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紫银青:金银钱币的研究与收藏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03.49
6.2折
¥
1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金德平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2745
出版时间2013-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8321471
上书时间2024-08-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金紫银青--金银钱币的研究与收藏(精)》的前六篇,从唐代的“银铤考”到北宋、金代的“银铤考”,是金德平对唐宋时期银铤做出的系统的考证。按他的计划,这样系统的考证还要继续下去,最终将会完成银锭沿革历史考证的系列成果。这本论集的第七至十一篇,则是对元以后银锭的专题讨论文章和有关银锭资料的统计、分析。它们主题集中,资料扎实,立论清新,观点鲜明,是这本论集的一个亮点。
作者简介
金德平 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员,1949年1月出生于上海。小学、中学就读于北京,1968年赴陕西,农村插队,工厂工作。1978年进入陕西师大中文系学习,后留校任教。1990年调入中国人民银行钱币博物馆,曾长期担任《中国钱币》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中国钱币博物馆征集保管部主任,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等工作。
目录
序
唐代笏形银铤考
唐代银饼考
唐代银板小考
船形银铤考
北宋银铤考
金代银铤考
谈谈元代“扬州元宝”银锭
“归化城”银元宝考
也说牌坊锭——《牌坊锭新考》读后
说铤
对1466枚银锭整理材料的统计和分析
论我国主币单位“圆(元)”之由来——兼说辅币单位“角”、“分”
对中国当代金银币的统计与分析
考说在中国发现的罗马金币——兼谈中国钱币博物馆17枚馆藏罗马金币
读翁树培《古泉汇考》
《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评述
中国钱币刊物的先行者——《古泉杂志》
从《泉币》谈中国上世纪四十年代之钱币研究
试谈人民银行对钱币市场的管理
嘉德钱币拍卖三年(2003—2005)追踪调查
从嘉德拍卖看金银币收藏的兴起
嘉德银锭拍卖十年(2002—2011)回顾
西夏文与西夏钱币
略谈中国历的纪念币
《春秋左传》中玉璧的使用
《方鳍考》序
漫谈钱币文章的写作
访问欧洲博物馆感言
后记
内容摘要
关于形态。船形银铤的形态应是本文开始就明确的:下部为板状、平头、弧腰,两头向上起翼,翼高而薄的形态。随时代、地点的不同,以及银匠铸模、倾倒手法、定型后是否加工的不同,船形银铤的形态又有所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铤的宽度、腰的弧度和翼的高度(图23)。就五十两左右的大铤而言,大多长度在180—200毫米左右(25号铤公布的长度疑有误),宽度在100—110毫米左右(也有很窄的,如36号铤等),高度在60—70毫米左右,也有个别高的,如4号铤高达110毫米。一些翼高的多较薄,往往使用、携带不便,双翼被弯曲,成为有些人称作的“卷腿”、“卷足”银铤。船形银铤双翼高耸导致存放、携带不便,又使制作复杂化,久而久之,制作者逐渐简化掉了起翼的操作环节,银铤向底板略厚、平头、束腰、无翼的形态转变,8号铤应是由前者向后者转化中的银铤。
四、船形银铤的使用
从前面所举三项明确的出土发现和大量出土于西安的情况来看,船形银铤的使用主要在唐代,特别是唐晚期。因为通过对35号银铤崔沆其人的考订,大致可定为唐晚期;同时,还要考虑同时代其他形态白银货币的行使。白银在唐代方才成为货币,但只用于大额支付、贮藏等功能,初为货币的白银尚无很规范的货币形态。现在来看,主要的形态有三种——唐代银饼、笏形银铤、船形银铤。唐代银饼的使用时间基本是唐代中期,笏形银铤制作时间是唐代的中期至晚期。唐代银饼和笏形银铤是直接由制作器饰的坯料银饼、银铤演变而来,船形银铤则脱离了坯料的形态,具有较为特殊、张扬的形态,制作也较为复杂,应是为“货币”性白银特地制作的。故推测船形银铤行用时间要稍晚于前二者,它应是产生、行用于唐晚期,后一直沿用至北宋前期。在我们的推断中,笏形银铤和船形银铤都曾使用于唐晚期,有一项出土发现可作此佐证。1990年4月,山西繁峙县曾发现一批唐代金银器,从出土报告所附照片看,其中即有笏形银铤四件(“每块约重2千克”)和船形银铤一件。同出的一件鎏金大银碗口沿刻“诸道盐铁转运等使臣高骈进’’,一件圆盘上有“咸通十三年,文思院造一尺二寸银白成盒盘一具……”的铭文,咸通十三年是872年,高骈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是在中和二年(882年)正月至五月之间,“这批银器不是同一时间制造的。其时间从872年到882年,前后达10年之久”。
……
精彩内容
作者在收集和整理金银币实物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科学考古发掘材料,对中国历的金银币,是银锭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索和研究,多有开创性的见解。书中展示了许多一般人不易得见的中国钱币博物馆库房所藏的金银币实物资料,可为相关收藏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