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中的裂隙:鲁迅的精神自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时间中的裂隙:鲁迅的精神自觉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32 6.2折 52 全新

库存6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超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

ISBN9787547321256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12268875

上书时间2024-09-0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以鲁迅童年时期、留日时期、绍兴会馆时期、写作《野草》时期的四次精神自觉为出发点,通过细读鲁迅不同时期的文本,尝试初步建构鲁迅的精神现象学。本书的架构体现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四次精神自觉的不同面相与层次相互映射、蕴含,呈现了鲁迅的自我意识从觉醒、寻求、分裂到觉悟的历程,构成一个鲁迅的精神镜像。本书所呈现的精神镜像具有当今的面目与姿态,具有与现时代对话的意义。



作者简介

刘超,男,1987年生,安徽安庆人,中山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硕士,浙江大学美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诗学和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批评。在《读书》《鲁迅研究月刊》等学术期刊杂志发表文章二十余篇,译有美国著名艺术史家托马斯·克洛的代表作《十八世纪巴黎的画家与公共生活》。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童年与自我的觉醒及回归

第一节 童年创伤与自我的觉醒

一、自我意识觉醒的契机

二、父亲的病与观看者形象

三、父亲的死与倾听者形象

四、故家的败落与走寻者形象

第二节 童年记忆与自我的回归

一、自我的出走与回归

二、故乡之根与怀旧的未来

三、鬼神世界与终末论视角

四、讲故事的人与地母

第二章 新旧之声交响里的精神自觉

第一节 弃医从文的契机

第二节 “别求新声于异邦”

第三节 异邦“新声”与鲁迅的精神自觉

一、伊藤虎丸的鲁迅论辨析

二、现象学视角下鲁迅的精神自觉

第四节 本邦“旧声”与鲁迅内在精神的发生

一、“新声”与“旧声”交响

二、清末民初心学、佛学的复兴

三、鲁迅之“心学”

四、佛学与鲁迅的精神自觉

第五节 纯文学与内在精神的发生

第六节 不论新旧的“白心”与精神发生场

第三章 北京绍兴会馆里的“回心”

第一节 竹内好的“回心说”

一、“回心说”的提出

二、“回心”的两种不同方式

第二节 伊藤虎丸对“回心”的阐释

第三节 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看“回心”

一、沉寂的十年

二、慢与快

三、重与轻

四、动与静

五、色与空

六、古与新

第四节 “回心”与近代中国

一、回心型近代中国与转向型近代日本

二、对“回心”与“转向”的诠释

三、竹内好的矛盾

第五节 心、身与现代性

第四章 《野草》里的生死挣扎与通脱

第一节 从自我悬搁到自我审视

一、世界苦恼与蚊子叮咬

二、进化论的崩溃与自我的审视

第二节 书斋、花园与生死的发生场

第三节 观看与主体精神的发生

第四节 生死之间的行动者

第五节 “此刻现在”的恢复与母性的复活

结 语

一、鲁迅的精神镜像

二、复古、西化与精神发生场

三、有死之人与存在之圆

参考文献

附 录

鲁迅世界里的“目光”与主体精神的发生

收藏者——鲁迅与本雅明

日本安保运动与竹内好的抵抗哲学

隈研吾的“负建筑”与文化政治

后 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童年与自我的觉醒及回归

第一节童年创伤与自我的觉醒

一、自我意识觉醒的契机

童年经历对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在《波德莱尔》一书里,萨特认为“每个人在童年时代都可以观察到自我意识冷不防涌现,把一切都打乱了”①,并用法国作家于格(Hughes)的小说《牙买加的飓风》里一个片段说明主人公爱米莉自我意识的觉醒:

(爱米莉)先是游戏,在船首找了个角落为自己造一栋房子………她玩累了,正当她漫无目的地走向船尾,脑际突然一闪,想到她原来是她……一旦完全确信此一令人惊愕的事实,即她现在是爱米莉·巴桑顿………她便开始认真考虑此一事实意味着什么……

然而,萨特认为“这个闪电般的直觉毫无意义”,因为她很快会发现不只是她与其他人不同,其他每一个人同样也与别人不同,因此她的发现毫无益处,她会很快忘记刚才的直觉,意识的目光从自己又朝向外,在外在他者那里寻找自我的身位,并安于这一虚构的自我。萨特的这种看法和拉康相同。拉康认为,自我的形成建基于对外在他者的认同,爱米莉如果能够顺利地对外在他者[(镜中的、他人的)形象组成的想象界(the imaginary)、社会文化符号构成的象征界(the symbolic)]产生认同,这一刻闪现的直觉便不会造成长久的困惑。拉康认为,当幼儿把镜中的形象看成自己的瞬间,他就进入第一次把自身称为“我”的阶段。然而,这个瞬间创造出来的统一体是虚幻的。按照拉康镜像理论,我通过对镜自照,对自己的肉体产生想象性的认同,对镜子里的“小他者”镜像产生自我认同,进而认同于他者的形象,最终认同于他者他物构成的社会结构和符号系统等象征性系统,也就是“大他者”的世界。而这些层次的自我认同都是“误认”,作为主体的“自我”是虚幻的,是由各种镜像构建起来的“伪自我”。

因此,真正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要打破这些层次建构起来的虚幻的“自我”,需要主体的目光从外部返回内部,而目光反观的契机往往是因外在他者强烈的刺激超过自我的承受能力,造成创伤,自我认同的目光的连续性因此中断,从而反观自照。然而,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刻同时也是分裂的时刻。因为自我意识也是一种对象意识,是意识对自身的意识,这意味着自我意识具有超越性,自我意识是其自身又超越自身。如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所说:“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意识是这样一种存在,只要这个存在暗指着一个异于其自身的存在,它在它存在中关心的就是它自己的存在。”①波德莱尔六岁丧父,后来心爱的母亲再嫁,自己被寄养在别人家里,这些创伤经历给他带来巨大打击。萨特认为,这些特殊的精神创伤发生的时刻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刻,同时也是自我意识开始分裂的时刻。②在波德莱尔与母亲决裂的时刻,“我们触及波德莱尔为自己作出的原初选择,触及这个绝对的承诺,通过这个承诺我们每个人在一个特殊的境遇中决定他自己现在是什么样子,将来又该是什么样子”③。波德莱尔成为自身的观看者,“波德莱尔的原初态度是个俯身观看者的态度。俯向自身,如同那喀索斯。在他身上,没有任何直接意识不为一道犀利的目光所穿透。……波德莱尔是从不忘记自身的人。他看着自己看见了什么;他看是为了看见自己在看……”④。可见,自我意识的觉醒往往起因于创伤经历与记忆。创伤经历与记忆从一方面来说是解构性的,一层层瓦解通过向外认同而形成的“伪自我”,从另一方面来说又是建构性的,随着“伪自我”的瓦解,真我逐渐显现。

……



精彩内容

本书以鲁迅童年时期、留日时期、绍兴会馆时期、写作《野草》时期的四次精神自觉为出发点, 通过细读鲁迅不同时期的文本, 尝试初步建构鲁迅的精神现象学。本书的架构体现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四次精神自觉的不同面相与层次相互映射、蕴含, 呈现了鲁迅的自我意识从觉醒、寻求、分裂到觉悟的历程, 构成一个鲁迅的精神镜像。本书所呈现的精神镜像具有当今的面目与姿态, 具有与现时代对话的意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