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9.36 6.0折 ¥ 49 全新
仅1件
作者胡柏平主编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ISBN9787569529975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11725002
上书时间2024-09-02
上篇体育知识第一章现代健康观第一节健康概述第二节 体质与健康第三节健康标准与评价第二章科学体育锻炼第一节体育锻炼原理第二节体育锻炼原则第三节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第四节体育锻炼负荷调控第五节体育锻炼的心理调节第六节体育锻炼计划的制订第三章养生健身法第一节传统养生法第二节自然养生法第四章 功能性动作筛查与训练第一节功能性动作概述第二节 功能性动作筛查第三节 功能性动作训练
……
第五章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第一节运动损伤概述第二节康复训练第三节常见运动损伤
第六章营养与健康
第一节大学生的营养需求
第二节合理膳食与健康生活
第三节自身营养状况评价
第七章体育美与欣赏
第一节 体育美
第二节体育美的形态
第三节不同运动项目的欣赏
第八章奥林匹克运动
第一节奥林匹克运动概述第二节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构成第三节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第九章西部民族体育文化第一节西部民族体育文化概述第二节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第十章体育活动组织与运动竞赛编排第一节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及案例第二节 运动竞赛组织第三节 运动竞赛编排下篇运动技能第十一章田径运动第一节 田径运动概述第二节田径运动技术
……
第十九章定向运动第一节 定向运动简介第二节定向运动的健身功能第三节 定向运动的比赛组织第二十章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第一节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现状第二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第三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与要求参考文献附录
第一章现代健康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把青少年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毛泽东同志在1951年致信马叙伦部长:“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1952年,毛泽东同志又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26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8月27日又在天津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相。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新时代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既肩负着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培养大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一节健康概述
一、什么是健康
(一)健康概念的发展演变
健康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综合概念,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深化。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对生命现象、本质和疾病根本没有了解,生存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食物和延续生命。在此阶段,以医、巫混杂的神灵医学模式为特征,健康被视为神灵的恩赐,而患病、致伤、致残等是神灵的惩罚。因此,人们把健康与生存和生命延续等同起来,认为只要活着就是健康。这就是最早期的神灵自然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与提高,物质财富逐渐丰富,人们追求生存的愿望愈来愈高,对生命现象与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建立了以机体的生物性为研究着眼点的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机体健康是生物学上的适应、健康是没有疾病和无伤残等概念这一阶段医学科学飞速发展,人们逐渐研究并认识了人体结构与生命现象,使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治疗学、生物科学等得到了极大发展。同时,由于人们对生物机体和各种致病因素的不断认识,找到了许多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方法,特别是对生活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一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这一阶段,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概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仅是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心理、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物医学模式显然不能涵盖这些因素的作用,暴露出将人仅作为生物人研究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因素的不足。基于这种认识,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0)在其宪章中提出了人类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新的健康观使医学模式也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从以上健康概念的发展演变不难看出,健康观念总是与一定时代相适应的,健康意味着不断适应变动不定的生物和社会环境。因此,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概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医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善,健康概念还会注入新的内涵。
(二)现代健康观的内涵
1.完美健康观
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美健康的人。躯体健康:指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第一,具备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而且有自知之明;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社会适应良好: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指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八荣八耻”观念,能按社会公认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
……
本书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分上下两篇。上篇以体育文化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下篇以体育运动技能与部分特色项目为主要内容。全书紧紧围绕《纲要》中提出的课程目标,突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鲜明主题,改革大学体育教材内容,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教材内容的主线,重视教材内容的体育文化内涵:弘扬我国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本书也是在《大学阳光体育教程》一书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并且加入了各种体育项目的二维码视频演示,从而提高了教材的直观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