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法评论(2008第22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事法评论(2008第22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75 6.0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兴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1140482

出版时间2008-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763489

上书时间2024-08-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兴良,1957年3月生,浙江义乌人。1981年1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刑法.1984年12月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5月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

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刑法知识论研究]刑法学的《法学研究》之路/邓子滨一、引言:动机、场景、目的二、《法学研究》1978年至1987年的刑法学三、《法学研究》1988年至1997年的刑法学四、《法学研究》1998年至2007年的刑法学五、结语:体例、篇幅、敬意
刑事一体化的知识生产——《刑事法评论》前20卷之研究/蔡桂生一、缘起:集刊宗旨和话语进路二、底蕴:现实社会关心和终极人文关怀三、提升:若干学科建设主线四、群体:“刑事一体化学派”五、结语[理论前沿]法中寻美:刑法学研究的一种感性进路/韩瑞丽一、什么是美二、美从何处寻三、刑法学研究的美学进路四、美学进路对于刑法学研究的意义五、余论:“刑”与“美”缘何联系六、结语:美学散步
关于当前刑事司法改革困境的社会成因分析——暨对刑事法学研究的批判/任九光一、问题及研究进路二、刑事司法改革的相关理论研究三、三个典型案例:冲突的集中体现四、决定困境的社会背景五、困境成因的主观原因六、中国刑事司法向何处去[刑事程序研究]刑事诉讼中的推定论要——以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地区为例的分析/褚福民一、推定与犯罪构成二、事实推定与可反驳的法律推定三、推定与严格责任四、推定之限制五、针对特定犯罪的推定六、对中国的启示被害人视野中的刑事和解——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兰耀军一、被害人在刑事和解中的诉讼地位二、被害人在刑事和解中的得与失三、“中国模式”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犯罪学研究]犯罪学研究对象研究的批判性梳理/王燕飞一、学界对犯罪学研究对象界定的视角及其特点二、对三种视角界定犯罪学研究对象的评析三、科学界定犯罪学研究对象之途
思考与展望:犯罪学发展路径的选择/靳高风一、犯罪学学科面临的危机二、犯罪学学科面临的挑战三、犯罪学学科面临的机遇一四、犯罪学发展的路径选择五、中国犯罪学发展的路径六、结论[域外传译]刑事讯问程序中被嫌疑人自主权的保护/托马斯·魏根特文樊文译一、导论:刑事程序中被嫌疑人的地位二、被嫌疑人的自主决定和供述行为三、法律上保护侦讯时被嫌疑人自主权利的防护性措施四、结束语:供述对于程序结果的意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限度/约翰·卡普兰文陈虎译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二、实用主义的讨论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政治代价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修改建议五、结论[域外视野]日本刑法学中的谦抑主义之考察/刘淑珺一、引言二、谦抑的概念性界定三、谦抑主义的历史考察四、谦抑主义在二战后的发展五、谦抑主义的宪法基础六、对谦抑主义在中国的一点思考七、结语英国刑法共谋罪历史沿革之梳理/林俊辉一、导言二、英国刑法共谋罪之起源三、20世纪前英国刑法共谋罪规则之发展四、20世纪以来英国刑法共谋罪规则之发展五、简短结论英美刑法中的“同意”抗辩/赵西巨一、前言:“同意”抗辩产生的情境和理论回应二、“同意”在英美刑法体系中的位置:一种犯罪构成后抗辩还是一种犯罪构成要素?
三、“同意”抗辩在英美法中的适用:从假定非法说到假定合法说四、医疗例外以及对“同意”抗辩的限制五、“同意”抗辩在艾滋病传播犯罪中的具体应用六、结语:启示与思考《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的保留问题/杨力军一、《罗马规约》中有关禁止保留的讨论与规定二、保留、声明及对保留与声明的反对三、《罗马规约》中的保留和解释性声明四、就国内法与规约的关系所做出的声明五、关于大赦、赦免和其他免于惩罚措施的声明六、有关司法协助方面的声明七、有关罪行定义的声明八、结论[专题研究]定罪思维的常人化理解与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王志远一、我国传统定罪思维模式评判二、辩证推理对司法三段论的超越及其启示三、前见:常人化的定罪判断起点四、前见的证成与修正:定罪思维模式理解的再次超越五、片面深刻的选择承继共同正犯研究——以复合行为犯为视角/任海涛一、学说之争论二、事实前提之重新设定三、学说之检讨四、理论之归结:从全然型复合行为犯概念谈起五、纯粹否定说之难题论陷害教唆的类型化与可罚-f生/陈珊珊法条竞合犯抑或想象竞合犯吸收犯视野下的事后不可罚行为道德与法律关系视野中的见危不助犯罪化探析毒品刑事治理探讨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为“表面正义”而战《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

精彩内容
《刑事法评论(第22卷)》是入选csscI核心集刊后的第一卷,值得纪念。对我们来说,这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刑事法评论》仍坚持既往的编辑宗旨,这一点不会有任何改变。《刑事法评论(第22卷)》再次推出“刑法知识论研究”栏目,持续对此进行关注。邓子滨和蔡桂生的论文就是对《法学研究》和《刑事法评论〉》这两个学术平台所作的一种描述性研究。“理论前沿”中韩瑞丽的《法中寻美:刑法学研究的一种感性进路》一文,提出了“刑法学研究的美学进路”的命题,让人佩服其想象力。任九光的《关于当前刑事司法改革困境的社会成因分析——暨对刑事法学研究的批判》一文,则对我国刑事法学研究具有某种警示意义。  “刑事程序研究”栏目中的两篇文章分别对推定和刑事和解作了深度、有新意的研究,而“犯罪学研究”栏目中发表了两篇关于犯罪学的基础理论的论文。  “域外传译”栏目德国学者托马斯·魏根特的《刑事讯问程序中被嫌疑人自主权的保护》一文,提出了被嫌疑人自主权的概念。在“域外视野”中,刘淑琚的《日本刑法学中的谦抑主义之考察》一文,对日本刑法学中的谦抑主义的来龙去脉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作了系统考察。在“专题研究”中,王志远的《定罪思维的常人化理解与犯罪构成理论模式之选择》一文,提出在犯罪构成模式的构造中要考虑常人化的定罪思维。任海涛的《承继共同正犯研究——以复合行为犯为视角》一文,对承继共同正犯这一较为复杂的共同正犯形态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刘伟的《吸收犯视野下的事后不可罚行为》一文,从吸收犯切入探讨事后不可罚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媒体评论
刑事法评论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刑事法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刑事法连续出版物,并已成为CSSCI的来源集刊。《刑事法评论(第22卷)》在延续以往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收录的文章也多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并兼有交叉学科的研究。随着刑事法评论成为核心集刊,纳入正规的学术评价体系,本出版物在刑法学界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