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家庭:如何修复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原生家庭:如何修复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7.31 4.7折 58 全新

库存15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邱淑惠著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53534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5580549

上书时间2024-08-1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邱淑惠

美国马里兰大学发展与幼儿研究所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发展与幼儿研究所硕士、台湾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现任台中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教授。

历任台中教育大学幼儿教育学系主任、《幼儿教育年刊》主编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审查委员。

邱淑惠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幼儿认知发展、亲职教育、幼儿学习成效与科技应用,著作众多。她开发多项幼儿评量工具,包括《学前幼儿语文评量》(2017)。

审定者简介

江文贤 博士

美国加州专业心理学院婚姻与家族治疗博士。现任鲍文家庭系统理论在台运用与研究中心负责人、怀仁全人发展中心心理师、旭立文教基金会项目部总监、台湾婚姻与家庭辅导学会理事。

江文贤博士学习鲍文家庭系统理论近20年,长期在华语圈推广鲍文家庭系统理论,他与他的团队陆续完成一些有关鲍文理论书籍的翻译,包括《解决关系焦虑——Bowen家庭系统理论的理想关系蓝图》 《Bowen家庭系统理论之八大概念——一种思考个人与团体的新方式》等,除了持续翻译书籍,他和他的团队也提供鲍文理论的训练与相关课程,并且运用此理论在他个人的专业咨询工作与私人生活领域中。



目录

第一章

家庭系统──着重互动关系

1 思考关系的新视野 002

2 在“关系”中,一切都是“相互的” 009

3 我们是自己的主人? 017

第二章

伴侣关系──在自我与我们当中求平衡

4 “自我”与“我们”的拉扯 026

5 亲爱的,我们变了 034

6 “我们”是如何搞砸的? 041

第三章

自我分化──在关系中强调情绪界限

7 自我分化 050

8 自我分化的不同样貌 059

第四章

互动系统──三角关系

9 三角关系 070

10 你被“三角化”了吗? 078

11 如何保持情绪中立? 086

第五章

跨代传递──原生家庭的影响

12 家庭中的手足角色 096

13 手足角色与家庭关系 105

14 慢性焦虑 113

第六章

焦虑蔓延──典型症状

15 “症状”是焦虑的出口 122

16 一段关系的结束 130

17 失去自我的家人 142

第七章

迈向理想关系──自我分化的提升

18 成为更好的自己 152

19 分析互动模式 160

20 修复家庭关系 169

〈结语〉 爱的极致表现 177





内容摘要

“自我”与“我们”的拉扯

她希望下班回家,两人能一起喝杯茶,谈谈今天过得如何;他想坐下来,好好看新闻。她想假日两人去户外走走;难得放假,他想跟朋友去打打球。

他觉得生活重心应该放在事业上;她注重家庭生活,工作只是生命的一部分。

他不是不想跟她相处,他只是希望在婚姻生活中,仍有各自的朋友,能保有自己喜欢的活动;她不是无法忍受一个人独处,只是希望两人能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朋友。

双方有各自的期待。对两人相处,双方放的比重不同。如何取得平衡?

人在关系当中,一生都受两种力量拉扯:一股力量,让人想成为独立的“自我”(individuality force),做自己的主人;另一股力量,则是让人想要与他人联结成为“我们”(togetherness force),寻求归属和认同。从理想上来说,这两股力量可以不必有冲突,或者这两股力量的拉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在现实中,这两股力量却经常剑拔弩张。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成为“自我”或“我们”的这两股力量的展现,有不同的样貌。“自我”与“我们”的拉扯,不只是在伴侣之间才有。原生家庭如何支持“自我”的成长,形塑“我们”之间的应对,也会影响个人与伴侣的相处方式。

“自我”的成长

孩子在不同年龄,对“自我”的追寻和“我们”的需求有着不同的比重。刚出生的婴儿,还没有“自我”的意识,完全仰赖他人照顾,主要照顾者通常是婴儿的母亲。此时,母亲与婴儿虽然是两个个体,但“我们”的情绪是融合的,双方的情绪都受对方牵动。母亲的情绪受婴儿的哭闹、嬉笑和生活作息影响。母亲的情绪也影响婴儿的情绪系统,包括婴儿的血压、心跳和身体中压力荷尔蒙的浓度。母亲的忧郁情绪,甚至能影响婴儿的大脑发

育,让孩子胆怯、退缩、被动。此时的婴儿主要受情绪系统支配,感觉系统与理智系统仍在萌发当中。

受到良好照顾的幼儿,开始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当“我的”“我要”等出现在两岁幼儿口中时,则显现出幼儿对成为一个独立“自我”的渴望。虽然如此,两岁幼儿对母亲的情绪依附仍然强烈。两岁幼儿被送到托儿所看不到母亲,情绪失控不能自已,母亲在一旁偷偷担心不忍离开,就是一种情绪融合的展现。

二至六岁的学龄前幼儿,感觉系统迅速成长,需要成人协助了解与辨认自己和他人的感觉,例如:姐姐生日有礼物,我也很想要她的礼物,我不高兴的感觉原来叫作“嫉妒”。

儿童时期,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引及控制,学习“感觉”与“理智”的权衡,学习遵守社会规范。例如:父母不满足我的需求(感觉),不代表不爱我(理智规范)。青少年时期,孩子需要的则是学习做一个独立自主及负责的“自我”,以及学习在家庭之外如何适当与他人建立“我们”的联结,练习在“感觉”与“理智”之间取得平衡。例如:面对朋友的勉强,可以选择顺从(感觉)或适当地拒绝(理智),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从理想上来说,如果家庭能支持个人的“自我”发展,个人的自我就能由婴儿时期的完全受情绪主宰,发展到幼儿时期的辨认感觉,再发展到儿童时期的萌发理智,至青年期逐渐成长为不受情绪、感觉主宰的自我。这个理想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原生家庭的互动——能否适时放手,在适当时期给予该时期所需的支持。

如果父母能渐渐放手,给孩子追寻“自我”的成长空间,一个青年应该有能力为自己做主,能觉察自己的感觉与理智,并能在与他人相处的“我们”之间学会有时适当妥协、有时坚持自我,拥有和谐舒适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理想状况中,个人在追寻“自我”和“我们”的两股力量当中,可以很容易找到平衡点。

家庭中常见的问题是,父母与孩子的情绪联结过于紧密,父母无法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放手,于是阻碍了孩子发展成独立自主的个体。在孩子年幼时,这种状况运行还不成问题,就如圣凯和圣凯妈的情绪融合,圣凯妈将圣凯视为生命重心,以满足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对年幼的圣凯照顾周全,圣凯也习惯依赖母亲。但随着孩子年纪渐长,这样相互依赖的情绪,容易使孩子养成受情绪掌控的习惯,当孩子在生活中任性肆意而为时,情绪

化的父母也很难适当管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都受情绪掌控。等孩子进入学校,情绪化的反应无法符合社会期待,孩子很难适应学校生活。

父母无法随着孩子成长而松绑与孩子的情绪联结,强加自己的期许在孩子身上,也会让孩子产生抗拒,将双方推往彼此厌恶又互相依赖的方向。例如:圣凯妈无法放手,限制圣凯在外交友;圣凯情绪性地拒绝母亲干涉,与母亲冲突不断,却又相当在乎母亲对他的态度。这样纠缠,父母无法尊重孩子的感觉和想法,自然也无法帮助孩子学习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觉与想法,同样也无法让孩子发展出能理性思考的自我。

“症状”是焦虑的出口

当慢性焦虑在家庭内升高至一定程度,焦虑会找到出口。这个出口可以是在某段关系中或某个人身上:焦虑在某段关系中找到出口,关系中可能出现激烈争执、夫妻离异或外遇等现象;焦虑的出口在某个成员身上时,这个人可能在身体、心理或社交上出现障碍。一般人称这些现象为“问题”,而鲍文则称之为“症状”,以强调这些现象不是导致家庭情绪系统失衡的“原因”。这些现象是讯息,让我们知道家庭情绪系统因承受过多焦虑而失衡。

家庭情绪系统失衡最根本的源头,是家庭成员自我分化不足,又遇上不利环境,导致焦虑升高,产生症状。换句话说,夫妻冲突不是问题的根源,而是问题的症状,它是夫妻面对不利环境产生焦虑后,不自觉采用互相指责的方式,企图解决自己的焦虑,由于行为欠缺理性思考,反而让焦虑在夫妻间相互感染、震荡、扩大。

可以河水比喻蔓延的焦虑。如果河水高涨导致溃堤,溃堤是河川系统失衡的症状,河川容纳的水量有限(自我分化不足)、天气骤变雨势加剧(外在不利环境),才是导致水位高涨的“原因”。有不利的“因”,未必会导致不好的“果”。水位高涨未必会溃堤,河川系统本身出现有问题的环节,才会引发溃堤。在家庭中,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家庭关系或成员则会出现症状。

症状会不会出现,受家庭成员的自我分化程度,以及家中焦虑强度的影响。家庭成员的自我分化程度越高,整个家庭的情绪系统越健全,面对不利环境较能理性处理,相对不容易产生慢性焦虑。即使产生慢性焦虑,自我分化程度高的家庭成员对焦虑的忍受度也比较高,焦虑水平比较不容易超过家庭成员负荷的上限。

如果家庭成员的自我分化程度低,成员互动受情绪主导,焦虑容易因不利因素而飙升蔓延,再加上自我分化程度低的成员对慢性焦虑的忍受度也较低,过多的焦虑很容易超过某个家庭成员能承受的上限,焦虑因而在他身上引发崩溃,使其出现症状。

以品萱先生与公司异性同事互动密切为例,面对不利因素,夫妻激烈冲突的症状会不会出现?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不依赖伴侣得到安全感,较能信任伴侣,比较不会视之为压力,即使有所怀疑,也会采取较理性的方式沟通,试着了解事实或是幽默地表达自己的“失落、不安”;如果伴侣的自我分化也相对成熟,他会理性说明、同理并抚慰她的担心。如此,焦虑不至于扩大,自然也不会出现家庭情绪系统失衡的症状。

相对地,自我分化程度较低的人,依赖伴侣填补自己渴望亲密的需求,期待伴侣带给自己幸福,感情脆弱且缺乏安全感,容易将伴侣与公司异性同事互动密切视为压力,伴随而来的嫉妒、失落、怀疑,让焦虑飙升。她面对焦虑时的本能反应可能是指控先生“搞暧昧”。如果先生的自我分化程度也不高,面对指责的反应可能是生气、斥责,这会让她的焦虑更加扩大,出现更多指责。恶性循环之下,焦虑更容易泛滥溃堤,夫妻激烈冲突可能成为常态。

……

关系模式的影响

习惯让人不自觉地重复相同的行为模式,不管这个习惯有益还是无助于人际关系。在成长过程中,个人在原生家庭的情绪互动模式里养成习惯;离家后往往不自觉地因循旧习,选择能跟自己复制相同互动模式的伴侣。即使个人立志不要重蹈覆辙,习惯的印记还是会让一个人不自觉地往复制原生家庭互动模式的方向走。一个男人立誓绝对不要选择一个像母亲这样管东管西的女人,步入婚姻后,妻子无伤大雅的请求,也可能让他过度敏感地视为干涉而使其反射性抗拒,妻子委屈埋怨,更加强先生的认定,双方一来一往,让妻子的反应越来越像他的母亲。

观察家庭成员如何情绪互动,可以找到焦虑的起因,预测焦虑的出口。一个与父母、手足情绪疏离的先生,会惯性地以疏离的态度与妻子相处。这种态度如果导致妻子将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她可能跟具有某种特质的孩子关系紧密,这个孩子可能是老大、老幺、最像先生或自己的那个孩子。这种紧密经常是过度纠缠的关怀。假设妻子将焦点放在幺儿身上,以转移夫妻关系疏离带来的焦虑,而先生因为不用继续面对妻子的渴望亲近,也就

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妻子对幺儿的过度关注。

父母关注最多的孩子,通常也是自我分化最低的孩子。父母的过度关注与干涉,常让孩子不得不乖乖配合或选择叛逆反抗。这样的孩子,精力不是花在了解自己上,而是投入在情绪化地回应父母的干涉、与父母的情绪相互牵绊上。陷入情绪化人际纠缠的孩子,不易发展出成熟的情绪调适能力,对焦虑敏感且情绪起伏大,容易成为家庭慢性焦虑的出口,也最容易出现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互动方式虽是由原生家庭习得,但更多的是来自和动物一样的本能。例如:受到威胁时,“战斗”或“逃跑”的本能,人和动物都有。经验只是强化特定本能,塑造表现方式。人类通过经验学习,“战斗”的表现方式比动物更多元,可以是直接打架、当面斥责、私底下放话等。每个人都有“战斗”的本能,会如何表现,则受成长经验影响。

芸芸众生的家庭情绪关系模式呈现出许多共通性,就是因为有太多源自本能的行为反应,一旦放弃理性思考,本能就会主宰行为。

症状的改变

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可能随时间而改变,症状也随之不同。刚结婚时,夫妻主要的互动方式如果是妻子配合先生,妻子放弃自己的习惯、离开自己的朋友圈或改变时间分配以维持婚姻和谐,焦虑升高时,妥协较多的妻子可能出现的症状是身体不适、忧郁,或不自觉地耽溺于社交网络,以寻求慰藉,等等。

结婚多年后,如果妻子不再妥协,互动方式可能转变为挑剔对方的不是,焦虑升高时,原先由妻子单方承受的焦虑,可能转移到两人的互动上。妻子由原先的症状复原,焦虑外显,转而以婚姻冲突的方式呈现症状。症状看起来不同,但两人在追寻“自我”和“我们”之间拉扯的问题本质相同。

症状不断改变,能让不同关系或不同成员分担焦虑。慢性焦虑飙升,可能是妻子先开始身体不适,过一段时间变成先生忧郁,孩子上学后,变成孩子在学校适应不良……只要家中的焦虑不是固定由同一个人承受,就不会有人长期失能。如果家庭的慢性焦虑是在多个孩子之间移转,那么这些孩子的症状可能大多轻微,没有孩子出现严重症状。不过如果焦虑长期由同一个孩子承受,他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其他孩子则得以幸免。

父母并不会故意把家庭的冲突与焦虑投注在孩子身上,或故意将焦虑倾注于某个孩子,这些互动模式是不自觉的自动化

反应。


……



主编推荐

1. 以华人案例诠释美国家庭咨询大师鲍文的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是指引个人自我成长的理论。当个人有能力以不委屈自己的方式跟家人和谐相处,也可以改善职场和朋友圈等其他场域的人际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2. 鲍文家庭系统理论是通过长年对家庭的研究,归纳出所有人类关系普遍存在的样貌。一旦你能够看懂这些关系样貌,你将更有机会摆脱这些关系样貌的无意识牵引,借由自己的努力,将关系提升到更为成熟的境界。

3. 美国马里兰大学发展与幼儿研究所博士邱淑惠所著,美国加州专业心理学院婚姻与家族治疗博士、鲍文家庭系统理论在台运用与研究中心负责人江文贤审定

4. 引导深处困境中的你我,解开原生家庭羁绊关系,获得自我疗愈和安全感,改变不良身心状态,让生活回到正常轨道,

在亲密的家庭关系和伴侣关系中保有健康快乐的自我。

5. 带领读者抛弃过于简化的因果线性思考,进入家庭系统思考的多元观点,发现更多处理家庭问题的可能性。

6. 每个章节最后设有问题反思,可帮助读者觉察并面对关系议题,检视个人的家庭、伴侣和自我的关系,如同进入咨询的对话历程,迈向成为更好的自己之路!

7. 本书以案例故事深入浅出地介绍家庭系统理论的概念,读来浅显易懂,使读者感同身受的带入,让在家庭中身兼数职的你我逃离枷锁,重新找到那个“称职的我”和“真正的我”!

8.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场域,作者从幼教专业角度看到许多孩子问题的根源──家庭入手,尝试引领读者找到解开家庭羁绊关系的良方。

32开双封设计,内文采用轻型纸张,护眼,适于阅读。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部以华人案例完整阐释家庭治疗大师鲍文家庭系统理论的著作。鲍文将家庭概念化为一个情绪关系系统, 并提出了八个相互连锁的概念来解释发生在核心家庭和大家庭之间的情绪过程及可能导致的病态。本书作者以华人案例来诠释包文的家庭系统论, 阐述无论现在的家庭关系如何, 改善是可能的, 而且最好能从自己开始。家庭系统论是咨询理论, 也是指引个人自我成长的理论。这个理论让我们看见修复家庭关系的契机, 在关系中制造出来的问题, 可以在关系中修复。



媒体评论

鲍文家庭系统理论近几十年来,一直影响着许多家庭治疗师的思维,并且改变人类对于问题的单一因果看法,只可惜目前台湾能够学习这套系统思考观点的机会不多。如今邱教授愿意贡献她的专业知识,撰写这本浅显易懂的自我成长书籍,带领读者抛弃过于简化的因果线性思考,进入家庭系统思考的多元观点,从而让你发现更多处理家庭问题的可能性。

──鲍文家庭系统理论在台研究及运用中心负责人 江文贤博士

身为一位家族治疗师,阅读邱教授在书中撰写的案例,活灵活现的演出如同晤谈室接触的家庭。鲍文理论精彩的整理,以系统观点理解人。“觉察”是改变的开始,每个章节最后的反思,可帮助读者觉察并面对关系议题,如同进入咨询的对话历程,迈向成为更好的自己之路!

──吾心文教基金会咨询心理师 蔡宜宁

这本书非常适合对亲职、伴侣和自我成长有兴趣的人阅读,相信能从阅读本书中为自己的关系做一番健康检查,学习如何在亲密的家庭和伴侣关系中保有健康快乐的自我。

──台中教育大学咨询与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罗明华

这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人生千百个样貌与叹息!淑惠用“理性的专业”和“感性的人性”述说和解析这些家庭故事!看着看着,泪与深思和在一起,每一个人都该看这本书,在身兼数职的家庭中逃离枷锁,重新找到那个“称职的我”和“真正的我”!

──台湾嘉义大学幼儿教育学系教授 吴樎椒

家庭是一个新汽车的制造公司,人幼年在家庭中就仿佛汽车被制造,长大后带着原厂硬件及不同版本软件,决定了我们的好恶、爱恨,受伤的时候宽恕或报仇,邱教授为大家揭开了这个秘密,要你明白,原来你的人生并不是真的完全自由!

──联新国际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林博

本书是能引导在不同关系中各种身份的你重新思考,调整思维与做法,正视内心的伤痕,修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与重要的人共同成长的最佳指南!

──陶玺特殊教育工作室创办人 曲智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场域,淑惠教授从幼教专业角度看到许多孩子问题的根源──家庭,本书运用鲍文家庭系统理论搭配真实案例,尝试引领读者找到解开家庭羁绊关系的良方,真心专业推荐!

──亲职教育讲座讲师 许金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