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45.17 6.2折 ¥ 398 全新
库存15件
作者赵力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03970436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0969159
上书时间2024-08-29
称“中国画"还是叫“水墨”
薛永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些年,“新水墨艺术”频繁展出,“水墨热”正在成为一种惹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不久前,回顾4()年来中国画发展变革的大展以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思路进行梳理,分“新水墨”与“新中国画”两大板块展出,引起学界关注。有人指出.从作品看两大板块互有交叉融汇,“新水墨”不仅容纳了某些“新中国画”,而且包括某些工笔重彩,“新水墨”的理念可能会影响中国画的走向。有人就此提问:中国画之称是否可以用比它更有包容性的“新水墨”取而代之?“水墨”是“中国画”的延续发展,还是中国艺术参与国际对话的策略?编者要我从美术史的角度来回答这个属于理论建构的问题,虽觉有点勉为其难,但也是一个独特视角,聊作梳理略抒己见,以供读者参考。本来.水墨画的固有概念未见得可以代替中国画。传统的中国画包括水墨与丹青。中晚唐以来,水墨画得到发展,后来居上,日渐成为主流,丹青边缘化了水墨画几乎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代称。但丹青同样是值得发扬的传统,视而不见,固不足取,把它纳入水墨,则名不正而言不顺。中国画之名,始于近代。在古代,中国画就叫“画”。自从有了来自西方的绘画,称为“西画”,才有了中国画之称,并简称“国画”。正像有了“西学”,才把传统学问称作“国学”一样。20世纪前半叶在美术院校中,有国画、西画之别。在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绘画学科中,中国画与油画、版画等并列.但是中国画的命名并不以材料媒介区分。有朋友说,“水墨画”是画种称谓,“中国画”是文化称谓,从历史上看,确有一定道理。20世纪以来,东方国家面临西学东渐,既接受了来自西方的绘画,使之本土化,又继续发展传统绘画,使之现代化。中国如此,其他东方国家也一样。遍观近代东方美术史.各国走向现代的传统绘画,名称大体接近,中国叫“中国画”,日本叫“日本画”,朝鲜叫“朝鲜画”。之所以把实现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绘画如此命名,不是不开放,也没有忽视媒材,而是重视民族性。重视民族身份,强调现代化进程中坚守艺术的民族根脉,在欧风美雨中体现其文化自信。按材料为中国画更名,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仔细想来有两种动因:一是改造中国画,突破原有壁垒.使之大胆吸收西画的造型手段和色彩观念.如1953年院校中以“彩墨画”取代“中国画”之称,但随着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取消了这一称谓,以北京中国画院成立为标志,恢复了“中国画”的名称。二是便于对外交流,使中国画走出去。向外国朋友传播,如1988年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北京国际水墨画展’88”与研讨会。作为参与者,回想当时所以用媒材命名画种,是想通过采用西方通用的方式,使中国画与油画、水彩画匹配,有利于国际交流。把中国画叫“水墨画”。既是对话交流的策略,也有益于从媒材的角度吸取外来经验。1998年开始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同样如此。在举办国际活动中使用“水墨画”之称,并不等于把“中国画”正式改名为“水墨画”。这是因为,“中国画”之称出现的历史背景表明.它不是以材料命名的造型艺术,不是过时的仅有地域性的画种,而是蕴藏了中国艺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