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文明文献萃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代中国文明文献萃编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46.61 6.2折 238 全新

库存1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凯,张子青等编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22202600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238元

货号12341132

上书时间2024-09-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引 言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史料比较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世文献。经书中的《尚书》《诗经》收录了同时期的文诰、诗歌等,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社会风俗等领域,是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最宝贵、权威的一手传世文献。《春秋》三传,尤其是《左传》中保留了许多关于三代时期的历史追述。“三礼”、《论语》、《孟子》中也有不少关于三代时期的信息。《周易》《尔雅》则分别是研究三代时期思想史和语言的重要资料。史书中的《国语》有《周语》,成书于战国,其中涉及穆、共、厉、宣、幽五代周王的记载应采自周的国史,可视为重要史料。《竹书纪年》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魏国史官所作。其中的《五帝纪》《夏纪》《殷纪》《周纪》保存了许多宝贵的历史信息,但是多与其他文献的记载抵牾,需要认真考辨,慎重选择。《逸周书》是一部汇集诰誓辞命的记言性史书,记载了大量西周时期的历史,而且许多内容均可印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是文字多舛误,加之后人多孱入删改,需要注意。《史记》为西汉初年司马迁所作,虽成书较晚,且其中涉及三代的内容不乏后世层累、伪造,但仍然保留了大量三代时期的宝贵信息,而且流传深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对三代的认识。子书中的《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均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大师的著作,其中也有不少关于三代的信息,需要与经、史典籍互证后使用。第二类文献是出土文献。首先是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清末,经过民国和新中国时期的考古,以及民间发现,目前已知近十五万片,四千五百多单字,其中内容以卜辞为主,涉及商代和周初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其次是青铜器铭文,即金文。商代的青铜器带有铭文者较少,且字数很少。周代青铜器带有铭文者较多,且篇幅较长,目前有三千多件。周代的许多军国大事都被贵族作为功绩刻在青铜器上,以告慰先祖,显赫门庭,垂训子孙。因此,青铜铭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受到历代治史者的重视。最后是出土竹简。例如《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简称“上博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均有大量关于三代历史的内容,多数不见于传世文献。尤其是“清华简”重现了许多传世与未传世的《尚书》篇目及类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发现了前所未知的周代诗篇。“清华简”中的《系年》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其中有许多事件不见于传世文献,对传世典籍有订正作用。第三类是考古材料。从民国对殷墟的考古发掘,到新中国时期全面考古的展开,目前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考古材料已相当丰硕。例如对二里头遗址、殷墟、周原的发掘,提供了传世、出土文献无法呈现的历史信息,诸如陵寝制度、聚落形态、建筑布局、生死观念、手工技术等。这些材料多收录于各类考古学报告和文集中,可以参阅。
本章选取的主要为《尚书》《诗经》《史记》及相关金文篇目,原文及注释主要参考了顾颉刚、刘起釪所著的《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程俊英、蒋见元所著的《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9年);《史记》,二十四史点校本(中华书局,1982年);韩兆琦所著的《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王辉所著的《商周金文:中国古文字导读》(文物出版社,2006年)。这些篇目久经历史考验和历代学者的注释,是了解三代时期的核心文献。与此同时,本章还选取了几篇著名的金文,可与传世文献对比参阅,以帮助读者们对三代的历史过程和文明风貌有更全面的认识。

 

五帝始祖

 

大凡谈及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人都会首先想起“三皇五帝”。从现存的文献看,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大量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但是,这些传说由于去古已远,加上后人伪造附益,存在很多矛盾、怪诞之处。到了汉武帝时期,太史公司马迁搜集、审订、整合了诸家观点,以黄帝为血缘始祖,依次叙述了颛顼、帝喾、尧、舜的开创文明之功,诸如部落战争、王位禅让、治理洪水、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乐舞等。太史公的这一文本成为后世中国人关于文明起源的最经典、最重要的历史记述。从史实的角度看,它保存了许多关于上古时期的历史信息,其中有不少内容得到了考古成果的印证;从思想的角度看,它不仅第一次完整、系统地论述了“天下一家”的起源,为大一统国家的合法性奠定了历史理论根基,而且塑造了中国人对“政统”的认同。而这一认同与对自孔子以降的“道统”的认同,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两大支柱。此外,太史公笔下的五帝笼罩着儒家圣王的光芒,寄托了中国人对君主政体下执政者的美好理想,成为历代皇朝统治者追慕效法的榜样。
《史记·五帝本纪》(节选)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1]。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2],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3]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4],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5]最为暴,莫能伐。炎帝[6]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7]。三战,然后得其志[8]。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9],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10],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注释】 [1]黄帝:传说中上古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亦称“有熊氏”。目前最早记载黄帝的文献多为战国时期整理成书,诸如《五帝德》《帝系姓》《世本》等。黄帝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有待进一步的考古与历史研究。 [2]徇齐:徇,疾;齐,速。徇齐意为“思维敏捷”。 [3]神农氏:传说中的古帝王名,因教人耕稼,故被称为“神农”。亦有观点认为神农氏为一氏族名,或者是炎帝。 [4]享:觐见、来朝。 [5]蚩尤:传说中的古代九黎部落领袖,传说发明了各种兵器,以好战著称。 [6]炎帝:传说中的古代部落领袖,姜姓,一说为神农氏。 [7]阪泉之野:一说位于旧河北涿鹿境内,今河北省怀来县,一说位于山西省运城盐池。 [8]志:旗帜。 [9]涿鹿之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 [10]平者去之:此句意为“对那些归顺者,则率兵离开,不予讨伐”。

 

东至于海,登丸山[1],及岱宗[2]。西至于空桐,登鸡头[3]。南至于江,登熊、湘[4]。北逐荤粥[5],合符釜山[6],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7]。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8]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9],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10],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11]。

 

【注释】 [1]丸山: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北,地处渤海之滨。 [2]岱宗:泰山。 [3]空桐、鸡头:山名,位于今甘肃、宁夏境内的六盘山脉。 [4]江、熊、湘:“江”指长江,“熊”为今湖南益阳东北的熊耳山,“湘”为洞庭湖中的湘山。 [5]荤粥:古代北方的部族名。有学者认为即猃狁和后来的匈奴。 [6]釜山:位于今河北省怀来县东。 [7]策:占卜用的蓍草。 [8]淳化:道德所广及。 [9]旁罗、水波:二者应为动词,但具体含义不明,至今尚无定论。 [10]土德: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有五德,分别为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吕氏春秋·应同》中记载“黄帝之时,天先现大蚓、大蝼,黄帝曰:‘土气盛。’土气盛,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11]得姓者十四人:《国语·晋语四》胥臣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唯青阳与夷鼓同己姓。”

 

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1]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2];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3]。昌意娶蜀山氏[4]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5]。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6],南至于交阯[7],西至于流沙[8],东至于蟠木[9]。动静之物[10],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11]。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注释】 [1]西陵:古氏族名。 [2]江水:今四川岷江。 [3]若水:今四川雅砻江。 [4]蜀山氏:古部族名,可能居住于今四川省西部。 [5]桥山:位于今陕西省黄陵县。 [6]幽陵:即幽州,今北京一带。 [7]交阯:亦作交趾,今越南北部一带。 [8]流沙:今内蒙古西部一带的沙漠。 [9]蟠木:即扶桑木,代指最东方的古国。 [10]动静之物:分别指动物和植物。 [11]砥属:归属。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1],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2]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3],其德嶷嶷[4]。其动也时,其服也士[5]。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6],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7]。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注释】 [1]顺天之义:义,宜。此句意为“顺应天地自然客观之所宜”。 [2]财:通“材”。 [3]郁郁:庄严肃穆之貌。 [4]嶷嶷:崇高之貌。 [5]其服也士:服,用。此句意为任用有德之人。 [6]溉执中而遍天下:溉,同“概”,量粮食用的斗板,引申为平。遍,通辨,治理。此句意为“实行一种中正平和的政策,治理天下”。 [7]放勋:即后来的尧。

 

......

 

 



 
 
 
 

商品简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清醒剂;尤其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现代中国人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献(包括出土文献),效法纪事本末体史书,围绕中国古代史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编写,注释力图简洁明了。对于学习者,特别是历史学专业本科同学以及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是一部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必备资料。 



作者简介

李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与历史教学论,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若干,发表论文多篇,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

张子青,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历代西北边疆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新疆历史与中外交流史,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上册

 序言

 夏商西周时期

 引言

 五帝始祖

 茫茫禹迹

 殷夏革命

 武丁中兴

 周人崛起

 西伯戡黎

 牧野之战

 平定“三监”

 宅兹中国

 立国宏规

 肇建官制

 周召同心

 成康之治

 国人暴动

 宣王中兴

 幽王亡国

 尚文之风

 《诗经·豳风·七月》中周人的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

 引言

 春秋时期

 两周之际

 郑国初兴

 齐桓首霸

 晋文霸业

 问鼎中原

 宋襄秦穆

 弭兵会盟

 昊越争霸

 战国时期

 战国来临

 东齐西秦

 合纵连横

 远交近攻

 战国四君子

 秦扫六合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

 王室衰微

 政出大夫

 经济发展

 变法改革

 百家争鸣

 族群融合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下册

 隋唐时期

 五代宋代时期

 元明清时期

 后记

精彩内容
历史是优选的教科书,也是清醒剂;尤其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现代中国人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献(包括出土文献),效法纪事本末体史书,围绕中国古代史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编写,注释力图简洁明了。对于学习者,特别是历史学专业本科同学以及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是一部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推荐资料。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