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84.48 6.6折 ¥ 128 全新
库存34件
作者陶东风,周宪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分社
ISBN9787522817569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3802187
上书时间2024-08-27
陶东风1959年出生,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艺学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著有《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文学理论与公共言说》《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的重建》等。
周宪 1954年出生,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研究等方面。代表作有《视觉文化的转向》《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审美现代性批判》等。
专题一记忆研究:话语与实践
文化记忆的媒介与文学
连接转向之后怎样?
——数字记忆的嵌入、汇流与激荡
当代艺术中的“记忆的政治”
胡塞尔记忆哲学及其影响的衰减
专题二女性与新媒体
数字化健身中的女性身体与文化协商:以Keep女性用户的经验为例
“离异母亲”新媒体短视频中的身份重构与女性社群重建
“我的孩子,你的姓氏”:基于豆瓣“冠姓权”讨论的话语分析
专题三媒介文化
垃圾清洁与社会主义建设
——1950年代媒介文本中的上海垃圾治理叙事
抗战时期内地电影在香港的传播及影响——以港版《申报》为中心
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的“三轮车”——兼谈电影的器物批评
专题四 法兰克福学派研究
本雅明·学习·中国
——朝向一种普遍的“万物一元论”
经由相似之道:论本雅明对辩证法的
道家式复兴
扩展场域内的1968年:法兰克福学派
与崎岖的历史进程
其他论文
现代医疗境遇中的新文化知识分子
——从周作人丧女说起
《文化研究》稿约
文化记忆的媒介与文学
记忆不能没有媒介。后者既是前者的载体,又是其实现的通道。正像阿斯曼夫妇所言,“人们与世界所能够了解、思想和言说的一切,只能依靠交流这一知识的媒介得以了解、思想和言说”①。不仅如此,媒介还是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交会点,比如原本仅对个体有意义的书信或日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进入集体记忆的维度。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阿斯特莉特·埃尔称记忆研究史也是媒介研究史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聚焦文学与记忆之间的交互关系,出于论证的原因,首先讨论记忆媒介的种类及其记忆功能,然后转向文学作为记忆媒介的特征与优势。
一记忆媒介
记忆媒介有各种形式,阿莱达·阿斯曼曾在她的论述中,提到“文字”“图像”“身体”“场地”四种形式③。事实上,记忆媒介的范围还可以扩展和细化,如具体到仪式、建筑物、纪念碑与纪念地、博物馆、档案馆、图像、收音机、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鉴于文学与文字的密切关系,我们权且在下文中先将讨论的重点置于“文字”及其相关概念“文本”之上,同时拓展到其他媒介形式,如“图像”。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记忆的媒介,“文字”与“图像”一直处于竞争之中。
回到埃尔“记忆研究史也是媒介研究史”的断言,可以说,这一观点首先适用于文字。从发展的角度,阿莱达·阿斯曼将文字史总结为四个阶段:“象形文字”(Bilderschrift)、“字母/拼音文字”(Alphabetschrift)、“印迹的类比文字”(Analogschrift der Spur)、“数字文字”(Digitalschrift)。她认为,这种意义上的文字发展史,以抽象化程度的提高为特征。如果说字母相对于象形文字已经抽象化,那么作为同是一种“编码”的电脑时代的数字文字更加抽象化。其特点在于,在对自身进行极端减缩之后,对图像、声音、语言和文字等不同的媒介进行编码①,从而将其一网打尽,融入自身。
就记忆与文字的关系而言,后者的媒介性首先不是体现在其对记忆的支撑作用上,而是体现在它可以是永恒的保障上。这一设想显然与肉体一精神的二分有关。因为肉体会随着人的死亡而腐烂,精神则可在文字中找到其流传百世、永久性的家园。应当说,这种对文字的崇拜最初建立在对图像的不信任之上,因为与文字的永恒性不同,图像、塑像和建筑物等“不能够有效保护它们的表征之物不受时间的侵蚀;‘时间的风暴’会席卷它们,使之变为风化的废墟”②。如此,物质化的图像和建筑物与肉体的命运相同,它们会有朝一日在时间的摧残下消失殆尽,而文字的能指有可能在另外任何一个时间重新复活。扬·阿斯曼用“分散延伸情景”(zerdehnte Situa-tion)③ 这一概念解释文字更新记忆的功能,在历时的维度上将其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从而为记忆在互动中代代相传奠定了基础。这一核心观点也体现在扬·阿斯曼对“文化记忆”的定义中,他认为“文化记忆”是“关于一个社会的全部知识的概念,在特定的互动框架之内,这些知识驾驭着人们的行为和体验,并需要人们一代一代反复了解和熟练掌握它们”④。文化记忆的这一总括性定义将社会学的记忆与生物学的遗传彻底区别开来。如果说后者的“知识是本能的,也就是说,它们的记忆是储存在基因之上的”⑤,那么前者的记忆则是一种不断进行的对知识的建构。
……
本辑继续关注艺术类文化研究在文学、视觉艺术与社会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特邀这些领域的文化研究专家,就各自关注和研究的领域,如音乐文化、音乐审美、阅读文化、重现文化等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发掘该领域的文化问题,展现此一领域的最新研究理论、方法和动态,为进一步探讨研究提供导向与参考。本辑分三个专题。专题一“记忆研究:话语与实践”,旨在运用记忆理论,理性辨析现代记忆的空间生产、文化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专题二“女性与新媒体”,聚焦“女性理论”在新媒体中的具体运用,彰显了“女性理论”的跨学科性、文学性和现实的介入性。专题三“媒介文化研究”,反映媒介作为文化之一种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专题四“法兰克福学派研究”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种种思想倾向进行文化批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