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5.87 6.2折 4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邬志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40970

出版时间2008-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3747813

上书时间2024-08-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解读

第二章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问题研究
第一节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概述
第二节 新机制实施后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
第三节 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第三章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问题研究
第一节 农村教师工资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新机制探析
第三节 保障农村教师工资的路在何方?

第四章 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问题研究
第一节 新机制实施前公用经费问题分析
第二节 新机制背景下的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政策
第三节 实施新机制后仍存在的公用经费问题
第四节 农村学校公用经费问题解决的制度安排

第五章 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问题研究
第一节 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问题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中小学危房改造后仍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下的校舍维修改造

第六章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研究
第一节 “两免一补”的政策背景与政策进程
第二节 “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现状及重大意义
第三节 “两免一补”政策面临的困境与可能的出路

第七章 农村“普九”债务问题研究
第一节 “普九”债务的由来及现状
第二节 农村“普九”债务引发的问题及政府的举措
第三节 化解农村“普九”债务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 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问题研究
第一节 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治理历程
第二节 教育乱收费问题的两重视角分析
第三节 实施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问题再透视
第四节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路径

第九章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第三节 国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附录二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三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确立了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农村义务教育“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在“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思想指导下,省市县将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职责层层下放,最终形成了乡镇政府和农民自己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格局。应该说这种办学体制与当时的“分灶吃饭”①的财政体制是相适应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办学的积极性,农村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待遇有所提高,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和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重心偏低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农村办学体制所引发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乡镇政府财力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减少,不少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难以为继;许多乡镇政府出现拖欠农村教师工资、学校维修资金不到位、“两基”达标债务无法偿还等问题。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到“主要由政府承担”和“从以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的两个战略转变。“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虽然能保证教师“国标工资”基本按时发放(保工资),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生均公用经费下降(难以保运转)、危房改造配套资金缺位(难以保安全),导致农村学校仍然十分困难。在此背景下,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了“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攻关项目《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880229)和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调查与改进机制研究》(课题编号:NENU—SKA2007001)的中期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存在“资金短缺”和“质量低下”两大难题。“资金短缺”是导致“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央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摆脱了由“人民办”的尴尬境地,完成了向“政府办”的历史跨越。因此,今后农村义务教育的重点应该转向“质量提升”。我们知道,农村义务教育的战略调整或称战略转型是以教育经费的稳固保障为前提的,如果经费出了问题,不仅转型无法实现,就是现有的成绩也很难维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建设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媒体评论
第一章 绪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确立了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农村义务教育“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在“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思想指导下,省市县将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职责层层下放,最终形成了乡镇政府和农民自己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格局。应该说这种办学体制与当时的“分灶吃饭”①的财政体制是相适应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办学的积极性,农村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待遇有所提高,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但是,随着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和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重心偏低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农村办学体制所引发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乡镇政府财力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减少,不少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难以为继;许多乡镇政府出现拖欠农村教师工资、学校维修资金不到位、“两基”达标债务无法偿还等问题。2001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到“主要由政府承担”和“从以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的两个战略转变。“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虽然能保证教师“国标工资”基本按时发放(保工资),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生均公用经费下降(难以保运转)、危房改造配套资金缺位(难以保安全),导致农村学校仍然十分困难。在此背景下,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了“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攻关项目《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研究》(项目批准号:07JJD880229)和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调查与改进机制研究》(课题编号:NENU—SKA2007001)的中期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存在“资金短缺”和“质量低下”两大难题。“资金短缺”是导致“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央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