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武将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清武将故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32 6.2折 52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正成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19687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9838258

上书时间2024-09-0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姜正成(笔名:姜若木),江苏省沭阳县人,1978年7月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现为印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北京出版发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刊发行协会理事、北京图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长。

    著有长篇探案小说《红颜》《红眉》《红乳》。作者于2004年编著的《狼道》一书至今仍为全国畅销书之一,2011年由他编著的“一目了然速读史”系列图书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由他主编的“感恩”系列《感谢失败》《感谢仇人》《感谢贫穷》以及《读唐诗学写作》被多个国家购买版权,2015年7月被中华国际诗词协会授予“当代中华优秀诗人”称号。

目录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
出身军门,保卫大明
佳人难得,倾国倾城
孤城宁远,山雨欲来
冲冠一怒,剃发降清
追击闯王,巩固京畿
平定中原,血染官帽
称霸云南,再做叛臣
建立伪周,徒增笑柄
此生唯愿海波平——施琅
弃郑降清,备战攻台
收复台澎,封靖海侯
建立府县,巩固台湾
处世慎如危栈马——岳钟琪
平乱有功,封疆大吏
树大招风,功高遭忌
一生马上建功业——僧格林沁
年轻的科尔沁郡王
镇压太平军
迎战英法联军
战死沙场
匡扶社稷不顾身——胡林翼
官宦子弟,风流少年
事业从贵州开始
书生治军,戎马倥偬
忧劳过甚,英年早逝
书生笑率战船来——彭玉麟
无限伤心听杜鹃
请缨投笔又从军
芒鞋徒步七百里
彭郎夺得小姑回
为官清廉“三不要”
史上最痴情高官
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
落魄举人,心忧天下
兴办洋务,打造水师
抬棺出征,收复新疆
烈士暮年,心系国家
左氏人格,民族之魂
宇宙常留一瓣香——石达开
短暂人生,传奇经历
练兵有法,武艺精湛
世人推崇,评价甚高
壮士何曾惜羽毛——李秀成
出身贫寒,参加义军
解救镇江,一破江南大营
三河大捷,力挫湘军
声东击西,二破江南大营
进攻湖北,攻略杭州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天京沦陷,国破人亡
对李秀成的评价
台湾首抚美名扬——刘铭传
智勇双全,军中发迹
赋闲在家,不忘忧国
台海危急,铭传受命
巧渡海峡,严阵以待
基隆遭遇,首战告捷
沪尾激战,挫敌锐气
再胜基隆,乘胜议和
冷静理智,筹划建省
一代名臣,功业永垂
黑旗高举倭丧胆——刘永福
黑虎将军,抗法建功
驻守台湾,抗击倭寇
甲午风云海军魂——邓世昌
投身海军,保卫海疆
远涉重洋,接收舰艇
血战黄海,视死如归

内容摘要
     出身军门,保卫大明 吴三桂,字长伯,辽宁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扬州高邮,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他的父亲吴襄,字两环,明天启二年(1622年)武进士,崇祯帝年间先后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重要职务。 吴襄出身于辽东将门望族,自幼习武,善于骑射。吴襄耳闻目睹了明朝在天启二年(1622年)如何丢失广宁,辽东经略熊廷弼如何被传首九边,辽东巡抚王化贞如何下狱而死。崇祯帝十七年(1644年)正月,吴襄奉旨调进北京,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妻。祖大寿是世居辽东的望族,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吴三桂成了祖大寿的外甥。祖、吴两家的联姻,使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坚强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壮大。 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不到20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崇祯帝四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中,团练总兵吴襄率马步四万余往援大凌河祖大寿,结果吴襄临阵脱逃,被削职。第二年六月,为平息山东登州参将孔有德等兵变,吴襄随副将祖大弼出征山东,很后孔有德从登州乘船渡海,投奔后金,而吴襄恢复了总兵职务。 随着吴襄官复原职,吴三桂也在当年任游击,时年20岁;崇祯帝八年(1635年),吴三桂被擢为前锋右营参将,时年23岁;崇祯帝十一年(1638年)九月,吴三桂任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时年26岁;崇祯帝十二年(1639年)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方一藻、总督关宁两镇御马监太监高起潜,报请朝廷批准,吴三桂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时年27岁。吴三桂从游击、参将到副将,再到总兵,升迁之快,超乎常规。一来和他懂文习武、能说会道有关,也和他父亲吴襄、舅舅祖大寿是总兵有关,还有一个关键是吴三桂拜御马监太监高起潜为义父。 自从吴三桂被提升总兵官以后,效力朝廷更倍于前。“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剿杀虏级独多”是朝廷给他的赞语。 吴三桂得到明廷的信任和器重,其父亦身居显官,其亲属无不富贵,这自然使吴氏宗族与大明朝的命运联系到一起。他当然明白,只有忠实于朝廷才能得到他追求的功名富贵。因此,他凭一股青年人的锐气为朝廷效力,在他看来实属天经地义。 崇祯帝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年初,明清在辽西的交战频繁不歇,日趋激烈,终于导致明清兴亡目前又一次大战——松山决战的爆发。 松山决战是明清战争中的一次具有决定性的战役。双方准备的时间都很长,汇集的兵力也十分雄厚,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前途和命运。松山位于锦州之南,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洪承畴之所以在这里安营,是看到这里是宁、锦的咽喉。如清军一破松山,明朝的宁、锦就全线动摇;如果明军能固守松山,清军在宁、锦用兵就较难收效。 这次双方投入的兵力,明军为13万之多,清军大约也相当于明军的数字,或多于明军。总之,对清朝来说,这次战役是动员了全国的兵力,还调来蒙古各部和朝鲜的兵力助战。 四月二十五日,明清双方在乳峰山上山下,东西石门处,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可算是松山大战的一个前奏。 明军七镇在统帅洪承畴的指挥下,各挑选精锐步兵,携弓箭、枪炮,分别从山下东西两翼向山上的清兵发起进攻,山上的清军居高下击。明军毫不畏惧,冒着如雨点般的矢石奋勇登山进击,抢占近台高处,放炮张旗帜,大批明兵勇气倍增,喊声震天,拼命冲锋,被围在锦州城内的明兵听到枪炮与呐喊声,知道援兵已到,祖大寿即挥军出城南门外,摆列营阵,与援兵遥相呼应,形成了内外夹击清兵的态势。当明兵抢上山与清步兵搏战时,山下埋伏的清骑兵先自西石门冲出七八千,居左翼的吴三桂等率部迎战,“鼓锐当先”,直冲十余次,“兵气强劲”,阵斩清骑兵十人,挫败了清骑兵的攻击。清原欲以精锐骑兵将明兵阵势冲垮,不料明“马步官兵拒战甚猛”,因而没有得势。在东石门,有明炮兵营,居东山险要处轰击,有力地配合了步兵的进攻。 清兵攻击不成,便用牛车推运红衣大炮30门,从东西两面向明兵轰击,明兵炮营不甘示弱,奋力与之对射。战斗持续到傍晚,清兵被迫退却。清方承认此次战斗“失利”。 战斗结束后,洪承畴将有功人员向朝廷呈报。他把吴三桂列为首功。 松山东西石门之战,明兵以较大的代价获取小胜,并没有达到解锦州之围的目的。洪承畴意识到恶战还在后头,他向朝廷表示:“大敌在前,兵凶战危,解围救锦,时刻难缓,死者方埋,伤者未起。半月之内,即再督决战,用纾锦州之急。” P2-4

精彩内容
本书详述了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水师名将施琅;岳飞后人、镇戍边疆功勋卓著的岳钟琪;忠勇无畏、抗击英法联军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彭玉麟等人。书中所选的人物都是清代重臣,在清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他们的生平也能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