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城镇化质量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7.92
2.0折
¥
40
全新
库存102件
作者王晓丽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91295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0元
货号9174315
上书时间2024-08-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对象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
流动人口
二、城市化与城镇化
三、城镇化率、市民化、市民化程度
四、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水平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
二、基于城市化问题视角
三、基于社会排斥视角
四、基于市民化的视角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本书结构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
节 人口城镇化发展进程的特殊性
一、发达国家人口城镇化发展进程具有同步性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非同步性
第二节 人口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特殊性
一、国外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一城流动人口市民化现状分析
节 生存与发展现状
一、自身素质状况
二、经济状况
三、居住状况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分布现状
一、行业分布
二、部门分布
三、职业分布
第三节 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现状
一、社会保障
二、就业与培训
三、住房保障
四、子女教育
第四节 社会融合现状
一、行为融合
二、心理认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一城流动人口市民化指数测算
节 指标体系构建
一、理论基础——社会融合理论
二、指标体系构成
三、准备指标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二节 测算结果分析
一、全国层面市民化指数分析
二、省际层面市民化指数测算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乡一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因素分析
节 制度因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制度发展历程
二、户籍管理制度对乡一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影响路径分析
第二节 影响市民化非制度因素分析
一、影响市民化综合指数的因素分析
二、影响市民化意愿因素分析
三、影响市民化能力的因素分析
四、影响市民化行为的因素分析
五、影响居住市民化的因素分析
六、影响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市民化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高人口城镇化质量对策及建议
节 人口城镇化水平修正
一、理论模型
二、城镇化水平测算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提高城镇化质量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市民化能力
二、提高市民化行为
三、提高居住市民化水平
四、逐步废除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人口居民证制度
五、促进全社会范围内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人口城镇化质量研究:基于市民化角度》从质与量相结合的角度,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了我国及各省市城镇化水平。测算结果表明较低的市民化程度拉低了城镇化水平。针对低质量的城镇化发展状态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进而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建议。
精彩内容
本书以全国乡-城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市民化角度,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由市民化意愿、市民化能力、居住市民化、市民化行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市民化五维度构成的指标体系,内容涉及意愿市民化、态度市民化、文化市民化、经济市民化、政治市民化、家庭市民化、教育市民化、就业市民化、社会保险市民化、社会关系市民化、人力资本市民化等方面,测算了我国及各省市乡-城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 在“半市民化”状态下,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有多高?本书从质与量相结合的角度测算的全国城镇化水平比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低近9个百分点,不同地区的差距在2.84-25.39%区间不等,东部省份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次之,东北部*小。从市民化的角度来看,城镇化率显然高估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反映城镇化发展处于低质量状态。 *后,针对现阶段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包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搭建各种平台促进乡-城流动人口实现社会融合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