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学之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学之思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1.89 6.2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齐格蒙特·鲍曼,(英)蒂姆·梅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4966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9789302

上书时间2024-08-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和蒂姆·梅富有吸引力的著作之一。鲍曼将主要理论家的贡献和对社会学重要概念的介绍编织在一起,以其新鲜而有穿透力的视角一一解读生活话题,从而帮助人们重新理解与他人的交往经验,并启发人们思考,而这也正是社会学的最大魅力所在。本书比《社会学的想象力》更适合新手入门,比《与社会学同游》更贴近当代现实,比《社会学的邀请》更具大家气度,不罗列名人名言,不炫示专业黑话,切中时弊,情怀坦荡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1925—2017),社会学家、哲学家,生于波兰,曾任华沙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利兹大学终身教授。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后现代性及其不满》《立法者与阐释者》《流动的现代性》《怀旧的乌托邦》等。 蒂姆?梅(Tim May),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科学方法论教授,著有《反身性基本指南》《城市与知识经济:前景、政治与可能》《社会研究的议题、方法与过程》等。 译者李康,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学很好奖获得者。曾于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访学一年。在西方社会学理论、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方面完成译著近30部,1400余万字。

目录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致谢

 引论:精心打磨社会学之镜

 编 日常生活中的行动与理解

 章 与他人一起并通过他人来理解自身

 第二章 维持我们的生活

 第三章 社会纽带:谈论“你们”与“我们”

 第二编 选择、背景与挑战

 第四章 价值、权力与选择

 第五章 馈赠、交换与亲密关系

 第六章 身体、性相与健康

 第七章 空间、时间与社会动态机制

 第八章 文化、自然与地域/领土

 第九章 消费、技术与生活方式

 第三编 回顾与前瞻

 第十章 社会学之镜:回顾与前瞻

 思考题与拓展阅读

 索引

 译者说明

内容摘要
     章 与他人一起并通过他人来理解自身 我们会感受到孤立,孤独,似乎没有能力与外界交往。但我们并不单纯是彼此孤立。我们会讨厌被我们觉得自己毫无控制的周遭环境所约束,也会为了确定自己能够自由而拒绝遵从他人的期待。我们会因为缺乏移动设备上的即时娱乐而表现出沮丧,也会花时间去阅读、消化、讨论与思考。我们需要他人的认可,但如果不能应求索得,或是以期待的方式被给予,就可能导致失望乃至怨恨。根据具体的周遭环境,同时具有相互冲突的情感,或是表现出不同的行动,在我们的经验中皆属寻常。人的境况似乎会产生令人困惑的多种状态,既能激发想象与创新,也会导致挫败。 我们的行动会被我们自己以及他人如何看待,都是在这些关系中构成的。行动、自我。以及社会认同和理解,都是密切关联的。这些因素受到有关何以为人的通行观念的引导。比如说,我们自由地做出选择,并且基于这些选择行事,以求达成我们的目标。你可以现在站起身来,泡杯咖啡,或是倒杯水,然后再接着读这一章。你也可以选择放弃社会学之思这一计划,着手另一项研习,或是整个儿放弃研习的念头。如果你继续读下去,就是在眼下自己可以采取的几种可替换的行动路线中,做出了一种选择。你以这种方式做出自觉决定的能力,可以说就是在践行你的自由。 一、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自由 我们周遭环绕的,是个体的特定观念,以及由此生发的他们的行动、选择和不同程度的责任。各式各样的广告就是针对人的渴望,它关联着人在世界上想要得到什么,而这又关联着对于物品的占有。我们被这些说服技术包围,其中充斥着海量的资源,那我们是否还能说,自己的选择是自觉决定的产物,我们以明确而理性的方式加以梳理,然后再决定付诸行动?我们的行动中有许多属于发乎习惯,因此并不受制于有意的、开放的选择。不过,别人也可能提醒我们说,我们一旦做了决定,就得为其后果负责。如此一来你就会听到人说:“没人强迫你这么做,你只能怪自己!”如果我们破坏了旨在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规则,就有可能遭到惩罚。惩罚可以是非正式的约制,也可以是正式的约制。比如说,破坏某个群体的规范,可能导致我们被嘲笑或暂时被受到排斥,或是由于违法而被关进监狱,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权。惩罚之举相当于某种确认,认为我们为自己的行动负责。在这个意义上,规则所引导的并非我们的行动,而是协调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从而可以预见我们与他人可能如何行事。这样的定向如果不能就位,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与理解就是不可思议的。 如果我们是自己命运的,我们就有力量通过行事来控制我们的生活。我们既有能力监管自己的行动,又有能力决定行动的结局。可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真的是这样运行的吗?比如,或许可以宣称失业纯属有关个人的错,如果这些人足够努力,获取合适的知识与技能,是能够自力谋生的。人们当然可以接受再培训,寻找工作,但如果他们生活的地区失业率很高,自己又没钱搬迁,或者有亲友需要照看,那么即使积极寻找就业机会,也没有任何岗位可以提供,或是由于受扶养人的牵累而流动性受限。在许多情形下,我们的行事自由受到我们缺乏控制甚至毫无控制的局面的。有能力改变或调整我们的技能是一回事儿,而有能力实现我们的目标则接近是另一回事儿。我们不妨来更详细地谈谈这一点。 以稀缺状况为例。在这类状况下,就像在我们受到他人评判的时候,我们的能力都受到。人们或许寻求同样的目标,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愿,因为达到他们所寻求的东西的渠道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彼此展开竞争,其结果可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可能想上大学,但却发现每一个空位有20位候选人在竞争。其中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满足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不仅如此,大学还往往要照顾具有某些特定社会背景的候选人,以及与此前上过该校的人沾亲带故的候选人。我们的行动有赖于其他一些我们可能控制力有限的人的评判,但也牵涉到我们的社交网络,牵涉到这些因素如何促动或约束着我们的渴望。制定游戏规则的是别人,充当裁判的也是别人。所以,他们所属的制度/机构行使裁量权,决定了他们的位置,而在这样做的时候,也就给其他人的自由划出了边界。诸如此类的因素深深影响着我们努力的结果。就此而言,我们之所以变得有赖于别人,就因为正是他们对我们是否足够努力作出判决,并考虑我们是否展示出了适当的特性和背景,以证明我们被接受入学的理据。 P27-29

主编推荐
  齐格蒙特·鲍曼——社会学入门*读物,全新再版  社会学之思把我们带入一种关系性的理解,帮助我们思考气候变化、社会公正和社交媒体等问题的后果,告诉我们如何组织社会,认识自我,并开展我们的生活。  齐格蒙特· 鲍曼是现代社会学*创造力与洞见的声音之一。他对社会学思维的引介依然是一部富有魅力、发人深思的导引,教人如何经由社会学之镜,去看待世界,看待人的生活。没有哪一位社会学学生不会从本书中有所获益。 

精彩内容
 社会学与常识 社会学之思与人们常说的“常识”有某种的关系。社会学由于其研究主题的缘故,与常识相互缠绕,给社会学的立场和实践都带来了一些后果。也正是这样的关系,导致社会学切中时势,富于洞见,有时还聚讼不已。说到底,自然科学似乎就不会操心如何去阐明自身与常识之间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研究实践无疑也有其社会要素,从科学家可能对现象做出推论而非观察的那些方式,到哪些科学会得到资助,科学的发现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怎样看待自身以及周遭世界。然而,人们往往会明确分离知识内容的直接效应与产生它们的那些社会背景。因此,与一套丰富多彩但往往缺乏组织、不成体系、有时难以明晰表达的知识之间,即与我们所称的常识之间,存在着边界。 对于物理学家或化学家关注的那些东西,常识似乎无从置喙。他们所处理的主题仿佛并不属于人们的日常经验。那些不具备知识与技能的人通常不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就诸如此类的话题形成看法,除非得到聚焦于自己研究内容专属领域的科学家的协助。说到底,自然科学所探究的对象似乎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显现,比如通过大型粒子加速器或高倍显微镜的透镜观察到的效应。科学家观察或推论现象,用它们来做特定条件下的实验,然后在有确定边界的研究者共同体中证明自己的发现。他们占有着相关经验,始终控制着处理、分析和解释。结果必须经受在专业领域中接受训练的其他科学家的评审。他们由此产生的知识不用与常识相竞争,原因很简单,对于他们的研究主题,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常识性的观点。 对于这种分离的特征概括能像上述说法那么简单么?科学知识的生产包含着社会因素,引导着、塑造着科学的实践,而科学发现也有着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连带意涵,在任何民主社会,都足够科学家们手忙脚乱去一一决定了。科学知识与背景知识或本地知识彼此互动:比如说,长久以来,人们不断积累知识,维持人居环境,以利于人类相对于动植物的生存,或是扩大医疗信息在整体人口中的可利用性,以质疑医生的专业技能。换言之,我们没法轻易区分科学研究的手段与其可能用于的目的,区分科学的实践知识或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本身。研究的资助方式,资金来源,或许都会影响研究的结果,这些利益都有可能扭曲结果。公众关注我们吃的食品的质量,我们个人使用互联网的数据存储,我们所依赖并居处其中的环境的保护,基因工程的角色,遗传信息的专利化,只是单凭科学无法决定的诸多问题中的寥寥数例。这些关注并不只是某个专家群体中对于科学知识的有限证明,而是其他形式的证明,也涉及科学知识的应用,以及它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未来所产生的后果。说到底,我们在谈论的是我们对于自己生活的控制,是我们的社会正在趋向何方。 这些话题为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素材。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与他人的共处之中,都会彼此发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展现出数量惊人的默含知识(tacit knowledge),这些知识使我们有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我们每个人都是富于技能的行动者。不过,我们能得到什么,我们是什么,还要看其他人。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和伴侣、朋友或陌生人之间沟通失败的痛苦经历。我们都体验过不同程度的社会失位、驱逐、共在与归属。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是这一事实不存在,我们就没有能力在与他人的共处中过日子。不过,尽管我们深陷于各自的例行活动,也通晓针对我们进行互动时所处的社会场景的实践知识,但一般不会系统地思考,我们完成的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或是它为何会发生,也不会拿自己的私人体验与他人的命运相比较;或许有一个例外,就是观看对于在电视和社交媒体上炫示消费的那些公共议题的私人回应。无论如何,在这里,社会议题的私人化往往得到了巩固,从而使我们减轻了压力,可以在被视为个人回应而不是更一般性的文化表述的内容中,理解社会关系的动态机制及其后果。 社会学之思把我们带入一种关系性的理解。它看的是个体,但将其定位在某种社会环境之中。作为一种探究模式,它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个人生平是怎样与我们和其他人共享的历史相互交织的?”或者,“我们的文化如何塑造我们之所见所为?”社会学家本身也属于这种经验的组成部分,因此,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与其研究的对象保持距离,即把生活经验/生命体验(life experiences)看作是“在那儿”的客体对象,也无法与其致力把握的知识撇清关系。话说回来,他们采用各种研究方法,从各社会内部和诸社会之间进行整体比较的外延式方法,到深入社会群体理解其动态机制的内涵式体验,力求由此把握经验/体验,同时拥有内在的和外在的观察,就此而言,倒也可能是一种优势。这样就产生了有关人的境况的一大批充满洞见的丰硕研究成果,基于实践理性的框架来看,其产生理解的基础有的相互邻近,有的相距遥远。 说到对人的境况的研究,社会学需要理解人的行动、人造制品以及环境被赋予的意义,然后才能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视觉材料或观察来展开他们的考察。家庭、组织、亲属网络、邻里住区、城市与村庄、民族和教会,以及其他种种由常规的人类互动维系一体的群体组合方式,都已经被相关行动者赋予了内在意义和外在意涵。其结果,社会学研究的现象已经承载了意义,因此深陷于塑造实践理性的现实当中。这些知识形式之间的边界流变不居,它们各自的界限也随之变移。就像遗传科学家成果的应用,以及对于社会生活造成的连带后果,社会学相对于社会知识而言的自主性也会接受思考、得到巩固甚至陷入争讼。这并非社会学所独有,对于整体上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都有针对性,但我们仍然能以如下方式来考虑社会学与常识之间的关联。 首先,社会学要依据其证明模式,遵从负责任的沟通的规则,即一些被广泛接受的制度化方式,构成基于证据的理解与说明。这是处在一个共有的研究者共同体当中的科学的一项属性,使一门学科有别于其他知识形式和证明方式。人们期待社会学家注意区分哪些是得到可以利用的证据证明的陈述,哪些是只能属于未经检验的临时观念的命题。负责任的言谈的规则要求,必须开放导向*终洞见的整套程序以供审察。负责任的言谈还应当参考有关其话题的其他研究,以据说能增进其理解的方式结合其他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就会大大增进信度和适用性。事实上,科学的合法性乃是基于我们的信念,坚信科学从业者会遵守负责任的言谈的规则,而那些科学家本身又能够依据生产过程的严格性,宣称他们生产出的知识具备效度和信度。 其次,社会学之思可以提取材料的领域是有一定规模的。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领域于自己的生活世界,也就是说,限于我们所做的事情,所遇见的人,所追求的事情,以及我们如常展开互动所处的时间和场所。我们还发现自己经由互联网、电视、报纸、书籍和社交媒体之类中介,面对他人的经历与观点。就此而言,我们经历的视域获得了拓展。不过,这可能是选择性的,有赖于特定的观点,它们无非是既有生活世界的进一步放大,其间的差异会转化为怀疑和责骂的对象,而不是理解的对象。因此,纵然这世上的境况和经验是如此丰富多姿,它们都只是某种特定的视角,可能有失全面,甚或充满偏见。只有当我们把从形形色色的生活世界中得来的经验合在一起加以比较,才能考察这些议题。只有到那时,才会揭示出个体经验的只是有限的现实,才会揭示出这些个体所卷入的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这种网络远远超出了单个人生平的视角可能触及的领域。有鉴于此,社会学家对于这种更为广泛的视角的探求大有差异,不仅大大增加了知识的数量,而且大大改善了知识的质量,改进了知识的用途。社会学知识能够提供某些重要的东西,是常识本身所无法提供的,无论这种常识有多么丰富,多么深刻。 这些知识形式还有第三种方式的差异:就其对于各种事件和情势的理解与说明而言,每种知识形式领会人类现实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得知,我们是自身行动的“作者”;我们知道,我们之所为乃是出自我们的意图或感情,哪怕其结局或许出乎意外。我们的作为通常是为了实现某种事态,无论是为了拥有某个客体对象,为了得到赞扬,还是为了避免我们不喜欢的什么东西,或是为了帮助朋友。我们仿效考虑自身行动的方式,去领会其他人的行动,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有鉴于此,我们*能够领会周遭属人世界的方式,就是仅仅从各自的生活世界中提取我们的说明工具。我们往往会将整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看作是某人有意图的行动的某种结局。我们寻找一些人来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负责,一旦找到这些人,就相信我们的探究大功告成。我们假定,在我们乐观其成的那些事件背后,必然蕴涵着善心;而在我们不愿见到的那些事件背后,则肯定掩藏着恶意。大体说来,人们觉得很难接受说有这么一种情境,并非某个可以认定的人的有意图行动的效果。 那些在公共领域中宣称谈论的是现实的人,从政客、记者到市场研究者、商业推销员,就符合上述倾向,谈论什么“国家需要”或“经济需求”。说得好像会根据具有特定需要或需求的个体的标准来建设国家、打造经济。与此类似,我们每天读到和听到的那些有关民族、国家、经济体系的复杂问题,都被说成是一批经过选择的个体的所思所为而产生的效应,这些个体不仅有名有姓,更可以刻画形貌、进行访谈。同样,政府及其发言人也常常把矛头指向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或是借助焦点小组和民意投票,大谈什么“公共要求”,以此豁免自己的责任。 社会学与这些观点各自带有的特殊性存在张力,有时甚至截然相对,仿佛能够轻易转译成一种信念,相信自己表述着某种一般事态。社会学并不想当然地接受某些理解方式,仿佛它们构成了某种自然而然的说明事件的方式,能够与历史变迁径直分离,或者与这些表述所源自的社会位置明确区分。由于社会学的调查乃是基于型构(依赖网络),而不是个体行动者或个别的行动,也就证明,如果将各自孤立、受动机促动的个体这一寻常比喻作为关键,来理解人类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全然属于个体性、私人性的所思所为,并不是一种理解我们自身和他人的合适方式。所谓社会学之思,就是通过分析人类互赖的多重网络,来领会人的境况。为了说明我们的动机,以及这些动机被促动后所产生的效应,我们就需要诉诸这种多重网络,它就是*现实的一类现实(toughest of realities)。 我们还应当指出,常识的力量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使我们能够寻路觅向,通行世界,故而有赖于不言自明的性质,也就是说,不会质疑其蕴涵的规定,在实践中具有自我确认的性质。因此,它会很容易诉诸日常生活的那种习惯成自然的例行性质,这种性质既引导了我们的常识,也受着常识的引导。我们需要这种性质,以顺利应对我们的生活。只要重复得足够多,事情就往往会令人倍感熟悉,而熟悉的东西就会变得自带说明。它使我们能够寻路觅向,通行世界,不会显现出任何问题,所以也不会激起多少好奇。如果人们满足于“一切正常”(things are as they are),就不会提出问题。至于为何说“一切正常”,是无须省察的。就算受到质疑,也很容易紧跟着对于这类干扰的抗拒。宿命论在这里也可能发挥了作用,因为人们坚信,对于我们行事所处的状况,人力基本不能有所改变,这就使我们免除了变化所带来的负担。 就此而言,熟视无睹与刨根问底之间或许存在张力。令人熟视无睹的世界有力量确认既有的信念,而使得社会学被看作是个刺儿头,其信度就此遭到质疑。通过省察被视为想当然的东西,检视生活世界赖以构成并维持的基础,它有潜力扰乱令人舒适的确定性,无论是将世界视为自身考察的一项论题,还是把世界看作赖以得出洞见的一种资源。随着生活的日常方式及其发生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受到省察,它们就成了应对我们生活、组织彼此关系的诸多已实现方式之一,但不一定是*的方式。话说回来,例行常规以及我们构成彼此之间理解的那些方式,在这里自有其位置。说到底,它们使我们做事情时不必持续反思我们的行动,后者很容易导致不确定性。这里我们不妨想想吉卜林笔下的蜈蚣。蜈蚣行走时虽然百足齐动,也是轻松自如,直到一个溜须拍马的廷臣开始奉承她记忆力精细如发。靠着这种记忆力,她从来不会先迈第八十五只脚再迈第三十七只脚,或是先迈第五十二只脚再迈第十九只脚。可怜的蜈蚣自从有了这种自觉意识,就再也不会走路了。但同样可以说,去熟悉化(defamiliarization)也自有其好处。它为度过生活开启了此前不曾预料的新的可能,并且具备了更多的知识,或许也带来更多的自由和控制,从而产生了更多的自我觉知,更能理解他人,也更能把握我们周遭的环境。 有些人力求理解所处环境,理解环境对于我们自身及我们的行动的影响,理解我们如何共同居处、如何组织自身,通过这些方面的理解,以更加自觉的方式度过生活,对他们来说,社会学之思就是一种值得欢迎的导引。社会学讨论、启迪或挑战我们的共享知识,刺激我们、鼓励我们去重新评估我们的经验,发现新的可能,*终变得更加开放,不那么容易顺从于认为,无论是对于我们自身的了解,还是彼此的了解,都有某个终点可言,而不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动态过程,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居处的环境中人的境况。与我们特定的经验所在的领域保持一定距离,并不有损于社会学洞见的意义,要想证明后者的正当性,并不能只是基于实践理性的领域。 社会学之思就是一场挑战,其过程能使我们对于差异和多元更加敏感、更加宽容。它能使我们感觉锐利,眼光灵活,看到超出我们直接经验的相关视域,以便我们能够做出探索与说明。一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生活中那些看似自然而然、不可避免、难以变易、持恒存在的方面,其实是如何通过人力和资源的运作而形成的,社会学之思就成了一种自在的力量,开启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它拓展了我们不同程度拥有的自由的范围,增进了它的实践效力,从而有可能使我们不那么受制于操纵,甚至会在面临压迫和控制时更具弹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能使我们成为更具效力的社会行动者,看清性格、行动与背景之间的关联,洞悉那些凭借其固定性而宣称难以变易的东西是如何可以接受转化的。 还有些东西是超出作为个体的我们的,要求我们后退一步,进入分析的层面。我们的研究尽管定位于社会关系网络中,但可以将我们带入一个宽广的考察领域,通过生成并运用不同形式的资料,探讨作为整体的社会中的诸般运动与变迁。这一点很重要,但并不是说就应当让关注的话题消散在不带情感的无所偏倚之中。社会学倡扬的是个体,但不是个体主义。所谓社会学之思,就意味着更充分地理解人们的价值、希望、欲求、忧虑与关切。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识别并尊重不同的文化,以及人们如何依照特定的价值观来践行其生活。因此,社会学之思也有潜力增进我们彼此之间的团结,这种团结的基础就在于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患难与共,同仇敌忾。回到我们刚才说的那一点,即看似难以变易的东西也具有流变的特性。社会学能够深刻洞察与我们自身生命形式不同的其他生命形式的内在逻辑和意义,从而大大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自身与他人之间已被勾勒出来的边界。我们彼此之间的共同之处,或许多过与力图分离我们的那些力量之间的契合。归根结底,如果实现了这一点,自由的事业就会被提升为共同的事业,从而得到大大的推进。 分析并表述社会学的发现,能提请人关注到,个体自由与集体自由在何等程度上受到促动,也受到约束。这会使既存的权力关系或所谓“社会秩序”趋向不稳定。企业、政府及通行社会秩序的权力持有者往往指控社会学“政治上离心离德”,或是质疑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有些人企图如其名目地看待现实,或是宣称既存事态在某种角度上属于自然如此,他们当中就能明显地看出上述这点。当我们见证了这样一类反应,被揭示的东西往往会成为争议主题,而社会学就是将其带入公共领域的手段。正是在这里,可以辩论社会学的含意,可以确定社会学的行动;但这也可以揭示,在多大程度上,只能听到某些声音。 社会学可以成为组织手上一种强大有力的工具,而其观念也可以被用来加强控制,而不是促进自由。没有任何学科能够防止这种状况发生,但社会学可以提请人们关注这种状况的存在及其效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确保说,社会学之思能够缓解生活的“严酷现实”,使它不再那么强大,因为这等于要让社会学的实践过度延伸,进入大大超出其预期范围的思考与行动领域。原因很简单,理解的力量或许无法对抗种种强制的力量,或是通过归咎于特定人口群体这一修辞来动员民众的力量,这样的修辞给出了看似容易的解决办法,以消除通行政治经济状况所引发的疏离感。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样的理解,集体经营共享生活状况的机会就会更加渺茫。往往只有那些不能想当然接受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才会珍视它的价值。至于那些可以想当然接受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它的价值就很容易被低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