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3.26
6.3折
¥
53
全新
库存29件
作者王茹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52880
出版时间201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3元
货号7805538
上书时间2024-12-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总序
前言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儿科学基础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
第二节 小儿生长发育
第三节 儿童各期保健
第四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
第六节 儿科治疗概要
第七节 儿科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各论
第三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 新生儿系统概论
第二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三节 新生儿黄疸
第四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第五节 新生儿脐部疾患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概论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附 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概论
第二节 小儿口炎
第三节 胃炎
第四节 小儿腹泻
第六章 营养性疾病
第一节 小儿营养基础与婴儿喂养
第二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第三节 小儿肥胖症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概论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三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四节 先天性心脏病
附
一、法洛四联症
二、几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
第八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概论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三节 病毒性脑炎
第四节 小儿癫痫
第五节 脑性瘫痪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概论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第四节 泌尿道感染
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造血系统概论
第二节 小儿贫血总论
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第四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十一章 小儿心理行为异常性疾病
第一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第二节 多发性抽动综合征
第十二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 小儿内分泌系统概论
第二节 儿童糖尿病
第三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四节 性早熟
第十三章 结缔组织及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结缔组织及免疫系统概论
第二节 风湿热
第三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第四节 过敏性紫癜
第五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麻疹
第二节 风疹
第三节 幼儿急疹
第四节 猩红热
第五节 水痘
第六节 手足口病
第七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八节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第九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十五章 小儿急症
第一节 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术
第二节 小儿惊厥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第十六章 中医其他病证
第一节 咳嗽
第二节 腹痛
第三节 积滞
第四节 厌食
第五节 尿血
第六节 遗尿
第七节 夜啼
第八节 夏季热
附录
一、小儿常见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二、小儿推拿疗法
三、历代中医儿科重要著作
四、计划免疫实施程序
五、常用方剂索引
六、常用中成药索引
内容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导 学
本章主要介绍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西医儿科学的传入和在中国儿科领域的贡献
以及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形成和成就。其中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在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方面的成就是
本章的重点。
通过学习,掌握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在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方面的主要成就。熟悉中医儿科学在
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学术进步、重要的医家以及其著作和学术思想。了解西医儿科学在我国儿科领
域的影响和贡献。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是融会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体系及诊疗方法之长,研究小儿自胎儿期至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预防保健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是中西医结合
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中医儿科学独立发展、西医儿科学进入、中西医融会和结
合的阶段。在小儿疾病的诊治、预防和保健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小儿的
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一门中医临床医学学科。它随着中医学的发展,
不断充实和完善,其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阶段(远古~南北朝)
我国最早关于中医儿科学的文字记载,见于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其中涉及儿科的有
“龋”、“贞子疾首”、“蛊”等20 余种病名。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婴儿病痫”、
“婴儿?”等疾病。《内经》对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特点及多种儿科疾病如腹泻、癫痫、喘鸣等的病
因、病机、证候和预后进行了论述。《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入咸阳,闻秦人爱小
儿,即为小儿医”,这是我国历史上儿科医生的最早记载。该书还记述了西汉名医淳于意用下气
汤治疗小儿气鬲病,为最早的儿科医案。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
确立了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对后世儿科辨证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伤寒论》中记载的麻杏石甘汤,至今仍是用于治疗风热闭肺喘证的有效方剂。至两
晋南北朝时代,医药书中已有了儿科、产科等分科。《隋书? 经籍志》记载关于儿科的专书已达10
余种,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等。
(二)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阶段(隋朝~宋朝)
隋唐时期,政府非常重视医学教育,设立了太医署,这是当时的医疗和医学教育机构,下设各
科,由医博士授课,其中专设少小科,学习年限为5 年。太医署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学生进
行考核,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这一时期,还涌现出许多著名儿科医家及其著作,如隋代巢元
方《诸病源候论? 小儿杂病诸候》小儿科杂病6 卷,其中记载儿科证候255 候。唐代孙思邈《备急
千金要方? 少小婴孺方》2 卷,载方380 首,从小儿初生护养到常见病的治疗,共分9 门进行论述。
《颅囟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据考可能著于唐末宋初。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
合之义,书中提出了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还对小儿脉法有独到见解。此外对惊、痫、疳、痢、
火丹等疾病的证治进行了详细论述。
两宋年代,中医儿科专业得到巩固与发展,宋太医局将医学分为9 科,其中设小方脉,儿科理
论体系及临床疾病的防治也日趋成熟。北宋钱乙是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上一位有杰出贡献的医
家,专业儿科40 余年,学术造诣精湛,以幼科冠绝一代。钱乙的学生阎孝忠整理了老师的方剂和
理论,编辑了《小儿药证直诀》3 卷。原书上卷言病证,中卷载医案,下卷录方药,不但在医理、治
法和方药上颇有创见,而且对我国儿科学和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实为中医儿科的奠
基之作。钱乙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生理上属“五脏六腑未全,全而未壮”,病理上为“脏腑柔弱,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此,治疗时慎用攻下及峻补之法。他结合《内经》脏腑理论和张机辨证论
治思想,创立的以五脏为纲的小儿辨证方法,为后世医家所推崇。钱乙对儿科四大证(痧、痘、惊、
疳)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对惊风和癫痫作出明确鉴别,指出痫的特征为“口作五畜声”,惊风有急惊
与慢惊之分,提出急惊用凉泻,慢惊用温补的治疗大法。钱乙的许多优秀方剂,如泻白散、升麻葛
根汤、导赤散、异功散、七味白术散、六味地黄丸等,至今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同时也远远地超出
了儿科用药的范围。钱乙的学术思想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后世称其为“儿科
之圣”。
北宋年间,天花、麻疹等时行疾病流行。北宋名医董汲善治痘疹,撰写《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书中记载了白虎汤、升麻散、紫草散等很多治疗痘疹的方剂和治疗经验。南宋名医陈文中对小儿
痘疹造诣极高,取家藏验方,撰成《小儿痘疹方论》。他不仅是痘疹专家,对小儿杂病论治也多有
奇效,著有《小儿病源方论》,被当时医生普遍采纳,为中医儿科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辨证论治方法
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南宋刘?等编著的《幼幼新书》40 卷,整理、汇集了宋代以前的儿科学术成就,所引资料颇为
丰富,且文献均有明确出处,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著或其他文献,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该书
用药治法详备,除常用的丸、散、膏、丹外,亦有针法、灸法及外治法,对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
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同时期还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 卷,该书较全面、系统
地论述了小儿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内容,总结了南宋以前儿科学发展的突出成
就,不仅对于一些常见病如惊痫、诸痢、诸疳等论述详细、汇方丰富,而且汇集了一些新的认识和
经验。
总之,宋代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喂养保健、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儿科疾病的认识已经比较系统
全面,形成了中医儿科学独特的学科体系。
(三)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阶段(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中医药学在金元时代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新时期,以金元四大家为首的医家各有所长,其
中,善用温补的李杲倡导“脾胃”学说,后世称“补脾派”;善用滋补的朱震亨主张“阳常有余,阴常
不足”,后世称“滋阴派”;善用寒凉的刘完素,后世称“寒凉派”;善用攻下的张从正治疗热病“上
病取下”,后世称“攻下派”,对中医儿科学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元代儿科大家曾世荣著
有儿科著作《活幼心书》3 卷,将小儿病因、病机、诊治等编成七言四句歌诀,并加以注释,以便初
学者理解和记诵。其对惊风认识有独特之处,将急惊风归纳为四证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
化痰治法,所拟琥珀抱龙丸沿用至今。明代儿科医家鲁伯嗣,所著《婴童百问》对儿科的致病原
因、证候、治法及方药等论述尤详,所附方剂800 余首,多为常用良方。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
科,父薛铠曾为太医院医士。薛己自幼继承家训,精研医术,博学多才,正德年间被选为御医,嘉
靖年间又任太医院院使。父子合编《保婴撮要》20 卷,全书共列病证221 种,载方780 余首,其中
很多验案、验方,儿科临床参考价值很大。
明代世医万全,广纳前人经验,继承家学,著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等。在
小儿的生理特点上,提出了“小儿五脏有余不足说”,认为小儿在生理上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
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高度概括了小儿五脏的特点,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他十分重视小儿护养,提出“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
疾”的育婴四法;在处方用药方面,注重保护胃气,提出“五脏有病,或泻或补,慎勿犯胃气”。万全
还汇集整理了万氏祖传和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100 多个家传验方,其中许多方剂,如玉枢
丹、牛黄清心丸等,一直沿用至今。万全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对儿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
明代对医学图书进行了大规模的收集和编辑。由朱棣等人编撰的《普济方》是中国历史上最
大的方剂书籍,全书大致分为12 个部分,其中卷358 ~408 为儿科,编次条理清晰,内容十分丰富,
自古经方,本书最为完备。王肯堂《证治准绳? 幼科》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
种疾病的证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字会
卿,号景岳),著《景岳全书》,其中《小儿则》2 卷,以论述儿科杂病为主,临证用药注重甘温扶阳,
对促进儿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清代医家辈出,如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所著《幼科铁镜》,为小儿推拿名著,重视推拿疗法在
儿科的应用。他还提出“有诸内而形诸外”,从查指纹、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
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详细阐述了麻疹各期及合并症的辨证和治疗,是一部有影响的麻疹专书。
陈复正《幼幼集成》收集众多的前代儿科文献、民间治疗经验,结合作者许多独创性的见解,“存其
精要,辨其是非”,汇成一部名副其实的儿科学“集成”。其将指纹辨证高度概括为:“浮沉分表里,
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至今为临床所采用。清代吴瑭不仅是温病大家,也是一
位儿科专家,所著《温病条辨? 解儿难》提出了“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易于感触,
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的用药特点;并详述麻、痘、
惊、疳四证的病因与治法,对儿科临证具有指导意义。王清任《医林改错》记载了观察小儿尸体的
解剖学资料,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阐发活血化瘀治法及其在紫癜、疳证、小儿
痞块等病证中的应用。
清代《医宗金鉴》是乾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一部医学教科书,共90 卷,其中《幼科心
法》6 卷,将清代以前的儿科学作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和总结,内容极为丰富。
明清时期的儿科疾病,以麻疹、天花等发疹性传染病最为猖獗,所以这一时期的痘疹专书很
多,如胡?的《秘传痘疹寿婴集》、万全的《痘疹世医心法》、翁仲仁的《痘疹金镜录》等均为痘疹的
防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明代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清代俞茂鲲的《痘科金镜赋集解》
中记载:“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 ~1572 年)宁国府太平县(今安徽太平)……由此蔓
延天下。”这期间人痘接种法已经盛行各地。至17 世纪,先后流传至土耳其、俄国、朝鲜、日本、英
国等国,我国人痘接种法较英国人琴纳发明的牛痘接种(1796 年)早200 多年,是世界免疫学发展
的先驱。
(四) 中医儿科学成熟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府发展我国传统医学的政策支持下,在医学科学技术飞
跃进步的学术氛围中,中医儿科学和其他中医学科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20 世纪50 年代全国各地开始了中医儿科学中等和高等专科、本科教育,20 世纪70 年代开始
中医儿科学硕士生教育,20 世纪80 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博士生教育,20 世纪90 年代又开始进行
在职医师的继续教育,这种现代完整教育体系,不仅为中医儿科学界输送了大批不同层次的人
才,而且使中医儿科从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成为学科发展的保证。
在儿科学基础理论方面,对稚阴稚阳、纯阳学说、五脏“有余”和“不足”及变蒸学说等进行了
深入探讨,认识趋于一致;在辨证论治方面,对儿科常见病制订了一系列诊疗标准,并逐渐规范
化,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20 世纪80 年代后,出版了大量中医儿科学术著作,王伯岳、江育仁主编的《中医儿科学》集古
今儿科之所长,系统论述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江育仁、张奇文主编
的《实用中医儿科学》,分基础篇、临床篇、治法篇,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学术著作。《中医儿科
学》的教材历经多次修订和补充,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对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均有继承和发展。
中医儿科学学术交流十分活跃。1983 年9 月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各省、
市、自治区也相继建立了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这对促进全国中医儿科学界的学术交流、推动中
医儿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西医儿科学的传入和在中国儿科领域的贡献
西医儿科学是以西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应用现代医学技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保健以及疾
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
19 世纪下半叶西方医学传入中国,20 世纪30 年代,西医儿科学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由于
西方医学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它的传入客观上为我国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促进了
我国医学的发展,对我国儿童医疗卫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20 世纪40 年代,儿科医疗机构规模初具,各地医院开始设立儿科病房及门诊。儿科学教育
方面,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奠基人诸福棠于1943 年主编《实用儿科学》,内容涉及儿科医疗、保健、
科研,成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儿科医学参考书,标志着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建立,此著作多次再版。
此后,一系列西医《儿科学》教材相继出版,培养了大批西医儿科人才。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几十
所儿童医院,西医儿科医师在数量上不断增长,质量上也有一定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我国的儿童医疗卫生事业,在城乡各地建立和完
善了儿科医疗机构,儿科学与内、妇、外等各科一并成为医学院校的主干课程。西医儿科学在有
效地防治传染病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预防多种传染病的疫苗的使用,使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发病
率明显下降,天花、鼠疫、先天梅毒等对小儿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疾病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基本
得到了控制。在其他方面,如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四病”的防治、
抗生素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等,均作出较大贡献,使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
21 世纪初,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年)》,继续把降低婴儿和5 岁
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和增强儿童体质作为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期,中华
儿科学会在北京第23 届世界儿科学大会上宣布我国儿童医疗保健要与国际接轨。
西医儿科学具有十分广泛的医学基础,它涉及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
理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心理学等,由于西医儿科学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各
种先进手段,把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微观世界直到分子水平,不仅能确定某些疾病的病原,而且
能确定局部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西药在药物剂型及给药方式上快速敏捷,便于小儿接受,也为
中医儿科学所借鉴。
总之,西医儿科学的引入对我国儿童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形成和成就
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中西医两种医学之间即开始互相融合和借鉴,取长补短,在对立和统
一中走向结合之路,形成了中医学、西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三大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
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在医学教育、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很多高等
医学院校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医疗机构中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
合研究所、中西医结合专科等;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和高等中医药院校于1998 年开始创办五年制
中西医结合医学本科、七年制中西医结合方向的本硕班,在此基础上相继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硕士
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育也随之成熟和完善,已经成为中西医结合专
业临床课的主干课程之一。2001 年8 月,欧正武主编了供五年制本科使用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
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系列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5 年8 月,王雪峰主编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
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为中西医结合教材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这些年来,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临床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
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基础研究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既包含了中医儿科学广博精深的内容,又涵盖了西医儿科学的理论体系。
如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举“肺”脏为
例,中医对肺的认识,内涵比西医解剖学上的“肺脏”更为广泛,除了包含西医解剖意义上的肺脏,
还包括了以“肺”为主的整个肺系的功能,如“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肺主卫外”,“肺主宣
发肃降”,“肺为水之上源”,“肺朝百脉”,“肺与大肠相表里”等。中医对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概括为“肺常不足”,是指肺的结构和功能不成熟,主要表现为腠理不密,肌肤疏薄,卫外不固,易
为邪气所侵,易患感冒、咳、喘等病证。中医“肺常不足”的特点与西医学对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
的认识相一致: 由于小儿鼻腔短小,没有鼻毛,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差且血管丰富,不能很
好地将微生物和黏液清除,故稍有炎症易致鼻塞;小儿肺弹力组织发育差,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
感染时易被黏液阻塞,易致肺炎、肺气肿及肺不张等病。此外,在免疫方面,呼吸道分泌型IgA 少,
故易患呼吸道感染。再如呼吸系统疾病中小儿哮喘的发生,中医认为,小儿时期肺脾肾三脏不足
导致痰饮留伏于肺窍,是其主要原因,“伏痰”成为小儿哮喘发作的“宿根”。“伏痰”从西医学角
度看,哮喘发病过程中,全身免疫功能紊乱,大量的细胞因子、炎症细胞的产生,多种炎性介质的
释放,如白三烯(LTs)、血小板活化因子、组胺、前列腺素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等,均
可引起气道炎症,通过刺激气道平滑肌、引起气道损伤而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炎症的多
种炎性介质,可理解为中医所谓“伏痰”。
(二) 辨病与辨证结合,形成整体和微观结合的儿科诊疗和评价体系
“病证结合”已成为目前公认的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病证结合”即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
主编推荐
王茹主编的《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是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和科学出版社统一规划、宏观指导下,依据《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来自全国13所大学的19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授和资深教师参加了编写。
本教材共16章,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其中,总论主要包括绪论和儿科学基础,各论分别介绍各个系统疾病。
本教材的编写坚持科学性、**性、实用性的原则,注重从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和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中、西医儿科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合理取舍,努力寻求中、西医的结合点,尽量使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达到协调一致。
精彩内容
王茹主编的《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教材之一。全书共16章,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包括绪论和儿科学基础。各论分别介绍各个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以“精”、“新”、“实”为特点。注重体现中西医结合特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方式、儿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相关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结合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临床工作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使用对象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和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本科生,也适用于其他各层次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工作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