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目所接皆是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耳目所接皆是水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4.52 6.2折 3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1619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9763088

上书时间2024-11-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生于传统士大夫家庭,从小饱受诗书字画熏陶,抗战初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师承沈从文,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金庸誉之为“中国味”的作家之一。 他的文字干净而传神,谐雅兼具,植于一方水土,涵盖人生百态,堪称一部“文化小说”,每一处都透露着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人生深入透彻的思考。他的娓娓道来,在那个风云巨变的时代是中国文人的别样记录和温柔的心灵抚慰。 主编 陈其昌,现任汪曾祺研究会秘书长,曾担任高邮市文联驻会主席,市文化局副局长。长期从事教育、宣传、文化、文艺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烟柳秦邮》《新民滩的悲欢》《朱葵艺术传》《熊纬书传》等著作。 顾问 汪朗,汪曾祺长子,散文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任经济日报社靠前部主任。作品有《刁嘴》《衣食大义》《食之白话》《我眼中的父亲——汪曾祺》《四方食事·胡嚼文人》《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等。

目录
代序/001

 钓/001

 小学校的钟声/005

 故乡水/020

 他乡寄意/030

 《菰蒲深处》自序/035

 吴三桂/038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041

 多年父子成兄弟/045

 我的家乡/050

 写字/060

 老学闲抄/065

 关于《受戒》/071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076

 谈谈风俗画/083

 我的家/091

 我的祖父祖母/104

 我的父亲/114

 我的母亲/123

 大莲姐姐/129

 我的小学/132

 我的初中/142

 故乡的元宵/151

 文游台/155

 一个暑假/162

 看画/166

 草巷口/171

 三圣庵/176

 阴城/179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182

 词曲的方言与官话/187

 《高邮风物》序/192

 代后记/197

 编后记/199

内容摘要
     晓春,静静的日午。 为怕携归无端的烦忧(梦乡的可怜的土产),不敢去寻访枕上的湖山。 一个黑点,划成一道弧线,投向纸窗,“嗡”,是一只失路的蜜蜂。也许正倦怀于一枝尚未萎落的残蕊,匆忙的小小的身躯撞去。习于播散温存的触须已经损折了,仍不肯终止这痴愚的试验,一次,两次……“可怜虫亦可以休矣!”不耐烦替它计较了。 做些什么呢? 打开旧卷,一片虞美人的轻瓣静睡在书页上。旧日的娇红已成了凝血的暗紫,边沿更镌了一圈恹恹的深黑。不想打开锈锢的记忆的键,掘出葬了的断梦,遂又悄然掩起。 烟卷一分分地短了,珍惜地吐出最后一圈,掷了残蒂,一星红火,在灰烬里挣脱最后的呼吸。打开烟盒,已经空了,不禁怅然。 提起瓷壶,斟了半天,还不见壶嘴吐出一滴,哦,还是昨晚冲的,嚼着被开水蚀去绿色的竹心,犹余清芬;后园的竹子当抽了新篁,正好没渔竿,钓鱼去吧,别在寂寞里凝成了化石。 小时候,跟母亲纠缠了半天,以撒娇的一吻换来一根绣花的小针,就灯火弯成钩子,到姐姐的匣内抽出一根黑丝线,结系停当,捉几只蜻蝇;怀着不让人知道的喜悦,去做一次试验。学着别人的样,耐心地守候着水面“浮子”(那也是请教许多先辈才晓用蒜茎做的优选)。起竿时不是太急,惊走了;便是太慢,白丢了一只蝇矢。经过了许多次的失望,终于钓得一尾鲢鱼,看它在钩上闪着银光,掀动鲜红的鳃,像发现了一件奇迹,慌乱地连手带脚地捉住,用柳枝穿了,忘了祖父的斥骂,一路叫着跳回去。 而今想来,分外亲切,不由得不跃跃欲试了。 昨晚一定下过牛毛雨,看绵软的土径上,清晰地画出一个个脚印,一个守着油灯的盼待,拉快了这些脚步,脚掌的部分那么深,而脚跟的部分却如此轻浅,而且两个脚印的距离很长,想见归家时的急切了。你可没有要紧事,不必追迹这些脚印,尽管慢点儿。 在往日,便是这样冷僻的小村,亦常有古旧的声音来造访的。如今,没有碎布烂铁换糖的唤卖,卖通草花的货郎的小鼓,走方郎中踉跄的串铃,即便本村的瞎先生,也暂时收起算命小锣的铛铛,没有一个辛苦的命运来叩问了,正是农忙的时候呀! 转过一架铺着带绿的柳条的小桥,有一棵老树,我只能叫它老树,因为它的虬干曾做过我儿时的骏马,它照料着我长大,乡下的人替它起的名字,多是字典辞源上查不到的。顽皮的河水舔去覆土,露出隐秘的年青的一段,那羞涩的粉红的根须,真如一个蒲团,不妨坐下。 也得像个样儿理了钓丝,安上饵,轻轻地抛向水面。本不是为着鱼而来的,何必关心“浮子”的深浅。 河不宽,只消篙子一点,便可渡到彼岸了,但水这么蓝,蓝得有些神秘,你明白来往的船只为什么不用篙子了吧!关于这河,乡下人还会告诉你一个神奇的故事,深恐你不相信,他们会急红了脸说:县里的志书上还载着。 也不知是姓什么的做皇帝的时候,——除了村馆里的先生,这村里的人都是只知道“民国”与“前清”的,顶多还晓得朱洪武是个放牛的野孩子,则“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何足为怪。这儿出了个画画的,一点不说谎,他画的玩意儿就跟真的一般,画个麻雀就会叫,画个乌龟就能爬,画个人,管少不了脸上一粒麻子。天下事都是这样,聪明人不会长寿的,他活不上三十岁,就让天老爷给收去了,临死的时候,跟他的新娶的媳妇说:“我一不耕田,二不种地,死后留给你的只有绵绵的相思……”取张素绢,画了几笔,密密卷好,叫她到城里交给他的师傅,送到京城的相爷家去,说相爷的老太太做寿,寿宴上什么东西都有了,但是还缺少一样东西,心里很不快活,因此害了症候,若能如期送到,准可领到重赏,并且关照她千万不要拆开来看,他咽了最后的一口气,媳妇便上城去了。她心里想到底是个什么呢?耐不住拆开望望,一看是一片浓墨,当中有一块白的,以为丈夫骗了她,便坐在田岸上哀哀地哭起来。一阵大风,把这卷儿吹到河里去了,我的天,原来是一轮月亮啊!从此这月亮便不分日夜地在深蓝的水里放着凄冷的银光。 你好意思追问现在为什么没有了?看前面那块石碑,三个斑驳的朱字“晓月津”,一个多么诗意的名儿。 “山外青山楼外楼, 我郎住在家后头, ……” 夹着槐花的香气,飘来清亮的山歌,想起什么浪漫的佳话了?看水面上泛起一个微笑。她们都有永不凋谢的天真,一条压倒同伴们的嗓子的骄傲,常常在疲乏的梦里安排下笑的花蕾的。 一片叶子,落到钓竿上来,一翻身,跌到水面上,被微风推出了视野。还是一样的碧绿,闪耀着青春的光辉。你说,便这样无声地殒折,不比抖索着枯黄的灵魂,对残酷的西风作无望的泣求强些?且不浪费这些推求,你看这叶片绿得多么可人,若能以此为舟,游家泛宅,浪迹江湖,比庄子那个大葫芦如何? 远林漏出落照的红,像藏在卷发里的被吻后的樱唇,丝丝炊烟在招手唤我回去了。咦,怎么钓竿上竟栖歇了一只蜻蜓,好吧,我把这枝绿竹插在土里承载你的年青的梦吧。 把余下的饭粒,

主编推荐
   纪念汪曾祺诞辰百年经典合辑   展现文学大师风采   温暖,睿智,幽默,通透   作为“中国*后一位士大夫”,他的文字具有明清笔记般的雅致与风流   深受沈从文、金庸、贾平凹、苏童、毕飞宇、曹文轩等诸多文学名家喜爱   众多文章被收录进初、高中语文教材   耳目所接,无非是水,故乡人情,隽永流长。   1. 他(汪曾祺)像一股清风刮过当时的中国文坛,在浩如烟海的短篇小说里,他那些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的名篇,无可争辩地占据着隽永、光彩常在的位置。能够靠纯粹文学本身而获得无数读者长久怀念的作家是幸福的。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   2.《汪曾祺经典》丛书共七册,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杂文、小说、评论等内容,并配有一些老照片及其书画作品,进一步展现其美文佳作。   3. 《汪曾祺经典》丛书,精编,装帧精美,版式疏朗。   4. 《耳目所接皆是水》中跟随作者感受水一般的家乡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以及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人的深情。 

精彩内容
   《耳目所接皆是水》与汪曾祺家乡印记有关的文章,并配有作者行走家乡时的照片和创作的绘画书法作品,帮助读者了解这位有生活气息的文学大家,带领读者感受水一般的家乡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以及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人的深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