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为什么会这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为什么会这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41 6.2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成平著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072010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8668214

上书时间2024-09-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蔡成平,新浪日本公司CEO、财经作家、央视财经频道(-2)驻日特约评论员。

出版有《优衣库与柳井正》《微博的冲击》《超越中日对立的传播力》等著作,并监修主译《孙正义的参谋》等。

曾应邀在日本野村综研、日本NHK、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日本LAOX家电连锁、中欧靠前工商学院、豫企五百会、中国闽商靠前财富论坛等机构发表演讲。

目录
一、日本为什么这么“右”——政党与政治 
003日本政界登龙门——松下政经塾体验记 
010“九命神猫”政治家小泽郎 
015日本政界“松下派”的崛起与梦想 
020“安信政治学”与日本修宪的可能性 
二、日本为什么这么“富”——产业与经济 
027柳井正和优衣库传奇 
036日本产业转移为何避开中国 
041日本为何陷入“失去的十年” 
049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教训 
053以日本为镜看“炫富” 
056日本“收入信增计划”给中国的启示 
059日本真的在衰退吗 
062索尼已经忘记了创业之本 
066日本如何让预算运行在阳光下 
072日系企业成长密码 
074中日企业创新力差别在哪里 
079唱衰日本电子业还为时过早 
084中国铁路事业改革的借鉴 
089等待被唤醒的日本“卧龙企业” 
093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之道 
098日本解禁集体自卫背后的经济账 
三、日本为什么这么“拽”——中日关系与历史问题 
105鸠山由纪夫专访:中日民间不应被“爱国主义”主宰 
114谁在编撰日本“问题历史教科书” 
122应该对河村隆之“讲史实” 
125日本战后“历史认识”的思想水脉 
130中国有“抵制日货”的底气吗 
136“借力日本”比抵制日货更有意义 
140—位日本居酒屋老板援助中国小学的快乐与忧伤 
143移民日本:难以跨越的“有形的墙”和“无形的墙” 
四、日本为什么这么“怪”——传媒与社会 
151日本媒体:自由下的“自律牢笼” 
154日本的“定年离婚” 
158日本老人为何“退而不休” 
162日本通往“最适宜养老国家”之路 
168日本的大学校长如何产生 
170日本旅游景点如何收取门票费 
172日本的“暴力团”是怎么回事 
177日本记者为何不收“车马费” 
180中日就业难问题大不同 
185日本教育的公平与不公平 
187日本工薪男: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191日本人如何对抗“过劳死” 
195激活日本女性资源是场万里长征 
201为何多数日本青年不结婚 
五、日本为什么这么“?”——环境与食品安全 
207地震中的日本人 
211日本性侵幼女的“鬼畜教师”们 
214日本出售二手住房的实质税负为零 
216日本电荒与弃核之路 
222日本为何能推进PX建设 
226日本的环境治理:依赖社会合力 
230森永毒奶粉事件:日本食品安全制度确立的滥觞 
235食品企业应“知耻” 
239日本学校的营养午餐之路 
244日本“养老产业”的培育之路

主编推荐

 本书系新浪日本公司CEO蔡成平先生在金融时报网和新浪网财经频道等媒体专栏的合集。作者长年生活在日本,以学者、媒体人的身份,针对日本表现出的种种异于国人认识的种种现象,以理性、客观的笔调形成随笔而见诸媒体。此次出版,作者对数百篇专栏文章仔细遴选,择精华52篇汇集成书。书中众多观点和认识对认识日本、进而认识中国尤有裨益。 

 

精彩内容
为何日本政坛政党纷争不断?为何日本经济衰而不退?为何中日历史问题死结难解……“菊花与刀”名下的日本有太多中国人难以理解的事物和现象。本书以随笔的形式,从众多新闻事件入手,条分缕析,探究日本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为什么会这样”。

媒体评论

                                                                                    
                                            


 
一波三折,我的专栏结集,终于要面世了,如同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这个孩子未必貌美、未必讨每个人喜欢,但却是一段苦乐历程的见证与结晶。
这段苦乐历程,便是我与日本的相会。这个“相会”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我出生的那个地方曾经是著名的抗日革命老区,自小从老人口中没少听那些年打鬼子的故事,至于80后都熟知的《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日片,则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几无例外地都看过N遍。
但真正与日本的“结缘”却有些纯属意外。来日本之前,阴差阳错间,我在国内的大学修读了四年日语,毕业后还在大学“误人子弟”了近两年。在此期间,日语学习上其实并没怎么精进用功,但与日本相关的书倒是没有少读,这一体验让我获得了一个纸上得来的日本印象,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是便选择去日本看看,本想看个两三年就再回到祖国,却不料在日本一待就是八年光景。
在留日的这八年间,我与普通人一样,留学、打工,也曾在2010年作为唯一通过选拔的中国人参加了日本政商界摇篮——松下政经塾的短期研修,后来又在日本的知名媒体《朝日新闻》工作过一段时间,再后来便是负责组建新浪财经日本站,主要从事企业、经济为主的采访报道,以及中日商业交流、促进合作等工作。这些经历让我有足够的机会去接触日本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层面的人,既有日本社会最平凡、甚至是最底层的人,也有贵为总理、国会议员、巨头企业总裁等所谓社会贤达之士,他们是我观察认知日本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邻居时最好的一手信息来源。
归根结底,要理解一个国家,实际上是理解一种异文化,对这种异文化的认知、理解,出现形象偏离是在所难免,甚至严格地说,并不存在“正确的形象”,正如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相信读者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也一定会对本书的内容和视点,或点头认同,抑或摇头否认。
来日本之际,我曾拿周恩来总理著名的诗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以自励。八年下来则对周恩来总理21岁时写的另一首诗——《雨中岚山》亦是感同身受:“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观察日本,恰如探求“人间的万象真理”,了解的方面越多、越详尽,其实反而越会觉得形象模糊,恰如日本的中国研究专家圈子内也流传“当你觉得不懂中国的话,恰恰是你开始懂中国的起点”。这有点类似“瞎子摸象”,摸到的部位越多,其实反而可能越不知道大象究竟长什么样,只摸到了尾巴或大腿,却可能妄下断言。要解读清楚日本是很难的,但观察越久、触碰到的部位越多,总能在模糊中见到些许光明、有些许体悟心得,这些愈觉娇妍的结晶,便是这本专栏结集。
从陈寿《三国志》算起,中国人写日本已经写了2000多年,年头比日本人写其自己更为久远。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那本《菊与刀》因精妙地解释了日本民族性格的两面性而传为经典,但就在这本书问世之前,周作人就曾写道:“近几年来我心中老是怀着一个大的疑情,即是关于日本民族的矛盾现象的,至今还不能得到解答。日本人最爱美,这在文学艺术以及衣食住行的形式上都可看出,不知道为什么在对中国的行动显得那么不怕丑。日本人又是很巧的,工艺美术都可作证,行动上却又那么拙,日本人喜洁净,到处澡堂为别国所无,但行动上又是那么脏,有时候卑劣得叫人恶心,这真是天下的大奇事,差不多可以说是奇迹。”
要认识日本人及其文化、国民性,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的经典意义不容否认,但这本书毕竟已经过去了70年,包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等在内的当下日本人大多是《菊与刀》出版后的一代人,更严格地说,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其实也只是提供了一个解读的视角,即让人们认识到日本的文化及国民性具有“两面性”,但其实就连“两面性”这个概念本身,恐怕也并非日本独有。鲁迅在《一件小事》里写了车夫和老女人,这两个人物合起来就很鲜明地表现出了中国老百姓的两面性:一方面高大得“须仰视才见”,另一方面“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
杜维明说:“我感到中国人对日本的社会和文化还关心不够。尽管两国是邻国,但彼此无知的面纱至今还是很厚的。”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多来自传闻,譬如说所谓的日本人欺软怕硬,就连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中国人好像也有不少人持此观感,总认为只要你够狠、够横、够硬,日本人就会低头屈膝服软,但其深层的原因却未必是因为“欺软怕硬”,而只是因为日本人觉得在很多场合如果硬碰硬、对着干,就可能触犯法律、招来警察,实在不智,于是便选择忍让,国人往往看不破这层深意、且不把法律当回事,于是便出现了按照自己逻辑推理的所谓观日心得。其实,在历史上,日本人好像从来都不乏“欺硬”的事例,比如与号称拥有亚洲最强大海军的大清开战、偷袭实力几倍于己的美国等等。
又比如,长期以来,我们对日本的认识都遵循将“一小撮右翼”与“友好的日本人民”区别对待的“二分法”原则,但正如日本最知名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不管是担任东京都知事还是国会议员时期的支持率都居高不下,所谓的“购岛计划”也得到了极大的民意支持,当我们批评“右翼”时,“友好的日本人民”并不与我们为伍。于是,我们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疾呼日本正走向“右倾化”、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舆论甚嚣尘上,而对日本人究竟如何看待历史仍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
中日之间在互相观察彼此时,还存在极为特殊的一面,即两国百姓对彼此的印象,大多来自各自的媒体报道,而媒体往往是在把一个扭曲并放大了的邻国像强加给了受众,北海道大学新闻学教授高井洁司甚至将媒体归结为是中日恶化关系的“助长因素”。以我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来看,日本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基本上堕入了“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的两个极端范式,而中国媒体在报道日本时,则也是基本上走上了“贬日”或“媚日”的两个极端,我们的媒体上充斥着大量要么是一味贬低日本、要么则是把日本捧上天的文章,徘徊纠结在仰视与俯视之间,是许多国人在看待日本时难以摆脱的姿态,而俯视和仰视,显然都是误读。
在日本八年的学习、生活与观察,日本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多面的彩色球,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会呈现出不同的光泽、映像,它既可爱,又可憎。我个人来日本数年的感受是,走马观花旅游一趟看到的日本和待个三年五载接触到的日本,是大不相同的。听说中日之间流行着这样一个妙论:不管多么厌恶日本,去一趟日本就会喜欢上日本。就连很多人日本人也对此深信不疑,为数不少的日本人都觉得那些不喜欢、甚至厌日的中国人只是被“洗脑”了,只要本人亲自来趟日本看看就会改变看法。这样的“自信”有一定的道理,就曾有媒体报道过,说是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参观日本,看见街上没有穿军装的,军校里不讲军国主义,感动得回国就要送女儿去日本留学,倒是女儿说:你怎么去日本一个星期就变成亲日家了?很多赴日旅游后的国人,也都经历过这样的意识转换。
然而,这种基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基础上的意识转换,往往是来得也快、去得也快,倘若再在日本待上个三年五载,想必观感定会生变。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在日本待的时间很短的人,往往陷入不理性地赞美日本,仿佛日本一切都是好的;而在日本待的时间很久的人,则会往往变得左看右瞅都觉得日本不太顺眼。日本就有一项研究称,中国青年学生在留美后大多成为了“亲美派”,而留日后却很多人成为了“反日派”,比如生产大量“打鬼子”神剧的那位知名集团的总裁便有过青年留日的经历。
具体到我个人,来到日本后的认知也产生过诸多变化。最初觉得日本不过如此,然后慢慢地发现了日本的美好,再逐渐认识到日本灰色的一面、以至于日本在我的眼中变得越来越不可解。当初曾认为自己已经相对“知日”,还被很多媒体誉为是“知日派”,但如今想来,这些都着实可笑。这本集子,就是一个曾经被誉为“知日”、但自己却深感“越来越不懂日本”的人,对于日本的所思所想的阶段性总结。
中国的对日研究,始终不甚发达,总是停留在大而化之的浅层次。或许,中国人的对日观察,一切都需要从自认不知日开始吧。倘若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自己知日了,那恐怕反而是可怕且可疑的。
感谢江西人民出版社及热情负责的魏如祥编辑等人,能够有心将一个越来越不懂日本的人的专栏结集出版,这是需要勇气的,也感谢一直以来对我严重的拖延症的包容。
期待这本书,能够有助于中国出现真正知日的一代。谢谢出版社,谢谢读者,谢谢你们的耐心。
谨为赘序。
 
蔡成平
2015年11月于日本东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