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孩子:布罗茨基传:Joseph Brodsky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6.49
6.2折
¥
43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刘文飞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11774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3元
货号11695289
上书时间2024-09-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文飞,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讲习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研院邀访学者,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俄联邦友谊勋章获得者,入选中俄人文交流十大杰出人物,曾获利哈乔夫院士奖、阅读俄罗斯翻译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十月文学奖等奖项。有《普希金诗选》《抒情诗的呼吸》《俄国文化史》《悲伤与理智》《俄国文学史》《俄国文学的有机构成》《俄国文学演讲录》等著译作6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目录
目 录 Catalog 第一章 涅 瓦 河 畔 001 第二章 在 一 间 半 房 子 里 007 第三章 小 于 一 015 第四章 幸 福 的 冬 天 021 第五章 大 哀 歌 027 第六章 布 罗 茨 基 案 件 033 第七章 流 放 北 疆 043 第八章 爱 情 053 第九章 流 亡 西 方 063 第十章 悲 伤 与 理 智 071 第十一章 在 大 学 讲 坛 上 079 第十二章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087 第十三章 文 明 的 孩 子 097 第十四章 桂 冠 诗 人 103 第十五章 精 神 韵 脚 111 第十六章 布 罗 茨 基 诗 群 121 第十七章 布 罗 茨 基 的 “ 矛 盾 ” 131 第十八章 归 宿 威 尼 斯 137 第十九章 布 罗 茨 基 与 中 国 143 第二十章 布 罗 茨 基 的 意 义 149 布 罗 茨 基 年 谱 155 主 要 参 考 书 目 163 再 版 附 记 165
内容摘要
第一章 涅瓦河畔 在俄罗斯的西北角上,有一条名叫“涅瓦”的河流,它从拉多加湖流出,然后注入波罗的海的芬兰湾,全长只有七十多公里。然而,这却是俄罗斯的河流之一,因为,在它的入海口三角洲的诸多岛屿上,就耸立着俄罗斯伟大的都城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一座美丽的城市,涅瓦河及其数条支流从城中蜿蜒而过,其间还纵横着一道又一道的运河,城里的每一幢建筑几乎都建在水边,建筑立面上富有古典主义韵味的雕塑和装饰纷纷在水面上投下了细碎而又朦胧的倒影。数不清的各类桥梁遍布全城,将十几座大小岛屿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对这座城市进行了独特的区分,使它充满神秘的变化。大型建筑物上那一个个金色的很好,或是在翻滚的低云中若隐若现,或是在灿烂的阳光中放射出夺目的色彩。一座座宫殿和教堂周围都环绕着广场、花园或林荫道,构成一个个完美的建筑组合体。亲水的设计布局,再加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使圣彼得堡又有“北方威尼斯”的别称。 圣彼得堡还有“白夜之城”的美名,如果在夏初来到圣彼得堡,你就能看到神奇的“白夜”。与普希金同时代的一位诗人维亚泽姆斯基,曾将这里“静谧、幽蓝的夜晚”称作“北方天空的女儿”。傍晚,在夕阳西下之后,城市的路灯会照例亮起,然而,夜幕却迟迟不愿降临,失去了夜与昼之概念的人们会久久地在涅瓦河边漫步,就连海鸥也会忘却疲倦似的在河面上不停地翻飞,微微泛白的天幕和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少顷,迫不及待的朝霞又重新向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发出了热情的呼唤。 其实,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依据一位君王的意志在一片沼泽之上建造起来的。18世纪初,当时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为了“打开一扇敞向欧洲的窗户”,同时也为了与瑞典等西北欧的海上强国争夺出海口,便决定在俄国版图上离欧洲最近、离海最近的地方新建一座都城。1703年,被驱赶到涅瓦河口的无数工匠、士兵和农奴,开始了艰苦的建城工程。在短短十年之后的1712年,彼得大帝就已将俄国的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这座崭新的城市,并将该城命名为“圣彼得堡”(意为“彼得之城”)。从那时起,直到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在两百余年时间里,圣彼得堡一直是俄国的都城。 圣彼得堡也是俄罗斯的文化之都,自彼得大帝以来所有的俄国作家、诗人、画家和音乐家,几乎都与这座城市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走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你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果戈理的《彼得堡故事》中的“小人物”,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中忧伤的男女,以及托尔斯泰小说中的那些贵族主人公们。圣彼得堡更是俄国诗歌的圣地,且不论普希金一代的生活和创作,单就白银时代的俄国诗歌而言,所谓的“彼得堡传统”就已经构成了世界诗歌中一个不朽的现象。任何一个圣彼得堡人,都会感觉到文学和诗歌的存在,同样,一个天生的诗人若是生在圣彼得堡,那就越发地有福了。 1940年5月24日,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就诞生在这座诗歌的城市里。 在布罗茨基出生的时候,他的故乡城还叫作“列宁格勒”。这个历史不长的城市,在三百多年间曾数易其名: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表示对交战国德国的仇恨,带有德国味道的城名“彼得堡”就被具有斯拉夫意味的“彼得格勒”取代了;1924年,为纪念十月革命的领袖列宁,该城被改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这座北方都城又恢复了它“圣彼得堡”的本名。布罗茨基出生在1940年,在他刚满一岁的时候,列宁格勒城遭遇了一场大劫难。1941年7月,纳粹德国的军队攻到列宁格勒城下,包围了整座城市,但英勇的列宁格勒军民拼死抵抗,坚持了整整三个年头,长达九百天的“列宁格勒围困战”构成人类战争目前一个可歌可泣的壮举。布罗茨基一岁多的时候,曾随母亲撤出被困的列宁格勒,但他的婴儿时期仍一直伴随着轰炸、饥饿、寒冷和恐惧,他幼小的生命得以保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真算是幸运”。 布罗茨基曾称圣彼得堡为“地球上最漂亮的城市”,青少年时期,布罗茨基在近乎疯狂地阅读各种文学名著之余,常独自漫步在涅瓦河边,徜徉在这座城市众多的建筑杰作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之间。他后来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中深情地回忆道: 我得说,从这些建筑立面和门廊——这些古典的、现代的、折衷的、带有雕着神话动物和人物头像之圆柱的立面和门廊,从立面和门廊上支撑着阳台的装饰和女像,从立面和门廊入口处的壁龛中的石像躯体,我学到的关于世界历史的知识,比我后来从任何书本上得到的知识都要多。希腊、罗马、埃及——那儿什么都有,它们都在轰炸中遭到了炮弹的砍削。此外,从那条朦胧的、闪亮的、流向波罗的海的河,从那条偶尔有拖轮在其中的激流里逆水而行的河,我学到的关于无穷和斯多噶主义的知识,比我从数学家和季诺那儿学到的还要多。 布罗茨基曾称彼得堡为“俄国诗歌的摇篮”,这座城市同样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摇篮”。布罗茨基从涅瓦河畔的“诗
精彩内容
本书是“俄罗斯联邦友谊勋章”获得者刘文飞教授研究力作。全书向读者呈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桂冠诗人布罗茨基的传奇人生。 传主布罗茨基是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白银时代俄语诗歌和彼得堡诗歌的伟大继承者,也是英俄两大诗歌传统的成功对接者,其在俄罗斯文坛及世界文坛均享有盛誉。本书作者是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尤其是布罗茨基研究的专家。布罗茨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说过:“诗就是诗人的传记”,“诗就是其作者的自画像”,“诗中具有一切的回声”。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布罗茨基诗歌作品的解读,来认识诗人,理解他的创作,并对布罗茨基的诗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作者作为国内少有的布罗茨基研究专家,对这位诺贝尔获得者的解读十分精致到位。本书语言晓畅明白又不失幽默,读来趣味无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