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的真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融的真相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9.28 6.2折 8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江兵著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15811567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0元

货号8424169

上书时间2024-09-0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经久不衰的金融见解,还原真实的金融全景,描绘盛大的金融画卷,洞见专业的投资理念,把握金融大势,提升金融实力。
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你知道你越来越穷的原因吗?
贺江兵创作的《金融的真相》全方位聚焦了中国金融的热点问题,为金融从业者与普罗大众知性、理性地认识中国金融市场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简介
贺江兵,有名金融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助理、编委、金融部主任,曾在商业银行、基层央行、银监部门工作8年,2005年进入《财经时报》,2007年6月加盟《华夏时报》至今。其文章笔调辛辣、鞭辟入里,擅于结合社会现象深刻剖析金融形势与政策取向,2007年至2012年间准确预测全部货币政策调整,对国家金融、财经等政策提出多项建议和意见,许多获得高层认可。

目录
 
序一 以平常心看待金融
   ——为贺江兵《金融的真相》作序 // 001
序二 阅读是为明是非 // 003
自序 // 001
第一章 金融科普与辟谬
被妖魔化的M2
郎咸平的逻辑错误 // 003
M2高企根源不在央行,出路在于改革 // 006
M2对中国通胀的影响远不及贪腐,中国的通胀是成本推动型和贪腐造成 // 011
周小川连任为中国央行独立性加分 // 016
反贪与金融
贪腐金融学被误解,反贪也是反通胀 // 019
反腐影响经济发展是黑白颠倒 // 022
“反腐影响经济增长论”是颠倒黑白 // 025
抑通胀,打黑扫灰比货币政策管用 // 027
外汇储备
外储投资美元资产是被动正确的选择 // 029
为什么不能分外储? // 031
货币政策
高存准率依然可以宽货币,为何不宜大幅降准? // 034
反银行被贱卖论
银行贱卖论如盲人摸象,全面客观看待银行战略投资股权定价 // 038
建行破发让贱卖论破产,贱卖论的理论基础不能建立在牛市K线图上 // 041
反银行垄断暴利论
银行不是垄断暴利 // 044
成本低造就高利润(以工行为例) // 047
银行不是挡箭牌、出气筒 // 049
银行业务被歪曲
央视指责中行洗钱的致命硬伤 // 051
撞了白撞与银行兜底 // 055
金融降薪论
反对金融业降薪,银行高管应该涨薪十倍 // 058
银行里谁最该降薪? // 061
银行的问题
银行不良贷款大增,痼疾难改 // 064
其他
高连奎:传统智慧阻碍创新——评贺江兵炮轰经济学家事件 // 066
第二章 预测与建议建言
关于钱荒
“金融倒爷”致使宏观调控失效,银行缺钱的根源:利率双轨制 // 073
调控落后产能可能威胁信托,买入返售导致银行缺钱 // 076
附:银行缺钱机关人员拉存款,Shibor利率超存款利息,加息预期增强 // 079
关于房地产
新房贷政策难执行的真实原因:央行如何“买烟”? // 082
从金融的角度看今年房价必跌 // 085
十年房地产调控为何房价越调越高? // 089
谢国忠:房价救不起来了,降准也没用 // 091
7.5%经济增长的底气从哪来? // 094
两只手该如何摸? // 096
买房还是买美元:6月外汇占款锐减真相 // 099
建议人民币贬值、利率、汇改
人民币当适度对外贬值,谨防出现日本病 // 102
人民币贬值符合大战略,三率齐降:外利于接轨内利于发展 // 106
金改有望三年内现重大突破,人民币国际化应提速 // 109
央行战略棋局被误解,金改步伐不能太快 // 112
关于股市
2014年:股市里的通货紧缩 // 115
阿里腾讯京东应该在A股上市 // 119
关于美国经济和黄金预测
为什么美元会一直坚挺?从技术角度分析美元无用也无效 // 122
美联储王健:美国经济会强劲复苏,央行不应该持有黄金 // 125
范剑平:制造业会转移美国,“改革是砍断绳子而非松绑” // 128
标普下调美国评级,谢国忠支持毛振华炮轰 // 131
“标普七君子”David T Beers:中国公共财政医疗社保支付太少 // 134
2014年:降准与减税
降准远不及减免税 // 136
2014年7月信贷暴降真相 // 140
向农商行降准真实原因 // 142
施压央行降准者无耻,都是谁在求降准? // 145
从总理座谈会看货币政策走向:全面放水可能性大幅降低 // 149
支持中国央行降息的九个理由 // 151
央行SLF的一枪五鸟,不降存款利率的降息 // 153
央行调控再陷两难,专家建议减税保增长;CPI显示通缩,货币供应预示通胀 // 156
关于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测
3月外储增加很蹊跷,存准率还得被动提 // 159
提准备金率是央行强迫银行“从良” // 161
货币当局在下很大一盘棋 // 163

第三章 金融人物谱

弗里德曼的94年 // 168
“另类高官”吴晓灵 // 171
被误解的周小川 // 173
“老中医”周小川 // 177
易纲的真金 // 180
刘明康的银监会八年 // 184
郭树清、项俊波分别出任证、保监会主席被寄厚望 // 187
传闻满天飞,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不是完全没可能 // 189
董文标的生意经 // 192
唐双宁:用中国哲学解决美国问题 // 195
中国声音:朱民 // 198
跑马拉松的姜建清 // 201
待业青年谢国忠:2006年第一个预测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 // 203
最精准的灾难预测家——谢国忠 // 206
平遥“首富”韩士恭 // 208
经叔平的民生银行试验 // 210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跑偏与回归——P2P该下猛药出重拳整治 // 218
关于反对取缔余额宝
风控第一,不会崩盘——余额宝操盘手王登峰首回应五大质疑 // 222
纳入一般性存款建议涉嫌违法,打压余额宝出现危机的是银行 // 227
“法无禁止即可为”,互联网思维颠覆散户思维 // 230
加强余额宝监管是个笑话,谁来监管专家? // 233
怕刚性兑付的是银行而非余额宝,互联网金融监管别对人不对事 // 235
搅局货币基金对银行无致命冲击 // 238
关于比特币
中国大妈来了你就走,比特币风险骤增 // 240
警惕比特币中的庞氏骗局 // 243
其他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恐怖平衡 // 246
嘀嘀、快的打车的金融意义重大 // 247
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两条腿走路”,唐宁:P2P只是一种模式 // 250
直言金融创新需重视百姓感受,二维码风险低应即刻放行 // 253
从平台金融到P2P,多方联姻开放拥抱——华夏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路径 // 255
中国式网贷陷阱 // 258
不敢缺席的互联网金融战争 // 262
中国移动错失的那些良机 // 264
央行许罗德首度回应五大质疑 // 267

第五章 不一样的银行
史上最牛客户经理看《新闻联播》拉客户——北京银行“蓝领”付月英的成功之路 // 27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收官,40厘米落差见证市场化成就 // 276
股份制银行保增长各有妙招,发力小微贷款业务 // 279
力拓毁约中铝损失巨大,亿元分手费不够赔偿银行 // 282
那一年,工行成全球最大最赚钱银行 // 284
大肆渲染农行坏账是帮外资渔利 // 286
中行海外危机之后的大机遇——专访中行纽约分行行长吴士强 // 289
一单建行生意奠定两家美国银行的悬殊命运 // 292
宋逢明:银行改革成功,建行三年1变5“贱卖、套利说”缺乏基本金融基础知识 // 294
四大行分红汇金独得一半,大行战略微妙调整 // 298
汇改倒逼农行IPO提速,央行兑现周小川5年前的承诺 // 303
农行“崇左模式”创多赢 // 306
压力测试显示银行足能承受房价下跌20%~30% // 309
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探秘 // 313
招行美国梦成真,获批五大原因 // 317
中小企业融资革命,华夏银行新创“平台金融” // 319
聚焦平安零售银行花旗团队 用120年的国际管理经验“跑马拉松” // 321
利明献:三年完成“再造一个广发银行” // 324
中信银行:快速发展与风控的平衡艺术 // 328
包商银行的赤峰经验:小微企业贷款难调查报告 // 331
农信社股份制改革是大方向,北京农商行三年资产翻一倍 // 332
八大缺失制约农信社改革 // 337
“三农”失血拷问农村金融改革 // 338
邮储银行成立面临违规,先天不足市场定位摇摆不定 // 343
平遥小额贷款公司举步艰难,内控制度决定生死 // 345
尤努斯的乡村银行 // 348
央行引导城市资本下乡 // 350
国开行难题 // 352
银监会:商业银行吃利差得改 // 355
高盛——忽悠的中国10年 // 356

闲篇

专家装腔指南 // 362
职场21年之奇葩经历 // 366
江湖中的潜规则 // 369
读季羡林《牛棚杂忆》有感 // 371
美女经济学启示录:没有美女的行业是没有前途的 // 373

内容摘要
 
撞了白撞与银行兜底
2014年12月6日
2013年11月,不大会英语的我独自一人去了一趟美国,刚出纽约机场,迎接我的美籍华人司机就对我交代了在纽约第一条注意事项:不要跟警察开玩笑。警察让你站住千万不要跑,最重要的一条是,千万不要对警察作出拔枪动作,你如果是开玩笑,他们会真的一枪毙了你,吓的我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一次也没敢招惹警察。
最近,网上热议的美国警察枪击黑人导致死亡,法院做出了警察无罪判决。想想那位司机的话绝非吓唬我啊。
另一个是争论很久的所谓“撞死白撞”——即行人违规闯红灯,被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撞上或撞死,行人负全责。后来,交通法规并未采纳,而实际执法过程中,往往是车辆负责更多,甚至负全责。这在某种程度助长了“中国式过马路”和闯红灯。
问题来了,银行代销的各种理财产品或者在银行销售的产品,出了问题也就是出了“事故”,一般来说,都会由银行兜底、银行赔偿。这严重违背了契约精神和法制原则,势必更改。
代销不等于银行兜底
经常看到银行代销或者跟银行沾边的业务,一旦出现风险,无一例外地都去找银行,甚至会出现很多更极端的行为,很多时候,银行为了息事宁人也都被迫兜底了。这有点类似于行人闯红灯最后追责到正常行驶的汽车,也类似于自己摔倒的大爷讹诈与之不沾边的汽车。
与银行沾边的代理与业务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类。
第一,银行代理销售各种基金。比如代理基金公司销售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基金等。这类代理客户亏损后一般都不会找银行的麻烦,炒股的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何况亏过大的哪在乎基金亏的那么一点点。
第二,代销各种债券,包括国债。目前,国家对企业、公司发行债券审批比较严格,一般都能到期偿还本息。
第三,代销理财产品。包括银行自身设计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也包括信托公司等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信托理财是出现问题较多,找银行最多的一款,后面单独分析。
第四,委托银行贷款。指定对象让银行把自己的资金投放给特定借款人,严格来说,银行只是按照存款人要求放款,收取手续费,对贷款不负责偿还。
第五,银行存款质押业务。此类业务跟委托贷款类似,比如票据业务,前不久闹得动静很大的民生银行武汉分行所谓“破产”谣言(造谣者已经被刑拘)事件中的业务就属于此类。
第六,代理保险等。这类纠纷一般是银行客户没有认真阅读条款,误把保单看成了存单。我就纳闷了,活这么大连存款长什么样都没看过?
其他。
在上述常见的业务中,唯一银行必须兜底的业务是银行自己创立和发行的银行理财业务。其他,大部分银行只负有道义责任,有些根本不负责任。
经济下行信托很悬乎
在经济上行期,各种问题都会被掩盖,比如,房价和股市都会很好,房价涨谁又在乎房价泡沫?
一旦经济形势有变,特别是房价下跌的时候,房主聚集打砸“售楼处”新闻时有发生,严格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寻衅滋事”,地方政府为何不管?地方政府又不希望房价真的跌,房价跌了,地方政府赖以生存的地价必然会下跌,势必减少土地财政收入,这也是房价只能涨不能跌的另一个原因。
这时候,被万众唾骂的“开发商”就成了类似于银行的角色——正常行驶的车辆被违规的行人讹诈了。
在银行代理的所有业务中,问题最多的和将来会出现最大风险的必然是信托产品。这是因为,近年来,由于宏观调控趋紧,银行对产量过剩、高污染、高耗能等行业进行了信贷控制,而这些行业通过信托获得了支持。
由于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很多储户把存款变成了理财产品,相当多的购买了由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
在经济上行,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在疯涨的时期,信托项目一般都是相对安全的,问题是,现在,中国主动放低了经济增长速度,并相对追求增长质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最先受到影响的不会是银行支持的项目——大多数银行还是必须得听央行和银监会的,而当初从信托获得资金的产业一般都是在经济下行和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的。
比如,信托最先爆发兑付危机的就是煤炭、钢贸等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影响较大的行业。
相信,未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信托行业支持的产业问题会进一步爆发,部分信托公司难以为继是必然的。而银行不兜底必将成为常态。
最需要教育的绝不是银行
投资者教育搞的最好的应该是证监会,尽管A股长期萎靡不振,近期又像打鸡血得了疯牛病似的暴涨。
很少有人把股市投资亏损归罪于监管部门、券商和上市公司,除了那句风险提示外,有人说股市里赚钱的只有二成,八成是亏损的;又有人说,股市是赌场,即便是赌场也有风险提示,也有“愿赌服输”一说。
银行在各种代理业务中与被代理方一般都有代理协议,也有法律责任。当然,在现实中,一些银行基层员工为了完成所谓的“中间业务收入”指标,存在违规向客户推销理财产品,包括夸大信托理财产品收益,掩饰其风险等状况,这些银行员工的确需要进行法律法规和风险教育。
然而,最需要进行风险教育的却不是银行,而是被代理方和普罗大众投资者。
首先,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信托公司。股民们都牢记在心的一句话是:“炒股要跟政府走。”这也是讲大局的股民在经历7年熊市,一个月翻盘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信托公司则不是这样。信托公司这一轮疯狂成长主要是前几年钱荒之际,特别是银行收缩了对上述行业贷款后,信托公司借助于存款利率低,理财利率高,向被银行限制的行业提供资金,充当了最大的影子银行。这种信贷投向小处说是与央行、银监会要求相违背,大处说就是不讲政治。
其次,信托让银行兜底的想法是错误的。很多信托公司认为,只要是银行代销了其理财产品,一旦出现风险,银行也必须帮忙完成“刚性兑付”,也就是所谓的银行兜底。
如果信托公司的爹是银行——也就是说这家信托公司是银行的全资子公司,银行兜底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应该的。
如果是信托和银行共同开发的项目,二者合同中有明确的要求银行兜底按比例完成“刚性兑付”的,依照合同和法律来办也没问题。
如果银行仅仅只管销售并只拿手续费,信托公司就别做梦了。人家又不是你爹。
第三,投资者。投资者一定要扭转一个错误的观点:银行是国家的,在银行买的一切都应该由银行兜底,这种观点甚至比闯红灯被车撞反正车负全责观念还根深蒂固。银行也是商业机构,即便是银行原因给你赔了钱,他们的股东也不会干,小股东愿意,他们的大股东国家也不会同意啊。
银行,有钱、不任性。奉劝各位:不要闯红灯,投资注意风险。
金融降薪论
反对金融业降薪,银行高管应该涨薪十倍
(2014年9月5日)
大约十几年前,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东对这家银行的高管抱怨该行员工月薪6000元,感觉太高了,是他所在的企业员工的十倍了,还加薪。那家银行高管冷冷地回答了,大意是:你们卖××的怎么能跟干银行的比?金融业的特殊性你不懂吗?后来这位大股东被选出董事会,后来又入董事会再也没提过银行高工资的事了。
对,金融行业是特殊的行业,故,其员工的薪酬应该有特殊的要求。个人反对行业歧视,但不得不说,金融行业是比较高起点和高门槛的行业。国有商业银行高管的工资不仅不该降,百万年薪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涨十倍都少。也只有涨到这个薪酬水平才可能吸引国际人才进国有银行。
支持央企降薪,反对金融限薪
央企、国企降薪是合理的。早在2011年,政协委员崔永元就调侃道:“洛杉矶的油价比中国还便宜两块钱。我就想了,中石油、中石化这是怎么回事啊?能不能换我当老总,试半年,不行我再还给你?”美国很多地方没有高速收费站,也没有滥罚款。
还有人认为,无论谁坐“两桶油”老总的位置都能赚钱。但是,事实上国家税收每年还在为“两桶油”提供数以百亿元的财政补贴。
按照反垄断法的定义,“两桶油”无疑是垄断企业。在垄断状态下,维持高薪,的确没有必要。而垄断状态下,“两桶油”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近年反贪曝光出来的石油系贪腐、利益输送等。
国企、央企表面上是全民的,从石油系贪腐可以看出,其实是少数权贵的。在出现亏损后由全体纳税人埋单。这样的企业不降薪不足以平民愤。
反观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则大不同。
一方面,股改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润逐年稳步增长,为国家纳税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代表国家也就是全民入股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财政部与中央汇金公司都能得到最多的分红。
国企、央企亏损全民埋单;而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没让全民埋单,如果说在股改之初剥离不良贷款财政拿过钱,那也是银行在支持国民经济中形成的。后来通过税收和向汇金、财政部分红,以及股价上涨,早已弥补了财政投入。客观上,银行赚钱让全民受益了。
一方面是亏损、利益输送、贪腐的企业,一方面是为全民打工的银行,对待他们的态度理应大不同。国企、央企降薪理所当然;金融行业、银行高管一刀切被降薪于理不通。
金融行业整体薪低,银行高管要加薪
这里指的是国有银行高管,其工资普遍较低,最高不过200万元,与民营银行相去甚远,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有很大差距,比如,原深发展、现在的平安银行外籍行长理查德·杰克逊2011年年薪达到869万元,而国有银行的规模块头、管理难度、盈利能力都是深发展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平安马明哲的天价年薪是特例我们不提。
既然我们能够接受外籍行长拿高年薪,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国有银行高管并不高的年薪?
有人说银行高管有行政级别。这真是一个可笑的借口,首先,银行高管的级别不是银行自己要的,举例来说,这样的级别给银行高管带来进步的机会了吗?拿宇宙大行中国工商银行来说吧,2005年之前,中国国有银行被海内外媒体描述成“技术性破产”,其后在董事长姜建清、前行长杨凯生的带领下,经过十年努力,成了市值、资产规模、盈利等方面的世界第一。姜建清不还是个副部级吗?杨凯生不也是到时间点退休吗?
又有人举例说,前不久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不是赴吉林出任代省长了吗?说明这个副部级的银行高管也是有进步机会的。
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金融行业是有高门槛的,外行很难也不可能领导内行,但是,金融行业的人可以领导地方,另一个例子是去年从金融业转型到山东出任省长的郭树清。几乎没有毫无金融背景的人空降金融行业出任高管,有金融背景的能把别的干好。这种现象是不可逆转的,就是说能干好金融的有极大可能在其他领域干得相当出色,而其他行业干得好就不一定能干好金融。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人才也是稀缺的,因此,金融行业工资高点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金融行业整体工资并不高。记得前几天本报报道了金融类上市公司员工平均薪酬23万元,另有媒体称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董事长平均103.73万元。这个真不好意思跟海外同行比,即便跟国内高薪行业比也属于中等水平。
银行赚钱多工薪低不科学也不合理
早在前年,我写文章在《华夏时报》和凤凰卫视上批驳有关领导指责银行垄断暴利的时候,引用过国际上知名机构权威的资料。
还是以宇宙银行——工行为例。
在2011年,从营业收入来看,工行为718亿美元,汇丰为723亿美元,花旗为783亿美元。工行的营业收入没有其他两大国际银行多,但是,工行却是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工行净利润为315亿美元,汇丰为179亿美元,花旗为112亿美元。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工行甚至比其他中资银行的人力成本低。看看各家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即:营业成本除以营业收入,再乘以百分之百,就一目了然了。2011年,工行的成本收入比为36.4%;汇丰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为57.4%;花旗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为65%。
很显然,银行的纯利润跟银行的成本收入比负相关,成本收入比越低、利润越高,尽管花旗的营业收入最高,但是,由于其成本收入比最高,所以纯利润最低;尽管工行营业收入最低,但是,由于其成本收入比最低,所以,纯利润最高,这个世界最盈利的银行,并不是因为其赚钱最多,而是因为其花钱最少。
现在,银行的经营环境更加困难了。由于利率事实上的市场化,提高了银行融资成本,各家银行为应对余额宝类理财产品带来的冲击都推出了类似“薪金宝”的理财产品,你的工资进来,工资卡自动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随时可以T+0取款,事实上银行活期存款正在消亡。
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利率很难上调。
在此压力之下,各家银行保持盈利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压缩了各项费用,另一方面是因为维持相对较低的工薪水平。
在如此低的工薪下,如果还要对国有银行高管降薪,有点说不过去。如果他们年轻,为前途着想也许还会留在他(她)所在的银行;如果他们年纪大了如宇宙行董事长,你降薪他们也懒得折腾了。你降人家的工资人家没反抗、没跳槽不代表你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是,维持国有银行低工资是绝对吸引不了国际金融人才的。除非,他有别的想法。
银行里谁最该降薪?
(2014年9月10日)
近期国企高管降薪潮来袭,迅速波及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他们是不是该降薪,暂且不提,因为都是上市公司,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各自的“薪酬管理委员会”,用不着我们瞎操心。
但是,大大小小的银行中有一类人必须降薪,甚至应该清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