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冶萍与近代公司治理实践研究(1890—192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冶萍与近代公司治理实践研究(1890—1925)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0.37 6.2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左世元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99340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1612662

上书时间2024-08-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左世元(1973-),湖北京山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湖北理工学院副教授,兼任湖北师范大学汉冶萍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冶萍公司史、近代中日关系史和党史的研究。主持教育部青年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多项,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江苏社会科学》、《中国文化研究》、《历史教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长春出版社出版专著:《近代中国政派之对日态度及策略研究(1870-1937)》。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汉冶萍公司体制变化与权力变迁

 第一节 体制与权力的变迁概述

 一 官办时期

 二 官督商办时期

 三 接近商办时期

 第二节 盛宣怀由短暂失势到重新掌权

 一 汉冶萍公司机构改组

 二 盛宣怀幕后推动汉冶萍公司“国有”案

 三 孙宝琦协助盛宣怀重新掌握轮船招商局和汉冶萍公司的权力

 四 叶景葵被迫辞去经理职

 五 盛宣怀推动汉冶萍“官商合办”

 第三节 孙宝琦与汉冶萍机构改革

 一 孙宝琦出任公司董事会长

 二 孙宝琦与汉冶萍机构改革

 第二章 汉冶萍人事管理与机构整顿

 第一节 管理层、技术人员、工人的聘用与管理

 一 汉冶萍公司管理层

 二 技术人员

 三 工人群体

 第二节 洋总管的更替与洋匠的管理

 一 洋总管德培的去留

 二 堪纳第继任铁厂总管

 三 铁厂对洋匠的认知与管理

 第三节 汉冶萍的整顿与改革

 一 郑观应对铁厂问题的认识与整顿

 二 1925年高木陆郎的改革方案

 第三章 国内资本市场的孱弱与日债的控制

 第一节 汉冶萍厂矿筹资状况

 一 清末民初工矿业筹资的社会环境

 二 汉冶萍公司的资本筹措

 第二节 日债对汉冶萍公司的控制

 一 辛亥革命前日债在汉冶萍公司影响力持续加强

 二 辛亥革命后日债实现对汉冶萍公司的控制

 第四章 账务处理与簿记改良

 第一节 汉冶萍账务处理

 一 账务处理方式的演变

 二 主要会计业务

 第二节 簿记改良与稽查制度

 一 簿记改良的缘起与筹备

 二 《改良簿记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三 会计所的成立及其内部组织变迁

 四 会计所各股的职责规定

 五 查账员与稽查制度的建立

 第五章 西方钢铁技术的移植

 第一节 煤炭钢铁技术的引入

 一 汉阳铁厂创办前中国钢铁煤炭工业发展状况

 二 煤炭钢铁技术的引入

 第二节 技术自主权的得失

 第六章 政府、关系网、市场与产品销售

 第一节 铁矿石销售

 一 《煤铁互售合同》与大冶铁矿石输日的开始

 二 日本对大冶铁矿石的掠夺

 第二节 煤焦销售

 一 萍乡煤矿的开发与煤焦销售

 二 萍乡煤矿煤焦滞销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钢铁产品销售

 一 晚清时期钢铁产品的销售

 二 民国时期钢铁产品的销售

 三 专门促销与营销机构的设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汉冶萍公司体制变化与权力变迁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创建炼铁厂。18911月汉阳铁厂正式动工兴建。1892年秋冬,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三厂先后竣工。18933-10月,又有炼生铁厂、炼贝色麻钢厂、炼熟铁厂、炼西门土钢厂、造铁货厂、造钢轨厂、造鱼片钩钉厂先后建成。至189310月,汉阳铁厂告成。汉阳铁厂之创设,此为取法欧美钢铁冶炼工程之嚆矢。”①铁厂官办时期,一方面是张之洞对铁厂直接实行垂直领导,另一方面是铁厂的机构层级完全照搬官府,实行衙门式管理,使整个铁厂的权力牢牢控制在其手中。在官督商办和完全商办期间,盛宣怀先后任督办、董事会会长兼公司总理,主宰公司一切事务。盛宣怀去世后,继任的董事会会长孙宝琦在外代表公司,对内实则挂名,公司权力则操控于以盛恩颐为代表的盛氏家族之手。

第一节体制与权力的变迁概述

一官办时期

汉阳铁厂的建设由张之洞所发起,初期建设资金由国家提供,企业属官办性质。张之洞对汉阳铁厂独揽大权,实行从上至下的垂直领导,对其有绝对的控制权,无论是铁厂的选址、经费的使用,还是管理人员的遴选等都完全取决于其个人的意志和决定。汉阳铁厂之所以选址于汉阳,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便于管理,据总办蔡锡勇猜测,铁厂选址汉阳不但为便于张之洞亲临阅视,还实缘在黄石港设厂离省既远,则每年用款甚巨,易启浮言。在汉阳督、抚、藩、臬司道人人目击实在用款,则物议无自而起”D。这虽然只是总办蔡锡勇个人的看法,但表明张之洞对官僚的腐败及其对铁厂经营管理所带来消极影响的担忧。由于所用大员都是旧属,且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和商务经验,在无人可用,且用人不过亲信数人的条件下,张之洞对铁厂的绝对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由于铁厂官办的本质及衙门式的管理,所以人员任用过滥、人浮于事、滥支靡费等腐败问题便不可避免。

一是铁厂的机构设置完全照搬官场的用人机构。在铁厂的组织结构及管理层级的设置中,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沿用衙门机构的职务称谓,如总办、会办、提调、委员、司事等。不仅是职位名称比照衙门,关键是管理机构的运作方式亦照同衙门,以总办一会办一提调一委员一司事等为主体的衙门式治理结构(见图1-1)。衙门式的管理带来的是具有严重腐败气息的官场习气。铁政总局设在省城武昌,以蔡锡勇为总办,以赵渭清、徐仲虎两观察为会办,而以藩、臬、盐、粮四位会衔。因赵渭清委办宜昌川盐、徐仲虎请假回金陵,又添扎勒哈哩及桑彬两人为提调。另外官员余正裔、彭屺之只领薪水,并不会衔。管理岗位的设置及人员的雇用全用官场办法,因此习气太重,百弊丛生,不可穷诘

……




精彩内容

汉冶萍公司是洋务运动后期最重要的成果。在张之洞、盛宣怀等人的努力下,汉冶萍逐渐发展成为近代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的钢铁煤联营企业。在存续的58年中,汉冶萍的发展道路曲折而艰辛,它的创立和发展一直为社会所关注,希望因此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结果却在日资的绞杀下最终沦为日本八幡制铁所原料供应的基地,汉冶萍因此成为公司治理失败的有名范例。汉冶萍的确是失败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公司治理不善是内因和决定性因素,但并不能因此而掩盖它曾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诸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更不能接近抹杀它在体制变迁、人事管理、机构整顿、资本筹集、外资利用、簿记改良、技术移植、产品销售等公司治理方面作出的探索与努力,留给后人虽然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其中亦不乏宝贵的经验。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环境中,以及西方公司治理思想在近代中国还不成熟的条件下,汉冶萍的每一次改革与每一步发展都将注定十分艰难,因此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全面辩证探讨汉冶萍的公司治理思想与实践是本著的主旨之所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