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的筹谋:《管子》一日一语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3.55
6.2折
¥
22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王海峰,林勇斌著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32350
出版时间2011-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2元
货号6983379
上书时间2024-08-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内容摘要
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
——《大匡》
管仲辅助齐桓公,使其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并非出于偶然。当初齐僖公让鲍叔辅佐公子小白,鲍叔以为见弃,不肯出任,经管仲力劝方才答应。当时,管仲于三公子中对小白评价独高:“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意思是说公子小白为人不耍小聪明,虽然性情急躁但有远虑。当时,管仲就已经看出他可以有所成就。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后,鲍叔策划让管仲由鲁国返齐。当时鲁国施伯认为“齐君惕而亟骄,虽得贤庸必能用之乎”,所以没将小白放在眼里,同意放还管仲,由此注定日后因自己的见识短浅而付出了代价。
管仲相齐之初,桓公不听管仲之劝。鲍叔心忧局势,管仲却讲:“吾君惕,其智多诲,姑少胥其自及也。”胥,通“须”,等待的意思。
以上是对桓公的三次评价。施伯识人流于表面,只知桓公惕、骄,不知其有大虑。而管仲深知桓公性躁急于事功,但只要“姑少胥”,必成大业。事实证明了管仲的前瞻性。齐鲁之会后,桓公“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
识人,绝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妄下结论。应该以事实为依据,综合衡量一个人的高下短长,并将此种考察置于一定的情势中,判断其优缺点在特定条件下是否对全局起决定作用。识人,自然要有高度的辨识力,但更要有充分的自信心。
为人臣者,不尽力于君则不亲信。不亲信,则言不听。言不听,则社稷不定。
——《大匡》
鲍叔问事君之道,管仲答以“尽力于君”。
一心事君在君王集权统治下本无特别可言,似乎理应如此。但君臣之间又并非仅仅只是红花绿叶的关系,管仲曰:“不尽力于君则不亲信。不亲信,则言不听。言不听,则社稷不定。”“尽力于君”得以归结到“定社稷”,说明君臣之间犹有一层荣辱与共的合作依存关系。所以,贤能之士要想最终实现“平天下”的理想,次序就成为关键:尽心尽力——取得信任——有效施以影响。
管仲这样说,也这样做。齐桓公早年攻伐心切,内修兵革,外犯诸侯,百姓多有怨言。面对危局,管仲凭借其自信和勇气,有效控制了国内局势,为日后桓公回心转意、勤于内政打下基础。此后,桓公更加信任管仲,还尊他为仲父,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并且不断付诸行动。正是由于数十年间管仲的意见被充分采纳,令顺民心的政治主张、强本节用的经济主张、存亡继绝的外交主张才一一得以实现。
而今之际,自然不再有对个人的效忠,但对集体、组织,乃至国家在信念上忠诚,在行动上忠于职守,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人要想事业有成,除了个人奋斗以外,还要有上级的信任、同道的相助,而这种宽松的环境要靠自身争取得来。
方法很简单:尽心尽力而已。
死者成行,生者成名。
——《大匡》
当初齐国内乱,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鲍叔事公子小自,而管仲、召忽事公子纠。及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公,鲍叔设计迎回管仲、召忽二人。召忽见公子纠被杀亦自刎殉君,但管仲却没有选择召忽的道路。 梁启超评价说“较纠与齐国,纠极小而齐国极大,纠极轻而国极重也”,认为管仲乃“齐国之公人,非公子纠之私人”,高度评价了管仲的爱国,并且指出忠君、爱国不必相提并论,于管仲、召忽褒贬之意甚为明显。
管仲、召忽各自依义行事,其义果有大小之分?召忽不降鲁足见其爱国,他只在国家利益无忧时方才实践自己的义。而管仲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故不为公子纠而死。对于管仲的选择,召忽也是理解的:“忽也知得万乘之政而死,公子纠可谓有死臣矣;子生而霸诸侯,公子纠可谓有生臣矣。”
召忽奉行忠君之义,死是必然;管仲奉行忠国主义,成就其功业,生亦必然。无论是管仲还是召忽,都有属于自己的坚定信念,更为可贵的是都不惜一切代价去实践这种信念。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念共存并时有冲撞。在这样特殊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操守。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