诗人贾岛就有“佩玉春风里,题章蜡烛前”的诗句。宋代词人晏殊也有“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从中也可看出蜡烛的照明作用。蜡烛看起来很普遍,以至在现代所拍的古装剧中,凡是照明工具,基本都用蜡烛,这就有问题了。

     古代有所谓的“烛”,它也是一种照明工具,但却不是蜡烛的样式,而类似于火把。古人讲究礼仪,在别人家里做客,到晚上时,主人会点起火把,如果火把烧到木把处时,客人就应该告辞,不能再逗留了,这叫做“烛不见(xian)跋”,“烛”指的是火把,“跋”就是火把的木把。春秋时,有个叫颜叔子的人,在自己家房内。偏偏有一天晚上下大雨,隔壁住着一个寡妇,她的屋子给雨水冲塌了,于是就到颜叔子家避雨。颜叔子觉得男女共处一室,有伤风化,又不好拒绝,于是就让她拿根“烛”(火把),照亮整个屋内。当时“烛”根据形状有不同的称呼,比如没有点燃的火把,称作“?”;能拿在手中的火把,称作“烛”;插在地面上的大火把,称作“燎”。

     到了战国,中国出现了灯。灯的繁体写法是“烃”,“登”在古代是一种陶制的叫做“豆”的容器,一般用来盛放肉酱。秦汉时期,“登”的形态发生变化,盘中出现了一根长钉,用于固定可燃物,手柄下端也有了底座,便于摆放于平面。因为“登”基本上是青铜制作,于是就写成了“镫”。至于“烃”字,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点灯时,人们会将麻绳、苇草、松木条、树皮等捆起来,固定在灯的长钉上,当做捻子,盘中装满动物油脂,当点燃捻子时,就可以当照明工具使用了。有的灯也装有植物油脂,不过那是在隋唐以后了。

     至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蜡烛,至早在汉代时才有,根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初年,南越王向汉高祖刘邦进献了石蜜5斛、蜜烛200枚等,汉高祖大喜。其中的蜜烛就是现在蜡烛的雏形,当时还是进贡的物品。唐代诗人韩愈在《寒食》中写道“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寒食节那天,汉朝的皇帝要赏赐大臣们蜡烛,可见蜡烛还是十分稀罕的东西。直到明清时期,蜡烛才真正普及到普通百姓家中,成为一种日常的照明工具。

     电视剧《牛郎织女》中,经常会出现红蜡烛的镜头,可是电视明明说的是大禹时期,那时哪里有红蜡烛呢?看来牛郎织女这段浪漫的爱情,还是要靠火把来照亮了。

     远古时代有黄瓜吗

     不管是叫胡瓜还是黄瓜,这种蔬菜都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才有的,至少是在汉武帝时期。再早一点的话,中原地区是没有了。电视剧《牛郎织女》中,大禹时期赫然出现了一片黄瓜地,绿油油的黄瓜整齐地攀在菜架子上,不免让人感觉有些不伦不类,这黄瓜还是早早下架为妙。

     汉武帝,派张骞,使西域,传胡瓜。

     隋炀帝,避胡人,改“胡”姓,称黄瓜。

     说起黄瓜来,那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蔬菜了。随着大棚技术的普及,使得原来只能在温暖气候下生长的蔬菜,在北方的寒冷季节中也能轻松种植,黄瓜就是其中的代表。古代时,冬天很难吃到黄瓜,如果能在冬天见到黄瓜,那简直就是奇货可居了。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冬天身体不适,突发奇想要吃黄瓜,于是宫里的太监只好到市上去买,结果真倒是碰到了一家人,存了两条新鲜黄瓜,但是要价200两银子。太监嫌贵,谁知那家人还不爱卖,自己先吃了一条。太监慌了,连忙拿钱买下剩下的一条,献给朱元璋。这虽是一个传说,但至少可以知道冬天的黄瓜是稀有之物。那么夏天的黄瓜是稀有之物吗?至少在黄瓜没有传人中国之前,它应该如此。

     黄瓜是一种外来蔬菜。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汉和西域各国的联系,不仅将汉代的文化传人西域,而且也从西域带来了西汉所缺之物,譬如黄瓜。据《本草纲目》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当地带回黄瓜的种子,于是中原地区才逐渐种植。

     黄瓜很初名为胡瓜,胡在古代指的是北方或西域的少数民族,从那里传来的物品,都带一个“胡”字,如胡椒、胡桃、胡琴等等。胡瓜如此命名,也是这个道理。

     P7-11

精彩内容
《历史不带这么侃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被穿越的建章宫、昭仪、户部、《随园食单》

 被早产的面条、胡椒、辣椒、土豆

 被摆错的玻璃镜、《罂粟图》、《雨霖铃》、古琴

 被篡改的五刑、细柳营、十八路诸侯、李世民

 被误解的吕后结婚、逻辑、甄?、《四书》

 被创造的公山不狃、500万两饷银、蜡烛、板凳

 被张冠李戴的华佗、汉贼不两立、李显、黄龙府

 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你知道吗?

 《历史不带这么侃的(影视剧中的那些错中国古代篇)》由倪梁鸣、郝梅梅所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