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线坦克战:1941-1945
  • 东线坦克战:1941-194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线坦克战:1941-1945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13.73 6.0折 18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罗伯特·A.,福尔奇克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42581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89.8元

货号9719213

上书时间2024-09-0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伯特·A. 福尔奇克(Robert A. Forczyk),曾在美国第2和第4步兵师担任装甲军官18年,后又在第29步兵师(轻型)担任情报军官,目前是华盛顿特区的一名顾问。他是装甲战历史研究的先驱,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进行了专门研究。

目录

“东线文库”总序 ?
序一 ?
序二 ?
军衔表 ?
?
·上篇· ?
重点突破战术,1941年—1942年 ?
引子 ?
第一章 1941年双方的装甲力量 ?
第二章 1941年坦克战战况 ?
第三章 1942年的坦克战 ?
本篇结语 ?
附录 装甲战斗序列和坦克情况,1941年—1942年 ?
?
·下篇· ?
红色压路机,1943年—1945年 ?
第四章 1943年双方的装甲力量 ?
第五章 1943年的坦克战 ?
第六章 1944年的坦克战 ?
本篇结语 ?
附录 装甲战斗序列和坦克情况,1943年—1944年

内容摘要
     我们落后于优选国家五十到一百年。我们必须在十年内弥补这一差距。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他们打垮。 ——约瑟夫·斯大林,1931年2月4日 流行的神话 在过去的60年中,苏德战争,特别是东线的装甲战斗,一直是英语世界有关二战史的热门话题。然而,英美读者对于东线装甲战自以为是的了解大多来自一些个人色彩浓厚的回忆录,例如古德里安的《闪击英雄》和梅林津的《坦克战》,或是流行的战棋游戏,例如SPI公司的《装甲闪电战》(1970年)和新一代的电脑游戏。一群德国坦克的崇拜者已然出现,他们坚信所有的德国坦克(即他们钟爱的“虎”式和“豹”式系列)都比苏联坦克要好,红军只是因为数量优势而占了上风。德国的退伍军人希冀第三帝国的宣传不朽,一直在鼓吹“野蛮”的红军是依靠数量而不是技术赢得了胜利,这种论调有一点点道理。但是,数量重于质量的看法忽略了许多关键的因素,包括双方的作战理论、战略误判和地形、天气等等,这些因素明显地对东线装甲战产生了影响。一些重要的事实被忽视了,比如在“巴巴罗萨”行动之前,苏联就制造了一种可靠的柴油发动机,而德国却无力做到这一点,恰恰这一点对东线机械化作战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物质还不是影响东线装甲战的专享因素。拿破仑有一句格言:“在战争中,精神的重要性三倍于物质。”在1941年一1945年的东线,这句话被证明是相当贴切的,有许多精神和非物质的因素影响着战役和战争的结果。 在叠加着六角形网格的二维地图上看,代表德国“虎”式或“豹”式坦克的纸牌或塑料微缩模型看起来比苏联的T-34要更令人印象深刻。德国坦克的强项——远程火力和装甲防护在这种模拟游戏中具有很大的权重,而它们的主要弱点——机动性和机械可靠性则被描述为只是一些小麻烦。例如,“豹”式坦克在库尔斯克出现的所谓“出牙期问题”被当作一个暂时的困难,只会消耗玩家几个行动点数。他们没有意识到,“豹”式坦克机动能力持久性的缺陷与其整个服役生涯相关联,它无法实施德国机动作战理论所要求的那种大范围转移。T-34的主要优势——能够可靠地实现长距离开行和适合大规模生产一是大多数战术层面的模拟所不涉及的。因此,两代英美历史爱好者遇到了无数强调德国坦克优越性和把苏联坦克贬低为“炮灰”的模拟游戏。冷战也在观念的形成上起到了作用,许多德国老兵的文章被不加批判地接受,而从苏联方面却得不到有用的报告,就算能看到,也常常被视为谎言或宣传。“巴巴罗萨”行动过去50年后,苏联解体,大量档案解密,西方这种根深蒂固的成见开始改变,但有关东线的英语历史著作仍然严重倾向德国视角。但愿本书能有助于纠正这种偏见。 评价东线装甲战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分析都是战术性质的,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格勒或库尔斯克这样的单一战役上,往往掩盖了长期趋势对双方作战表现的影响。苏德战争持续了46个月,它不是由一场战斗或战役决定的。本书旨在研究德国装甲部队和苏联坦克战斗的整个过程,以及苏联获胜的原因。我不打算制作一张包含每一次坦克战斗的年表,而是要找到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主要趋势。我还打算强调那些在其他历史著作中经常被忽略或掩盖的行动,在以前那些著作中,似乎当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等地发生重要会战的时候,东线其他地方便无所事事。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曾是一名坦克乘员,我曾经评估过后勤、地形和天气如何影响装甲作战,看似轻微的缺陷怎样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经历过坦克在冰冻斜坡上失控下滑的恐惧、救援深陷泥潭的坦克或是把坦克开过布满漂砾的河流的困难之后,我打算写一份关于坦克作战的报告,要把之前常常被其他著作忽略的那些关键因素包括进去。战略设想 阿道夫·希特勒打算在一场迅速的战役中,动用他经过战斗考验的装甲师和空军来粉碎苏联以及敌对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1940年12月18日发布的“第21号元首令”中,希特勒说:“大部分位于西部的俄国军队将被装甲部队引领的、大胆的纵深穿插所消灭。”他有意识地发动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其目的不仅在于摧毁红军和苏联国家,还要最终消灭当地的斯拉夫人口,因为这是德国在东方进行殖民的必要前提。以往在波兰、法国和巴尔干,德国遵循的都是传统的作战方法,但希特勒打算将“巴巴罗萨”行动变成一场十字军东征。然而奇怪的是,希特勒对于东方战场的宏伟构想并没有在战略层面上做完善的规划,战争主要是在战役甚至战术层面上进行的,通常是基于临时或机会主义的决策,而非基于对目标和方法的冷静评估。 德国装甲部队对苏作战的前提是希特勒和陆军司令部提出的三个战略假设。第一个假设是对苏战争将是一场速决战,几个月内就可解决问题。德国没有为东线的持久战做任何准备,包括提高坦克产量、训练新兵和储备油弹。第二个假设是地形和天气不会对战争产生重大影响。希特勒和陆军司令部认为苏联几乎是一马平川的草原,是快速装甲作战的理想之地,却忽视了它也有众多的河

主编推荐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如今许多二战相关的著作中,很多战场细节都被忽略了。坦克的设计、装备、零配件、投入战场的时机,地面状况、天气、后勤,坦克生产、双方的战场决策、指挥官们的个人主观能动性等等,这一系列因素都会影响战争,甚至改变一场战役的结局,更对以后的战役产生蝴蝶效应般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目前市面上的著作重在展现战役的过程和结果,却缺乏对影响战争的因素的分析。  

从细节出发,重塑东线坦克战的传奇故事。《东线坦克战1941—1945》作者福尔奇克曾是一个坦克手,亦是一名装甲兵军官,他从坦克的实际操纵出发,分析坦克在东线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其以详略得当的行文,上至*高领导人的决策,下至二战普通坦克兵的自述,前至“巴巴罗萨”行动,后至向柏林进军,多角度多方位探讨了二战东线战场上苏德双方坦克部队的表现。

 

 

精彩内容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装甲纠结空中力量,一度创造了不败神话,却在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上惨遭灾难性的挫败。而苏军则逐步占据上风,运用多兵种协同战术,击败敌军,攻至柏林。  

坦克,作为苏德战争双方不可少的武器,在这一期间大放异彩。长达四年的苏德战争,坦克从未缺席,装甲力量成了陆地战场上不容忽视的存在。随着各类坦克战的进行,苏德双方坦克的优势和劣势逐渐凸显,各自的战术实践和战场决策也产生了微妙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因何所致,又将产生怎样的结果?本书立足苏德坦克战中种种易被忽视的细节,对此进行了深刻而扎实的点评。  

战场决胜牵一发则动全身,而战场上的诸多因素,无论多么微末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这“一发”。具体到苏德战争的单个战役中,“一发”究竟是什么,又出现在哪里,才能让苏联反败为胜?本书用清晰易懂的逻辑,对此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媒体评论
1.“这本书很珍贵的一点是,福尔奇克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对于东线发生的事情的看法是严重扭曲的,如果想要真正理解这些事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戴维·格兰茨(David M. Glantz),苏德战争史学集大成者,著有《斯大林格勒三部曲》《库尔斯克会战》《巨人的碰撞》《巨人的重生》等 2.“本书并非一本致力于展现这一时期所有坦克战战役的拖沓无趣的战史,而是详略得当地描绘了能影响战局的战斗。”——《军事历史》杂志 3.“福尔奇克拥有伟大的洞察力,而本书中不胜枚举的战术细节显然给了他充分发挥的空间。在作者冷静、清晰的行文中,一些战场上的神话被打破,而另一些得到了证实。他用文献证据颠覆了围绕着东线战场的一些公认的知识——或者说是误解。”——约翰·基根(John Keegan),当代军事史学大家,著有《诺曼底的六支军队》《海上战争的演变史》《战争情报》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