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技术联盟构建及运行管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产业技术联盟构建及运行管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75 6.0折 6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岱松等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61728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8624314

上书时间2024-08-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总序(张来武)



前言

第一章 产业技术联盟概论

第一节 产业技术联盟的概念

第二节 产业技术联盟类型及特点

第三节 产业技术联盟理论综述

第四节 国内外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现状

第五节 重点领域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现状

第二章 产业技术联盟的构建与运行

第一节 产业技术联盟的组织

第二节 产业技术联盟伙伴选择

第三节 产业技术联盟利益分配机制

第四节 产业技术联盟运行模式

第五节 产业技术联盟运行管理的重点问题

第三章 产业技术联盟协同创新管理

第一节 产业技术联盟与协同创新

第二节 产业技术联盟协同创新作用

第三节 产业技术联盟协同创新机制内涵及特点

第四节 产业技术联盟协同创新运行管理

第四章 产业技术联盟运行绩效评价

第一节 产业技术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概述

第二节 产业技术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产业技术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方法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章 政府在产业技术联盟运行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政府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的动因

第二节 政府在产业技术联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第三节 政府支持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方式

第六章 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实践及管理研究

第一节 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基础

第二节 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政府支持

第三节 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调查分析

第四节 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典型案例

第五节 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管理对策

第七章 “互联网+”给产业技术联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互联网+”给产业技术联盟带来的机遇

第二节 “互联网+”给产业技术联盟带来的挑战

第三节 产业技术联盟管理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后记

精彩内容
李岱松、孙亮、李建玲、汤健等著的《产业技术联盟构建及运行管理(精)》通过理论与实践、案例与分析研究,对产业技术联盟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基础,联盟的构建与运行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产业技术联盟协同创新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了产业技术联盟运行绩效评价问题,探索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的角度研究产业技术联盟运行管理问题,总结了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实践及典型案例,并对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分析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背景下,产业技术联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本书可供从事产业技术联盟管理的人员、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产业技术联盟成员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学者使用。

媒体评论

                                                                                    
                                            
                                            **章产业技术联盟概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需求,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组织形式,是国家及地区实施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产业技术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节产业技术联盟的概念
产业技术联盟又称为研发联盟,是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通常以研究竞争前的基础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等为目标而建立。在2009年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中,将此类研发联盟称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产业技术联盟”),将其定义为: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本书略加修改,将产业技术联盟定义为:出于确保合作各方的市场优势,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能或定位,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间结成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一种合作模式。联盟成员可以限于某一行业内的企业或是同一产业链各个组成部分的跨行业企业。本书中的产业技术联盟特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产业技术联盟。
产业技术联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能够有效突破企业吸纳受规模、技术能力和专利保护等限制,促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尽快掌握先进技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赢得市场先入优势。②能够突破现有资金、人才和信息制约,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提高研发的成功率和效益,缩短技术研发周期。③有利于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和风险。联盟的组织形式使得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可能产生的风险在内部得到分摊,降低联盟成员创新成本。④有利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联盟组织为企业成员间相互学习提供了便利,企业成员可以快速积累经验、获取信息和培养人才等。
第二节产业技术联盟类型及特点
产业技术联盟的形式、行业领域、发展阶段、发展规律等各不相同,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本书分别从联盟成员发起者角度、联盟成员特征角度和企业需求角度进行分类,以期为联盟的组织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一产业技术联盟类型
(一)按联盟成员发起者角度划分
我国产业技术联盟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各联盟组织发展水平差异悬殊,联盟组织多数是在政府的号召和引导下成立的,企业自发成立的联盟数量占比不高。从发起者或支持者及联盟的组织类型这两个维度,可以将联盟组织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社团法人制联盟;二是非法人联盟;三是自发组织联盟,以具体目标为纽带的技术联盟(田杰裳,2014)。
1.社团法人制联盟
对于产业技术联盟而言,取得法人资格后可以设立独立的联盟财务账户,并作为独立法人对外签订合同,便于联盟组织更好地开展活动,在政府项目申请、市场合作等方面更具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社团登记注册制度下,取得独立法人资格比较困难,少数成立较早、发展成效较为突出的产业技术联盟才有机会成为独立法人。中关村在联盟管理方面先行先试取得显著成效,为联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产业技术联盟、标准联盟等符合社会组织登记条件,可以申请登记为社会团体发展。”中关村数字视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为我国**个取得社团法人资格的联盟。
2.非法人联盟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产业技术联盟都属于这一类,此类联盟由于不是独立法人,一般会将联盟的办事机构设在某一家成员单位,由该成员单位负责组织其他联盟成员的力量,维持联盟的正常运行。这类联盟组织相对松散,运行效果总体上比较一般,但仍有部分联盟表现突出,取得了较好成绩。
3.自发组织联盟
这种由社会自发组织、以具体目标为纽带的技术联盟往往更具有生命力,联盟的成立完全是由于各联盟成员的现实需求,通常以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提升市场影响力等为目标,但这一类联盟一般较难获得国家的认定或大项目支持。
(二)按联盟成员特征角度划分
根据联盟成员的市场集中度、在产品市场上的关系、核心成员的实力等因素,将产业技术联盟主要分为八种类型,如表1.1所示。
(三)按企业需求角度划分
围绕企业需求,可以将产业技术联盟划分为技术标准联盟、产业链联盟、研发合作联盟、市场合作联盟和中小企业联盟等。
1.技术标准联盟
技术标准联盟的目标是制定产业技术标准,通过制定竞争性技术标准,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技术标准联盟在创新中的具体作用是通过技术标准实现创新技术的商业化。技术标准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特性,但是部分技术标准包含了大量创新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这类技术标准关系到巨大商业利益,成为企业积极争夺的对象。通过技术标准联盟制定竞争性技术标准,有利于新技术应用,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参见百度百科“产业联盟”。例如,2003年6月,国内电子信息龙头企业联想、TCL、海信、康佳、长城、长虹、创维等领导成立了闪联技术标准产业联盟,制定了闪联技术标准,并领导闪联技术标准的发展升级。
2.产业链联盟
产业链联盟通过企业间合作促进创新产品上下游配套,不断提升产业链竞争力。例如,TD-SCDMA产业联盟,有力促进了TD-SCDMA创新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目标是同步推进芯片、系统设备、终端应用、测试设备等快速发展。
3.研发合作联盟
研发合作联盟的目标是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研发合作联盟对于企业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降低研发成本、分担研发风险。技术研发的投入越来越高、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单个企业难以单独承担研发的成本和风险。②研发资源互补。技术的融合趋势和企业的专业化趋势要求产学研之间加强研发合作,通过资源互补共同完成创新。③共同学习。共同学习包括共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联盟成员间相互学习两方面。④缩短研发周期。竞争的全球化要求企业不断缩短技术研发周期,通过产品先发获得市场先机,研发合作联盟集中产业力量加快了成员企业进入市场的速度。例如,日美半导体研发合作联盟对日本和美国企业的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专栏1)。
专栏1:日美半导体研发合作产业联盟
1976~1979年,日本政府支持富士通、日立、三菱机电、日本电气和东芝5家主要的日本半导体公司组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合作产业联盟(VLSI consortium),帮助日本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技术赶超。1987年,在美国政府支持下由IBM、TI、Lucent(AT & T)、Digital Semiconductor、Intel、Motorola、AMD、LSILogic、National Semiconductor、Harris Semiconductor、Rockwell、Micron Technology和HP共计13个主要半导体公司组建半导体技术研发合作产业联盟(SEMATECH),帮助美国半导体企业重新回到了世界**。
4.市场合作联盟
市场合作联盟的目标是共同开发市场。市场合作联盟在创新中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联合开拓创新产品的用户市场。由于单个企业不愿独立承担创新产品的市场启动成本,或者创新企业实力太弱缺乏独立开拓市场的实力,创新企业通过产业联盟共同开拓创新产品的市场。②通过联合采购降低创新产品的成本。中小企业在创新产品发展初期难以达到规模经济,联合采购是创新型中小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手段。③通过共用基础设施降低创新成本。企业在创新时需要共用一些基础设施,包括共用实验设备、共用检测设备、共用数据库等,以降低创新的成本。有些共用设施可以由市场提供,有些共用设施由于专用性强市场难以提供,产业联盟是较好的解决方式。④通过网络互联实现需求方规模经济。有些创新产品具有很强的网络特性,创新企业之间实现网络互联可以提高消费者福利,从而促进创新产品的市场化。
5.中小企业联盟
中小企业联盟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前提,聚集社会各种资源,快速影响市场,分散风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达到自身无法实现的发展成效,对中小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技术联盟特点
产业技术联盟具有以下特点。
(1)产业技术联盟是企业间组织。
在产业联盟中,企业仍然保持独立性,产业联盟是在独立企业之上的组织形式。产业联盟可以吸收学校和研究机构参与,政府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企业应当是产业联盟的主体。
(2)产业技术联盟具有正式的法律形式。
产业联盟的法律形式可以是书面的合作协议,也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如公司、非盈利组织等。
(3)产业技术联盟具有特定的产业目标。
产业技术联盟是为特定产业目标设立的组织。产业技术联盟的目标通常是解决具体的产业共性问题,如研究某些共性技术,设立产业技术标准,打造某项创新技术的产业链,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社会规则等。产业技术联盟的研究成果是为多个企业服务而不是为单个企业服务的。产业技术联盟的研发成果可在一定范围和领域通用和共享,保证联盟成员的基本利益。各成员分布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通过协作和资源优势互补,将对一个或多个产业、企业和用户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对整个行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具有带动作用。
(4)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和引导。
产业技术联盟已成为政府推动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提高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其发展与政府的推动也密切相关。目前,政府推动或引导成立的联盟占一半以上,尤其是近年来政府围绕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而推动成立的产业技术联盟越来越多。政府在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国内外合作交流、明确法律地位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社会信用监督机制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对产业技术联盟自身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5)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管理较为复杂。
组成产业技术联盟的各个成员包括企业、院校、研发机构、政府和其他组织等,形成复杂的社会网络结构。各个成员文化理念、目标和发展重点的不同,将影响到联盟的运行管理。例如,联盟的利益分配、核心技术产权、研究成果共享及联盟的管理权等问题。
第三节产业技术联盟理论综述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早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其著作《竞争优势》一书中对此做了详细分析,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模型表示出来。从价值链理论上来说,企业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价值活动都应当对*终所形成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有所贡献,同时也应当为企业产生利润做出相应的贡献,这种价值的形成和增值的过程,即价值链。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有三个:价值活动本身、价值链内部联系、价值链外部联系。
(一)传统价值链
波特提出价值链理论,将企业价值增加活动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其中基本活动是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并将价值传递给顾客,主要涉及企业的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后期服务。辅助活动也称为支持性活动,不直接创造价值,为基础活动提供条件,主要涉及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技术研发和材料的采购等。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因此,并不是所有活动都可以创造价值,只有特定的环节和活动才可以,这些能够创造价值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是企业的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需要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企业的战略环节,来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波特的价值链模型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分析的主要是企业内部,忽视了对企业外部价值链的分析。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的环境,分析外部价值链才能有利于提高企业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