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发展研究:1949-201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发展研究:1949-2019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1 4.3折 68 全新

库存29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杰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82025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1715241

上书时间2024-08-1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沈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教于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江苏省等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曾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3项。在《理论探讨》《学术论坛》《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CSSCI来源期刊和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索引或引用。



目录

绪 论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内涵、来源及特征

第一节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来源…

第三节 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文化动因

第二节 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动因

第三节 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动因

第三章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一元’管控”社会治理

第一节对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建设与治理道路的探索需要

第二节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一元’管控”社会治理的理论内容

第三节奠基与开创:“政府‘一元’管控”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10

第四章改革开放之后的“多方协作共管”社会治理

第一节经济社会转型中社会民生领域急需“补课”的问题倒逼……118

第二节改革开放之后“多方协作共管”社会治理的理论构成………130

第三节突破与发展:“多方协作共管”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149

第五章新时代以来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

第一节新时代以来对治理挑战、理论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冲击与回应

第二节新时代以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理论内容… …171

第三节创新与升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177

第六章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与问题审思

第一节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问题审思

第七章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从确立合法性入手,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第二节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应找准价值坐标并赢得话语权

第三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把握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一致性

第四节将社会治理现代化确立为未来的发展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绪论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一节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治理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活动,是维护社会生活及其秩序的重要实践。人类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①,而社会治理创新是维护社会“机体”秩序、推动社会“机体”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社会治理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特别是进入有国家存在的阶级社会之后,社会治理就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张力关系中呈现了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制度形态。受到国家性质的制约和影响,社会治理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在我国,随着社会建设重要性的凸显,人们意识到,社会及其职能需要相对独立于国家,形成现代意义的社会多元结构。社会建设、管理与治理由此而生。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理论与实践正是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而产生的。

一般来说,理论研究的缘起均能从现实生活实践中找到。“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②。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研究也是如此。随着全面改革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双重转型”时期。这种转型是传统向现代、计划向市场转型的双重交织,是整体、综合和系统性的结构性社会变迁,是涉及社会各领域的全面社会变革与社会大转变。①但是这也是经济社会非均衡化发展阶段,是传统风险和新型风险并存的“风险社会”阶段。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总体稳定,但不确定因素增多,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如多元价值理念冲突、群体性事件频发、贫富差距拉开、财富资源配置不公、社会分化持续等。这些社会矛盾直接挑战着社会公平,拷问着党的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1998年3月,《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首次将社会管理列入了政府职能范畴(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再次确定社会管理为政府职能之一(其余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命题,强调要“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加强社会建设”。2013年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并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上得以再次重申和全面阐释。这是党和政府社会管理与治理战略观念的重大转变,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的表现。

回归经典文本,关照社会现实;接续和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是研究本课题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相比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社会建设与治理还稍显滞后。因此,开展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研究,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民生水平,构建和谐、平安和美好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进行政治学、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等多学科交叉复合研究、中西理论对比研究,在促进不同学科间对话和融通过程中,驳斥某些学者的狭隘认识,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特色社会治理理论话语体系。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新课题。有助于加大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研究力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体系进行“本原性”解……



精彩内容

本书是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创新的历程及经验研究”的结项成果。本书紧紧围绕“社会治理创新”这一重要命题,借助马克思主义整体论,回顾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三个阶段,针对当前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基于经典的社会治理理论,分析“三个发展阶段”的关系及其统一,揭示理论传承逻辑,总结成功经验,提炼对当下社会治理的启示。社会治理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研讨社会治理的专著,该书稿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出版该书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