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2.27
4.8折
¥
108
全新
库存57件
作者蒲鸿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78055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1006855
上书时间2024-08-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蒲鸿志(1965—),男,四川万源市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研究方向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2006年6月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2012年获广西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广西钦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制委员、立法专家顾问、教研室主任、学校教学督导、广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会理事等职务。著有学术专著《法制教育的人文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在《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毛泽东思想研究》《学术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30篇,主持、参加各类课题十余项。获广西人民政府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广西钦州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
目录
第一章 法治教育学导论
第一节 法治教育与法治教育学
一 法治教育的概念辨析
二 法治教育学
第二节 法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 法治教育研究对象分析
二 法治教育研究对象的内涵
第三节 法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一 法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内涵和构成
二 法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机遇、挑战和策略
第四节 法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 法治教育学的基础内核
二 法治教育学的知识借鉴
第五节 法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一 法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
二 法治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法治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 法治教育的基础本质是使人成为人
一 法治教育基础本质的依据
二 法治教育基础本质的内容
三 法治教育使人成为人的策略建构
第二节 法治教育的核心本质是认同国家制度
一 对社会制度的认同
二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 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第三节 法治教育的普遍本质是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一 确立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客观必然性
二 确立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法理分析
三 法治教育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路径
第三章 法治教育的价值
第一节 法治教育的价值主体
一 法治教育价值主体的内涵
二 法治教育主体的种类
三 法治教育主体的需要
第二节 法治教育的价值客体
一 法治教育客体的含义
二 法治教育客体的特性
三 法治教育客体的分类
第三节 法治教育价值的形成
一 法治教育价值的形成条件
二 法治教育价值的真假之辩
三 法治教育虚假价值的表现
四 法治教育虚假价值产生的原因分析
五 法治教育虚假价值的消除路径
第四章 法治教育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法治意识与法治行为
一 法治意识
二 法治行为
三 法治意识与法治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 法治与德治
一 法治
二 德治
三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第五章 法治教育的主体
第一节 何为法治教育主体
一 法治教育主体的规定性
二 法治教育主体的特点
第二节 法治教育主体的分类
一 一般法治教育主体与特殊法治教育主体
二 学校法治教育主体:教师与学生
三 社会法治教育主体:政府与大众
四 家庭法治教育主体:家长与家庭成员
第三节 法治教育者与法治受教育者
一 法治教育者
二 法治受教育者
三 法治教育者与法治受教育者的关系
第四节 法治教育主体的关系
一 法治教育主体关系的历史发展
二 现代法治教育主体互动关系的内容
三 现代法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的建构
第六章 法治教育的方法
第一节 法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 法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二 法治教育方法的结构
三 法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四 法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法治教育方法的原则
一 实事求是原则
二 以人为本原则
三 问题导向原则
四 知行统一原则
五 追求实效的原则
第三节 法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 讲解法
二 体验法
三 讨论法
四 榜样法
五 自学法
六 法治教育的其他教育方法
第七章 法治教育的衔接
第一节 正确认识法治教育的衔接
一 法治教育的衔接
二 法治教育衔接的哲学依据
三 法治教育衔接研究的不足
四 法治教育衔接的意义
第二节 法治教育衔接的种类
一 从法治教育的阶段上分类
二 法治教育衔接的其他分类
第三节 法治教育衔接的策略
一 制度设计上的衔接
二 加强对法治教育衔接的价值引领
三 解决法治教育衔接的微观问题
第八章 法治教育的社会实践
第一节 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概述
一 法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二 法治教育社会实践的构成要素
三 法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
四 社会实践是法治教育的生命
第二节 法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形式
一 实体法治教育社会实践
二 虚拟法治教育社会实践
第三节 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是法治教育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
一 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二 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的现状
三 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
第九章 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节 法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认识
一 法治教育实效性的含义
二 法治教育实效性的指标体系
三 影响法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第二节 法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表现、危害、原因
一 法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表现
二 法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危害
三 法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
第三节 增强法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 路径的内涵
二 路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 具体路径
四 专业建设
五 师资培养
第十章 法治教育的评估
第一节 法治教育评估概述
一 法治教育评估的概念
二 法治教育评估的特征
三 法治教育评估的意义
第二节 法治教育评估的种类
一 法治教育的元评估
二 法治教育的发展性评估
三 法治教育的第三方评估
四 法治教育的自我评估
第三节 法治教育评估机制
一 法治教育评估机制的价值建构
二 法治教育评估机制的内容建构
三 法治教育评估机制的功能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下,国家的法治实践和人们的法治需要,催生了法治教育学。法治教育学是研究法治教育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法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法治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认同国家制度、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本书在法治教育的理论脉源、知识借鉴的基础上,研究法治教育的本质、价值、范畴、主体、衔接、实践、实效、评估,回答新时代法治教育理论、实践、学科领域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有利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研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精彩内容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下,国家的法治实践和人们的法治需要,催生了法治教育学。法治教育学是研究法治教育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法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法治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认同国家制度、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本书在法治教育的理论脉源、知识借鉴的基础上,研究法治教育的本质、价值、范畴、主体、衔接、实践、实效、评估,回答新时代法治教育理论、实践、学科领域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有利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研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