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
  • 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
  • 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
  • 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
  • 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2.69 6.0折 13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贝阿特丽丝·穆斯利(Béatrice Mousli)著,周融 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47606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38元

货号11736204

上书时间2024-06-2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贝阿特丽丝▪穆斯利(Béatrice Mousli)

法国文学史学者,现任南加州大学法语与意大利语系主任、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心负责人。著有《弗吉尼亚▪伍尔夫》《马克斯▪雅各布》《菲利普▪苏波》等多种文学家传记。

曾获法兰西学院传记大奖、法兰西学院安娜▪德▪诺阿伊奖等,获授法国教育部颁发的棕榈教育骑士勋章。

译者简介

周 融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毕业,译有《制度与变革:中国王朝600 年》等作品。



目录

1 序

8 童年时光 1933 年—1948 年

38 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到芝加哥大学 1949 年—1951 年

67 婚姻故事 1951 年9 月—1957 年8 月

91 异乡人 1957 年9 月—1958 年8 月

115 一位无处不在的知识分子 1958 年9 月—1964 年12 月

157 对一切皆感兴趣之人 1965 年1 月—1968 年7 月

236 她的电影征程 1968 年7 月—1974 年

333 诠解自我 1975 年—1980 年

399 转 向 1981 年—1989 年

499 从萨拉热窝开始 1990 年—1998 年

579 无可回避的世界 1999 年—2004 年

643 致 谢

645 参考书目

649 译名中法对照表



内容摘要
     童年时光 1933年—1948年 在文学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父母。 《在美国》的第零章里,作为叙事者一旁观者的苏珊·桑塔格暗示说,可能正是得益于她的波兰血脉,她才能够充分理解眼下她正在描述的那场19世纪末克拉科夫资产阶级住宅中举办的艺术家晚宴。小说中室内装饰的富丽与菜色的丰富,与作者本人祖父母的普通出身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困扰着他们与该书主角们的问题是一致的:在乘船出发前往新世界之际,他们是会实现梦想,还是即将坠人一场新的噩梦?在书中,有名女演员玛琳娜和她周围的圈子,希望能在此行目的地南加利福尼亚的大自然中和谐生活,组成一个遵循傅立叶教导的模范社区。对桑塔格的祖父母与外祖父母——罗森布拉特和雅各布松两家人来说,他们想要逃离的是大屠杀,是犹太村庄的凄惨景况;不像他们的(外)孙女小说的主人公,他们不是作家、演员或者医生,而是“无知的贫苦村民,从事商贩、客栈老板、樵夫的职业,或者学习《塔木德》经文”。现实中,苏珊·桑塔格从来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家族起源。从她的祖父母口中,她只获得很稀少的回忆片段,其中有一段对话,是孙女问祖母,他们的故乡是哪里,祖母毫不犹豫地回答“欧洲”。苏珊再也问不出更多的东西了…… 苏珊的祖父母罗森布拉特夫妇在20世纪初抵达纽约,很快就在一家毛皮加工作坊里找到了工作,一代人之后,他们的儿子杰克利用自己对毛皮加工与贸易的精细了解,将他们的家庭带向了小康之路。他从纽约下东区一路迁徙到中国主要的沿海口岸之一天津.很快白手起家,正如苏珊所概述的: 我的父亲是毛皮批发商;他在纽约有一家办事处,位于皮货区(西31街231号),任命弟弟亚伦为负责人。他本人领导的公司总部则设在天津,自从他和我母亲1930年结婚后,他们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那里……他1906年3月6日出生于纽约的下东区,是一个贫困移民家庭里五个孩子中的老四——他六岁上学,那是1912年,然后又在1916年辍学,当时他十岁,辍学是为了在皮货区当跑腿。1922年,他十六岁时第一次去中国,是作为他受雇的公司的代理人去的。他骑在骆驼背上穿越戈壁沙漠,为的是向蒙古游牧部落购买兽皮。 二十八岁那年,杰克已经是一家显然正欣欣向荣的毛皮出口公司的负责人,他年轻的妻子米尔德丽德与他出身背景类似(她是裁缝之女,长大的地方距离他家只有几个街区),他们一道在天津的商人社群中获得了一席之地。天津这时是国际毛皮贸易的枢纽之一,而且自1860年以来,一个重要的犹太社区已经在天津建立起来,其中大部分成员是逃离沙俄统治和反犹迫害来到这里的。根据一份同时代的地图,外国租界——包括英租界、德租界和法租界——与“中国城”相毗邻,两者之间就是犹太区。如同周围的基督徒一样,犹太区有自己的学校、俱乐部、医院和宗教场所,双方能和睦相处。 杰克·罗森布拉特和米尔德丽德·罗森布拉特在天津的国际化氛围中如鱼得水,但与很多外国商人相反,他们并不打算在当地组建家庭。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前几周,他们回到了曼哈顿,在那里的西86街,他们有一个临时落脚处,远离他们度过童年时代的贫民区。1933年1月16日,在他们居住的街道二十几个街区以北的妇女医院里,米尔德丽德生下了一个女孩,他们为她取名苏珊。又过了几个月,婴儿被交托给了一个来自爱尔兰的保姆罗丝·麦克纳尔蒂,夫妇俩又乘船前往天津。关于这一时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资料。罗丝大概不具备什么知识分子的谈吐——据某些人说,她是文盲——但对苏珊来说,她构成了强有力的母性形象,苏珊既想要反叛,又想要向其寻求支持。事实上,尽管苏珊很少提起自己的保姆,回忆起罗丝时所讲述的逸事也只强调了她是个有点粗鲁和无知的女人(“罗茜,就像沙龙里的一头大象”。在多年以后她这样写道),但轮到苏珊自己做母亲的时候,她还是请求罗丝来照顾自己的儿子。 在此期间,罗丝抚养她长大,在其他家庭成员远远的监督之下:叔叔婶婶姑妈舅妈都不缺,在罗森布拉特家族那边,杰克有四个兄弟姐妹;在雅各布松家族那边,米尔德丽德是独女,但有六个兄弟。然而,苏珊在回忆录里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个大家庭。三年后,米尔德丽德和杰克归来时,他们已经计算好了生产第二个女儿朱迪斯的日期。又一次,米尔德丽德等到产褥期结束,就乘船赴天津而去,这次给罗丝留下了两个孩子照管。对人生的最初几年,苏珊只记得几个画面,比如很好装饰着天使的圣诞树,这是基督徒罗丝想要布置的,这让孩子们感到狂喜,也没有遭到她们近亲的反对。 P8-10

主编推荐
 桑塔格,蜚声的女知识分子,与波伏娃、阿伦特并列! 当代思想界、文艺界犀利的批评家,作品如利剑,直指时代症结。 其作品《论摄影》《关于他人的痛苦》《疾病的隐喻》《反对阐释》皆成当代经典,在国内外皆为读物。 作品之外,她的一生,堪称传奇! 创作、交友、恋爱、旅居、介入政治、死亡…… 天才少女,自幼博闻强记,求学经历堪称。19岁拿到芝加哥大学学位,于哈继续深造,后又求学牛津。 置身纽约、巴黎思想文艺界的先锋前沿,在迷人的都市文艺氛围里,在友人——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的相伴与交锋中,肆意品尝智的美妙滋味。 旅居世界各地,从芝加哥到纽约,从牛津辗转巴黎,从柏林到米兰,从中国北京、上海到萨拉热窝,她始终处于思想与政治的线,身体力行,开阔眼界,拥有无限丰沛迷人的经历 法兰西学院传记大奖得主力作! 贝阿特丽丝·穆斯利,曾获法兰西学院传记大奖, 获授法国教YU部颁发的棕榈教育骑士。 60万字,实文本,刻画桑塔格传奇的一生 以时间为轴,聚焦,追踪桑塔格的心路历程, 细腻展示这位“对一切皆感兴趣之人”一生的智之旅。 直面“公众良心”的时代之思,勾勒世纪下半叶西方文化界思想图谱 桑塔格的写作折射着她的时代,她的著作也是为了寻求对所处时代的理解 一手资料,不加矫饰 援引桑塔格离世后开放的大量个人档案,及桑塔格生前身后出版的诸多作品, 尊重、、未带矫饰,为读者了解桑塔格提供珍贵的资料,开启多种认知可能。 

精彩内容
本书为苏珊·桑塔格的传记。全书把苏珊·桑塔格的人生划分为若干时间段,即以此为章节,主要依据的是桑塔格的求学、任教、婚恋经历以及同时代的历史事件。苏珊·桑塔格生前曾经激烈地抵制别人写作关于自己的传记,也禁止亲朋好友接受传记作者采访。传记作者Mousli在序言中强调,写作本书依赖于苏珊·桑塔格生前捐赠给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的大量个人文件(手稿、书信、笔记等,桑塔格并未对任何文件给出隐私的),这些档案在2010年左右才正式开放,给予了她很大便利,而这是之前苏珊·桑塔格的传记作者们所未能享有的;同时,她也依赖于苏珊·桑塔格生前身后出版的大量作品,这些作品在桑塔格故去后的十几年里继续不断增加,正如桑塔格本人说过的那样,“我们知道用作品诠释人生,却不知道如何以人生诠释作品”。

媒体评论

《世界报》(法国主要日报之一)

这是首本法语桑塔格传记,重新为这位文化先锋发声,并为她赋予新的生命力。

Grazia杂志

贝阿特丽丝▪穆斯利为桑塔格所著传记,不仅是一段旅程,更是一段无限慷慨的经历。

La Lettre du Temps retrouve

尊重、准确,未带矫饰地向我们展示了苏珊▪桑塔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