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故乡访谈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8.4
5.5折
¥
88
全新
库存80件
作者张同道主编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3938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9846850
上书时间2024-08-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同道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制作人,作品有纪录电影《小人国》与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零零后》《电影眼看中国》《贝家花园往事》等,曾获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大奖、中美电视节金天使奖、卡塔尔半岛纪录片节儿童与家庭特别奖、中国镇江西津渡国际纪录片盛典最佳导演奖等
目录
文学是土地的呐喊 002
——《文学的故乡》导演手记
一、莫言和他的高密东北乡 019
故乡 童年 022
旧居 028
父亲 035
母亲 040
《丰乳肥臀》 042
高密南关小院 写作《丰乳肥臀》 050
军营 059
《春夜雨霏霏》 莫言的诞生 067
军艺 《透明的红萝卜》 高密东北乡 074
《红高粱》 086
《檀香刑》 098
大江健三郎 107
《生死疲劳》 110
《蛙》 118
话剧《我们的荆轲》 120
诺奖 129
二、贾平凹和他的商州 143
秦岭 145
童年 147
父亲 151
少年 154
离乡 156
写作 160
商州 162
采风 168
《鸡窝洼人家》 171
《浮躁》 174
《废都》 176
《秦腔》 183
母亲 191
《高兴》 195
使命 197
蚕茧 199
三、刘震云和他的延津世界 209
回乡 210
姥娘 213
小院 217
写作 219
《塔铺》 225
延津 228
世界 233
老庄 236
四、阿来和他的嘉绒藏区 241
梭磨河 243
村庄 248
水电站-高考 257
教书-写作 261
读书-写作 267
田野调查1989-1994 276
沃日土司官寨 284
西索民居 288
大藏寺 291
《尘埃落定》 297
来成都 304
《空山》 309
人日祭杜 321
爱上植物 332
植物猎人 335
故乡的边界 343
五、迟子建和她的冰雪北国 349
大兴安岭 350
手札 354
透明的忧伤《逝川》《亲亲土豆》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356
写作 362
手稿 374
死亡 376
回到北极村 381
六、毕飞宇和他的苏北水乡 391
祭祖 393
孤独 396
父母 399
县城 405
启蒙 412
写作 420
《青衣》 426
《玉米》 433
《玉秀》 450
《地球上的王家庄》 453
《平原》 463
《推拿》 474
反哺 478
后记 480
内容摘要
1.故乡·童年 【高密东北乡,它是高密县城的东北方向一片低洼的地方。秋天是望不到边的高粱地,夏天到处都是青纱帐。冬天漫漫的荒原,一眼看不到边的雪。】 【我想在人的最基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很多人性的东西都会发生严重的扭曲。所以这也让我从小就看到了人的底线。】 张同道:现在您创造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风景。那么现实中的高密东北乡是什么样,尤其在你出生的时候? 莫言:我出生于1955年,60多年了。我记忆中那个东北乡跟现在的东北乡相比,差别太大了。这60多年的变化,天翻地覆。 我印象里面,这个村庄很好小。总共几十户人家。一出村庄,就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田野里面,秋天是望不到边的高粱地,夏天到处都是青纱帐。冬天漫漫的荒原,一眼看不到边的雪。村子里边有一条很窄的土路,然后有那么几十栋破败不堪的、低矮的、茅草的、土墙的房子。在我的记忆中,儿童进这样的房子都要低头弯腰。现在,你想成年人进那样的房子,大概要弯腰90度才能够钻进去吧。里边一团漆黑。我们这个村子是80年代初的时候才有电。就那么一种落后的状态。周边几十个村庄差不多也是这样。 高密东北乡,是指高密县城的东北方向这片低洼的地方。在民国之前,这里荒无人烟。到了民国之后,县城周围的,或者外地的人生活遇到困难了,或者惹了祸事了,就跑到这个地方来。这个地方是三县交界,有很多无主的荒地。人到这里以后,支起个草棚子,开荒种地。从很多的村名,也依稀可见当年的状况。有很多“屋子”,什么陈家屋子、王家屋子,还有什么坡,郭家坡子、李家坡子。像我们这个村,原来叫三份子,就是说这个村一份归平度县管,一份归胶县管,一份归高密管。我们邻村叫黑天愁,是我姑姑家那个村庄。为什么叫黑天愁?一到黑天土匪就来骚扰,所以就发愁。我们那个村河对岸的村叫沙口子。胶河每年到了秋天,洪水泛滥,经常决堤,一决堤,大量的泥沙外泄,所以这个村叫沙口子。还有很多丘,艾丘,王家丘,杨家丘,说明这些村当时都是洼地里比较高的地方。基本上是这么一种荒凉的状况。 由于这地方地势低洼,高粱特别多,青纱帐茂盛,土匪猖獗。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游击区。今天国民党的游击队来了,明天八路军的游击队来了,后天可能是日本鬼子跟伪军又一块儿下来扫荡。老百姓深受其扰,所以当时也有很多家境不错的人,一怒之下把自己的房子点火烧了,然后当土匪去了,或者当兵去了,为了免受欺负,免受欺凌。我的很多小说也都是描述的在那样一种历史背景下的,兵荒马乱的情况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张同道:童年是你作品反复表现的题材,你的童年是怎样一种生活? 莫言:我的经历,跟一般的孩子相比有点儿特殊。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辍学以后,大活儿干不了,只能跟在大人后边干一些小的事情,帮人家牵一下牛,割一割草,所以就过早地进入了成.人的世界。跟我同龄的孩子们还在学校里面打打闹闹的时候,我已经跟在大人们身后,天天下地劳动,有的时候也独自去放牛放羊。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确实少学了很多书本的知识,但也比同龄孩子更早地接触了民间的文化,接触了大自然。我曾经对台湾地区作家说过,当你们用眼睛阅读的时候,我用耳朵阅读。这种阅读是不自觉的,你天天跟大人在一起,大人讲,你就听着,听得津津有味,也不是刻意地要记下来,但是记住了。那时候我也想不到将来会成为一名作家,是吧?就是感觉到有趣,听过了,记住了,童年时期记忆力好,印象也深刻。 当后来拿起笔写作的时候,童年时期用耳朵阅读得来的这些素材,全部在脑海里面,栩栩如生地复活了。所以这一段经历对我来讲很好宝贵,很好重要,直到现在发挥作用。 张同道:但其实您的童年过得并不愉快?那个时候物质比较缺乏。 莫言:我们这一代人,讲起童年来,都是差不多的:是饥饿,第二是寒冷,第三是炎热,第四是劳累,总而言之都跟肉体的感觉有关系。我1955年生,1959年、1960年、1961年,这“三年困难”时期,正是五六岁,记忆最深刻的时候。现在说起来当初的事,孩子们可能以为我在胡编乱造,而有一些没有这种经验的人,也认为我的话可信度比较低。在那样一种状态下,食物,吃的东西,是孩子们最关注的,给孩子们留下的最深刻的、最痛苦的、最难以忘怀的印象,就是跟食物,跟吃有关系。 张同道:最饿的是什么时候? 莫言:最饿的时候就是1960年,我那时候刚刚记事。接近没有粮食吃,就是野菜,好的野菜都吃光了。只有一种名叫蕲蕲毛的野菜,刺很多,扎嘴,我大姐跟我二哥,每天背着筐子去割。割回两大筐子蕲蕲毛,我母亲就用棒槌,放在一块捶布石上,先把这些野菜砸烂,然后掺上点谷糠什么的,团成团子,放在锅里蒸熟。很难吃,又扎嘴,但也得吃,一边吃一边哭,没法子,就这么熬过来了。 那个时候,真是很奇怪的,我老感觉到这个土地在跟人在闹别扭。现在亩产小麦一千多斤,玉米也是一
主编推荐
中国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莫言/贾平凹/阿来/毕飞宇/刘震云/迟子建6人谈如何将生活的故乡变为文学的故乡,是难得袒露心扉的幽深精神世界里那些妙不可言的东西。《文学的故乡访谈录》这本书书名后缀宣传语:这个系列真的是难得袒露心扉的访谈,说的全是人话,是幽深的精神世界里那些妙不可言的东西。
精彩内容
文学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而故乡往往孕育一个作家的文学梦想,甚至文学的精神故乡。
《文学的故乡访谈录》以作家与故乡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莫言、贾平凹、阿来、刘震云、迟子建、毕飞宇6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访谈,探讨作家如何把故乡的生活体验与文化资源转化为艺术创作,从而创造出艺术杰作,解密其心理动因、转换机制与文化密码。 本书不是作家传记,而是采用访谈录形式,带领读者从公众熟知的艺术作品寻找作家的故乡,从故乡探索作家如何创造艺术世界,挖掘作家童年生活与心理成长历程,揭秘一个作家如何把现实故乡转化为文学故乡。
《文学的故乡访谈录》具有多维度的丰富价值:
1、文化价值 体现在通过文学与故乡关系的展示,表现了中华文明尤其是具有地域色彩的、丰富鲜明的民间文化,并通过诺贝尔奖沟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在世界文明格局里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2、传播价值 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契机,满足大众对于诺贝尔奖的好奇与关注,并拉动大众对于文学的兴趣。通过本书的传播,提升大众对于中华地域文明的理解与文化信心。
3、商业价值 文学曾经拥有巨大的读者群,所选作家大多是进入教科书或者被公众关注的人物。因此,本书不仅拥有中国内地市场,也有可能在香港、台湾以及海外中华文化圈传播,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媒体评论
中国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莫言/贾平凹/阿来/毕飞宇/刘震云/迟子建6人谈如何将生活的故乡变为文学的故乡,是难得袒露心扉的幽深精神世界里那些妙不可言的东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