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网络思想意识的悖论性样态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生网络思想意识的悖论性样态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9.32 6.0折 9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95519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11525612

上书时间2024-08-1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琰,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2000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20余年,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10余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结题获良好等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以及其他省厅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及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黑龙江省哲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参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分析

 第三节基本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

 一网络思想意识

 二悖论性样态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二章网络文化作用于人思想意识的深层特质

 第一节以“强调倾向性认识”为中心的“群体极化”特质

 一因团体偏向形成特别观点的群体思维形式

 二网络集群的共同认识形成强大的聚合力量

 三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网络暴民”

 第二节以“文化反哺”为表征的“后喻文化”特质

 一强调变革可能性的反向社会化文化

 二数字土著与数字移民间的代际鸿沟

 三凸显多维代际话语主体共存的模式

 第三节以“平衡思想”为核心的“人际补偿特质”

 一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补偿的思想

 二本体诉求感性回归的补偿性文化

 三通过自我塑造实现虚拟自我价值

 第四节以“众声喧哗”为语境的“超容集成特质”

 一具有巨大包容性的多层次文化形态

 二承载着丰富性社会功能的文化样式

 三消解文化边界和屏障的多元性文化

 第五节以“受众中心”为表现形式的“交互开放特质”

 一传播要素围绕受众展开的受众中心论

 二传播者与受众互动互换的交互开放特征

 三具有多重价值的网络人际交往维度与方式

 第三章大学生群体网络思想意识的悖论性样态

 第一节自我价值的阐发与能力发展的延滞

 一进一步开掘自我认知的潜能

 二极易产生“技术性大脑倦怠”

 第二节道德境界的提升与价值观念的嬗变

 一道德情感得以进一步激发和巩固

 二多元价值观念导致网络伦理责任缺失

 第三节本体诉求的回归与崇高理性的消解

 一释放真实自我的本体诉求感性回归

 二对理想化境遇的过度依赖遮蔽崇高

 第四节主体的自我完善与人格本质的异化

 一为其进行人格塑造提供了崭新平台

 二极易导致人格异化和自我意识混沌

 第四章大学生网络思想意识教育引导的规律探寻

 第一节体现多元主体多向互动的主体问性规律

 一由施教者处于中心地位转化为分权无中心

 二体现为施教主体客体化和受教客体主体化

 第二节具有个体和环境价值互创关系的共轭规律

 一个体是具有先在性的价值创建选择的主体

 二环境在信息流变交互过程中对个体施以影响

 第三节呈现“耗散结构”系统的非线性作用规律

 一各要素间交叉渗透影响形成的多维交错系统

 二无法从初始条件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本真状态

 第四节自组织演化形成有机系统的生成运作规律

 一凸显了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二由单向的灌输过程转化为自我建构的活动

 第五章消解大学生网络思想意识悖论性样态的理论与实现路径

 第一节提升舆论引导力,坚持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理论指导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

 三坚持以中华很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支撑

 第二节注重人性化关照,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协同发展

 一兼顾教育行为的路径条件和价值判断

 二采取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因材施教策略

 三设置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与情境

 第三节激发主体能动性,强化自主自律和自我彰显的教育功能

 一秉持“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自律”观念

 二注重大学生关注的集中性和指向性内容

 三满足大学生自我彰显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四节优化心理调适力,实现虚拟人格和现实人格的协调统一

 一防止个体真实自我被多重虚拟自我消解

 二强调对个体思想困惑和心理积淤的疏导

 三从内心参照体系出发遵循共情特征规律

 第五节突出约束保障性,坚持网络监管和舆论引导相互融合

 一研究和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网络法律法规

 二创新网络管理技术和优化网络媒体环境

 三形成具有性的网络舆论和网络舆情

 第六节汇聚综合治理合力,实现教育多方面各领域的资源整合

 一运用整体性思维树立多方协同治理理念

 二发挥社会网络综合治理合力和整体优势

 三充分调动高校内部的教育力量和相关要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庄子·天地篇》里讲:“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而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中国古代哲学中蕴藏的智慧充分揭示了技术和道德之间的矛盾会随着人们使用机械的同时应运而生,机心的滋生必然会打破心灵的宁静质朴,有机心的人必然会“道之所不载”。正如新的科学技术一方面能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另一方面也会使人类产生道德与思想困扰一样,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发展进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关于网络技术,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文化也同样存在着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针对网络发展的路径和现状客观地指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网络技术的意义和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有利于高扬人性之光,同时也无法避免地造成新的伦理道德困境。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产生的网络文化,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多重作用力,使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受到巨大冲击,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中的样态存在更是趋于复杂多变,情绪化与非理性行为、观念多元偏差,甚至是人格异化等负面问题层出不穷。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非非此即彼,而是此消彼长、相背相反,往往呈现出二律背反现象,因此大学生在网络化境遇中的思想意识体现出明显的双重“悖论性”样态特点。

研究目的

网络是当今社会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科技力量,互联网的产生和快速发展被学术界和产业界称作“世界第四次产业革命”。网络技术为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样态,网络生存已成为当代人重要的生存方式。互联网发端于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从1969美国国防部委托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进行互联网的研究,并建立了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到密西根大学和怀俄明州立大学建立了基于X.25Merit网络,至今互联网已经遍布全世界。最早提出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他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提出:“由于信息技术革命普遍渗透了人类生活的全部领域,所以是我分析正在成型的新经济、社会与文化之复杂状态的切入点。”①人类已经从现实世界的生存拓展和延伸至网络空间,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结构的新形态。

1986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合作实施的中国学术网(简称CANET)即我国第一个国际联网项目正式启动。CA-NET1987年在我国正式建成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1988年,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覆盖了我国第一个X.25分组交换网。1994420日,我国创建了北京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开通专线,至此中国与国际互联网正式接入,中国的互联网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自此之后,互联网便迅速在我国得以使用和普及,并且呈现出越来越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于202132日发布了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0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②(见图1-1)毋庸讳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精彩内容

本书重点分析了网络文化体现的以强调倾向性认识为中心的群体极化特质、以文化反哺为表征的后喻文化特质、以平衡思想为核心的人际补偿特质、以众声喧哗为语境的超容集成特质、以受众中心为根本的交互开放特质等作用于人思想意识的深层特质;在此基础上重点解析了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境遇中的悖论性样态,即“自我价值的阐发与能力发展的延滞”、“道德境界的提升与价值观念的嬗变”、“本体诉求的回归与崇高理性的消解”、“主体的自我完善与人格本质的异化”。结合网络文化对“体现多元主体多向互动的主体间性规律”、“具有个体和环境价值互创关系的共扼规律”、“呈现“耗散结构”系统的非线性作用规律”、“自组织演化形成有机系统的生成运作规律”等教育引导规律进行了考索。最后从提升舆论引导力,坚持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注重人性化关照,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协同发展;激发主体能动性,强化自主自律和自我彰显的教育功能;优化心理调适力,实现虚拟人格和现实人格协调统一;突出约束保障性,坚持网络监管和舆论引导相互融合;汇聚综合治理合力,实现教育全方位各领域资源整合等方面对消解大学生网络思想意识悖论性样态的现实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