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8.07 4.8折 ¥ 58 全新
库存132件
作者吉朋辉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40650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4502693
上书时间2024-08-30
前言
“芦台玉砂”话芦盐
河东数里尽盐坨
天津盐商的行盐过程
天津盐漕船只争夺战
天津人的购盐史
天津运库的银匠之弊
行盐中的腐败
康王府的盐务官司
张霖的生前身后事
查日乾的三张面孔
查为仁科场舞弊案
安岐修天津城的真相
富而尚雅的天津安岐
“富不过三代”的皇商家族
皇商范氏以盐养铜
凤台王氏家族的长盛法宝
小盐商掀起大案件
“准皇商”王起凤家族
天津的“北查”与“南查”
盐商查有圻的历史与传奇
“相爱相杀”的盐政和总督
长芦盐政莽鹄立求雨记
长芦盐政莽鹄立天津救灾
李卫揪出“冯大爷”
“能吏”李卫的无能为力
乾隆朝最“不靠谱”的长芦盐政
国戚三保的盐政生涯
三保重修望海寺
穆腾额侵用办贡银两
长芦盐政李如枚的宦海末路
李如枚添换御书区联
乾隆帝“护短”盐政吉庆
天津盐商资助乾隆帝
长芦盐政与天津皇船坞
水西庄行宫与乾隆帝的伤心事
盐务档案里的柳墅行宫
乾隆朝长芦盐政的进贡秘事
清代后期长芦盐政的进贡
嘉庆朝长芦盐砝码案
长芦盐工的苦难与斗争
长芦盐业见证日本经济侵略
长芦专商引岸制的终结
长芦盐警起义经过
后记
“芦台玉砂”话芦盐
天津、河北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煮海为盐的传统,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周礼》中就记述道:“幽州,其利鱼盐。”《管子》中也说:“燕有辽东之煮。”宋元时期,这一地区盐业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到明代初年,已经形成了24个盐场,遍布整个渤海西岸。洪武元年(1368),明政府于沧州长芦镇设“北平河间盐运司”,统一管理河北、天津地区盐业。第二年,改名为“河间长芦都转运盐使司”。永乐元年(1403),将“河间”二字省去,改称“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自此以后,河北、天津盐区遂以“长芦”为名,“芦盐”最终成为一个响当当的食盐品牌。到了清代康熙年间,长芦盐业的中心北移,管理机构长芦巡盐御史和长芦盐运使先后迁到天津,从此以后,天津成为长芦盐业的中心。但“长芦”之名仍然沿用了下来。
在明清时期,长芦与广东、两淮、两浙同为最重要的食盐产区。在这几个产区中,长芦盐的质量是最好的。明人汪砜玉的《古今鹾略》中就说,以质量论:“广不如浙,浙不如准,淮不如长芦”,尤其是位于天津境内的丰财、芦台二场,所产海盐细、00白、纯,晶莹如雪,品质纯正,有“芦台玉砂”之美誉,可以说是长芦海盐的代表。芦台玉砂甚至成为“宁河八景”之一。当时有人写诗赞道:“芦台极目际平沙,利博谁怜害亦赊。土面刮来淋玉液,鏊头沸尽结银花。”足见当时海盐生产之盛。
长芦盐不仅质量好,而且由于产量大,价格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受欢迎。在专商引岸制度下,每个盐区都有固定的销售区域,界限分明,不可逾越,否则就以私贩论处。但因为长芦盐物美价廉,有些人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越界购销长芦盐。比如从清代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开始,河南项城被划入长芦盐的销售区域,这里的居民可以食用芦盐,但邻近的上蔡所食却是淮盐。据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这两种盐的差别十分明显:“芦盐价半而色白,其盐真。淮盐价倍而色黑,其盐杂。”项城的盐每年都销售一空,而上蔡的盐却每年都要积滞。因此,“红胡等辈,俱以私贩而起”。清代后期,安徽省宿州、亳州以一沟为界,名“鸿沟”。沟北宿州食芦盐,沟南亳州食淮盐。芦盐价廉物美,淮盐则价贵味苦,比芦盐贵一倍以上。因此,很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越过鸿沟,贩运宿州芦盐到亳州私售。清政府不得不在鸿沟设大批盐警,查缉私盐。
……
本书将会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盐业。在今天,盐虽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但存在感已经远远不及过去。天津这座城市与盐业发生联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产地和销售地的固化,中国古代盐业生产和销售逐渐划分成若干区域,并由此形成许多盐业中心城市,扬州和天津即其中代表。与古代盐业有关的人、事、物,既极具行业特色,又反映着时代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战略,小到地方行政、城市建设,再具体而微到从业者个人的命运、普通民众的生活,无不在盐业领域折射出影像,这一领域也就因此成为滋生精彩故事的肥沃土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