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及其评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及其评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18.64 6.0折 19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宁,王建国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604047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14487607

上书时间2024-08-1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学系副主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兼任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艺术建设专项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委员等。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数字景观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1项;主编“城市开放空间研究系列丛书”,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授权和受理专利11项;主持和参与完成城市及乡村规划设计项目30余项,相关成果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等。



目录

0 绪论

0.1 背景及研究视角的确立

0.1.1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

0.1.2 城市公共空间格局效率与公平视角的确立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技术路线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1 公共空间的社会维度与空间正义理论

1.2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1.3 公共空间的地理维度与公共设施区位理论

1.4 公共空间的空间维度与空间自主理论

1.5 研究述评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空间范围界定

2.1.2 城市公共空间格局之效率与公平

2.2 基础理论

2.2.1 作用价值:作为全局性控制要素的城市公共空间

2.2.2 本质属性:作为公共性载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2.2.3 基本原理:作为建成环境的城市公共空间

2.3 本章小结

3 协同互构: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结构形态

3.1 制约/依存:公共空间格局与自然要素

3.1.1 关系模式

3.1.2 关系模式的量化:区位熵法

3.2 关联/拓扑: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肌理

3.2.1 公共与居住领域的公共空间格局

3.2.2 公共空间格局与街区肌理

3.2.3 公共空间格局与建筑肌理

3.2.4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界面

3.3 连接/叠合: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结构性特征

3.3.1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结构性轴线

3.3.2 结构性道路之公共空间属性的判断标准

3.3.3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竖向构成

3.4 向心/梯度: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圈层结构

3.5 实证模式分析:苏黎世与南京老城

3.5.1 公共空间格局与自然要素

3.5.2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肌理

3.5.3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结构性特征

3.5.4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圈层结构

3.6 发展对策建议

3.7 本章小结

4 关联支配: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土地利用

4.1 吸引/排斥:公共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性质

4.1.1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用地大类标准

4.1.2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用地混合程度

4.1.3 公共空间格局与沿线土地利用

4.2 集聚/共生:公共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密度

4.2.1 公共空间格局与建筑密度

4.2.2 公共空间格局与建设强度

4.2.3 公共空间率

4.3 择优/补偿:公共空间格局与土地价格

4.4 实证模式分析:苏黎世与南京老城

4.4.1 公共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性质

4.4.2 公共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密度

4.4.3 基于地价分异的公共空间格局

4.5 发展对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竞争联合: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交通组织

5.1 隔离/并存:城市道路的公共空间属性

5.1.1 人车分离和共存的道路模式

5.1.2 道路分级与路网结构

5.1.3 机动车道路的公共空间属性

5.2 互构/互塑:公共空间格局与出行方式

5.3 连通/到达:公共空间格局与机动车交通

5.3.1 城市道路等级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3.2 城市路网密度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3.3 城市路网连接度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4 联动/耦合:公共空间格局与公共交通

5.4.1 公共空间格局与公共交通的联动

5.4.2 公共交通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5 依托/渗透:公共空间格局与慢行交通

5.5.1 自行车交通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5.2 步行交通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5.3 弱势群体的步行需要与公共空间可达性

5.6 实证模式分析:苏黎世与南京老城

5.6.1 城市道路的公共空间属性

5.6.2 公共空间格局与出行方式

5.6.3 公共空间格局与机动车交通

5.6.4 公共空间格局与公共交通

5.6.5 公共空间格局与慢行交通

5.7 发展对策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差异并置: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人口分布

6.1 调节/适配: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总人口分布

6.1.1 人口密度与人均公共空间

6.1.2 基于人口的公共空间可达性算法

6.2 均等/补偿:公共空间格局与人口空间分异

6.2.1 不同类型居民的出行空间等级与需求指数

6.2.2 公共空间个体与总体的可达公平性

6.2.3 居民需求与公共空间服务水平的拟合

6.3 实证模式分析:苏黎世与南京老城

6.3.1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总人口分布

6.3.2 公共空间格局与人口空间分异

6.4 发展对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7.1 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计算方式

7.2 权重确定与评价系统的建立

7.3 苏黎世与南京老城公共空间格局评价

7.4 苏黎世公共空间格局的中观模式分析

7.5 南京老城公共空间格局的优化建议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发展了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的基础理论

8.1.2 探索了公共空间格



内容摘要

绪论

0.1背景及研究视角的确立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建成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是社会组织模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与文化意象。城市公共空间格局研究主要关注公共空间的配置及其机理,反映空间要素之间及其与城市语境的关系,是物质公共空间构成的总体呈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变革的深化,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方面的自主权增加,公共空间的物质与社会形态随之发生深刻而多样的转变,城市广场、步行街、公园绿地等传统类型公共空间与各类新型空间不断涌现,表现出向市民化、开放性和包容性转变的大趋势。公共空间建设在数量、品质以及公共性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初步缓解了我国多年来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匮乏的局面D。上述转变折射出中国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从物质和精神领域切实改善了普通市民的生活。但从格局角度审视,公共空间建设出现缺乏整体规划、与城市形态关联的内洽性不够、重形象轻内涵等问题,空间格局效率与公平缺失的现象广泛存在,已严重影响到环境品质的提升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亟须开展系统且深人的总结与反思。

0.1.1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

(1)建设过程中,过于关注量的积累而忽视总体格局

纵观过去几十年,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相对较关注量的增长,相关规范条例①也强化对“量”的约束和限定。但总量只能反映公共空间的部分特征,无法全面呈现其区位选择、分布状况和服务水平。为符合指标要求,现行规划通常将无法开发建设的边角和零星用地划作公共绿地,而不切实考虑公众的使用需求。此举在影响效率发挥的同时也难以保障空间公平的实施,其实质是计划经济年代调控思想的延续。公共空间的“量”不等价于“质”,无论是对城市整体还是局部而言,城市中起决定性意义的是公共空间格局而非总量。

(2)使用过程中,公共空间被挤压、侵占现象严重

作为公共物品,城市公共空间较难产生“直接”“有形”“速效”的经济效益,在缺乏严格规范制度的情况下易沦为经济增长的牺牲品。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滨水区等区位或环境优良的地段,受利益驱动,地方政府倾向于与资本市场结盟共同侵蚀公众利益,违规建设、变更用地性质的现象层出不穷,通过规划修编进一步压缩公共空间的行为亦非鲜见(图0-1)。此外,工业化发展使汽车逐渐取代行人成为城市道路的主宰,车行已成为新城空间的重要决定因素,连续的步行系统及其所联结的公共空间较易受忽视。在老城中,城市道路拓宽被简单视为应对机动车增量交通的高性价比措施,机动车通行空间的加宽侵占了步行公共空间,街道环境品质的下降导致步行空间的社会交往功能削弱,造成公共空间格局组织的低效。

(3)管理过程中,公共空间条块分割、缺乏统筹

现行城市规划依据相关法规划分地块,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绿地、广场和停车等指标,地块间相互独立。城市公共空间常沦为建设之余对边角空间的利用,建筑各自为政,公共空间条块分割,相互间缺乏必要联系;更甚者是缺乏从城市整体角度的统筹,无法与城市结构相内治。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关联度较弱,大量沿街建筑为非公……



精彩内容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效率与公平是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基础性研究问题,本书的学术贡献在于:第一,整合了城市设计本体研究与社会伦理的精神研究;第二,整合了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三,建构了基于效率与公平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本书以城市公共空间格局为核心命题,通过城市结构形态、土地利用、交通组织、人口分布四个层面,深入研究了城市公共空间格局对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协同互构、关联支配、竞争联合、差异并置等重要原则。论文采用量化技术手段,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发展策略与指标评估系统,并结合南京与苏黎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