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1.08 6.2折 ¥ 50 全新
库存23件
作者张建邦著
出版社黄山书社
ISBN9787546155142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0元
货号11617504
上书时间2024-08-31
第一章生产习俗/1
一、农业习俗
二、手工业习俗
三、商业习俗
第二章生活习俗/17
一、服饰
二、饮食
三、居住
四、交通
第三章人生礼仪/53
一、诞生报喜、庆贺习俗
二、祝寿习俗
三、婚姻
四、丧葬
第四章 节日习俗/105
一、春节
二、元宵节
三、二月二
四、清明节
五、端午节
六、七夕节
七、中元节
八、中秋节
九、重阳节
十、下元节
十一、冬至
十二、腊八
十三、祭灶
第五章民间信仰与民风/134
一、城隍庙
二、关帝庙
三、华佗庙
四、宗族祠堂
五、东岳庙与火神庙
六、盂兰会与娘娘会
七、龙王庙
八、刘猛将军庙
九、河(湖)神庙
十、风神庙与天妃庙
十一、名宦祠
十二、信仰功利化
十三、民风有尚武的传统
参考文献/184
第一章生产习俗
生产习俗是淮河流域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享用的物质文化事象,且世代遵守与沿袭,有的传承至今天。它包含农业习俗、手工业习俗和商业习俗。农业习俗是伴随农业活动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具有周期性、延续性、区域性特征。迎春活动隆重,农业的禁忌、祭祀多样。淮河流域是传统的农业区,农业习俗较为突出并占主要地位。手工业习俗是在工业作坊、房屋建造、手艺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尊崇行业祖师爷,师徒关系严格,习俗繁杂,地域特色凸显。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生活的必需,物资交流的加速,催生商业的蓬勃生机,开张营业敬财神、重禁忌,庙会活动兴盛,会馆与商会较多,交易的语言、行为、禁忌等规矩渐次为民众接受并尽力遵守。
一、农业习俗
伴随着开垦荒地种植谷物满足生命需求而产生的诸多农业事象,世代传承,周而复始,推陈出新。淮河流域是传统的农业区,农业自古以来靠天吃饭,农民多祈盼神灵保佑生产能够丰收,农业习俗特点突出。
(一)迎春活动隆重
淮河流域兼有旱作和水作两种农业种植方式,旱作区为一麦一玉米,或一麦一芋(红芋),或一麦一豆,沿淮河两岸多种植水稻,一般一年两熟。种植的植物品种较多,谷类有小麦、大麦、荞麦、籼稻、晚稻、糯稻、黍、秫、稷、甘薯、玉米、芝麻、黄豆、黑豆、青豆、绿豆、赤豆、豇豆、蚕豆、扁豆等,其中以麦、稻为主食。经济植物有棉花、花生、油菜、芝麻等。
每年立春之日,淮河流域民众都要举行场面壮观的迎春仪式。明代通许县有鞭春之俗,“立春前一日,知县率僚属迎于东廓。次日,五鼓具朝服如制”①。清代阜阳县,“立春前一(二)日,城关各坊用金翠绮绣饰儿童装扮故事,加以帷幕,众舁之至县署候点阅,曰‘演春’”。第二天,彩仗鼓吹,“各官至东郊演武厅迎句芒、土牛入城,曰‘迎春’。老幼杂遝,竞观为乐”②,阜阳县民众老幼竞相观看。句芒又称勾芒、木帝,是管理农事之神,对句芒春神的祭祀,周朝时就有此习俗,那时设有东堂,年年举行迎春仪式,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农民视土牛形色以占卜水旱,以句芒鞋帽占卜忙闲。官员宴饮,次日选吉时用牛鞭抽打春牛。用黄泥制作的春牛一般由地方官府负责,苏北农村有的是村民制作。
蒙城县“立春,先日有司设土牛,以彩仗迎春;至日,祭芒神,试耕种。各家作春盘、春饼,饮春酒”③。蒙城县民众每家制作春盘、春饼,喝春酒。乾隆《颍州府志·舆地志·风俗》也载阜阳县立春日制作春盘、春饼:“至日,祭芒神,作春盘春饼。”
……
《淮河历史文化丛书·淮河流域民俗风情》属于淮河历史文化丛书的一种,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详细地介绍了淮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婚姻、服饰、丧葬、民间信仰和节庆等方面的内容。本书稿融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是普及淮河流域文化的权威读本。书稿在大量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淮河流域特有的民俗风情,可以有力地推动淮河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广大读者了解淮河流域民风民俗的重要窗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