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啸天说诗:简明中国诗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啸天说诗:简明中国诗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7.56 6.0折 46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啸天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10214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6元

货号9506746

上书时间2024-06-1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周啸天,号欣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所获其他奖项有《诗刊》首届诗词奖名、第五届华夏诗词奖名、2015诗词中国杰出贡献奖。

目录

啸天说诗 简明中国诗史目录
?
?
目录
?
?
第一节诗的产生——原始歌谣及其他
?
一原始歌谣与劳动节奏
?
二诗与乐及舞的联体共生
?
第二节四言诗与《诗经》的类型和结构程式
?
一《诗经》的成书及其分类
?
二《诗经》的体裁:四言诗
?
三《诗经》的结构程式:重章叠咏
?
第三节《诗经》的思想艺术造诣
?
一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
二《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
第四节四言诗的变迁和式微
?
一四言诗的变迁:石刻文、郊祀歌及其他
?
二五言诗的出现和四言诗的式微
?
?
?
?
?
第一节从楚歌到辞体
?
一楚辞起源于楚声、楚歌
?
二楚辞的体制及辞赋之辨
?
第二节屈原与楚辞的思想艺术造诣
?
一哀怨起骚人: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
二与日月争光的长诗:《离骚》
?
三情致缥缈的《九歌》与满怀孤愤的《九章》
?
四悲秋之祖:宋玉《九辩》及其他
?
?
?
?
第三节从杂言诗到五言诗
?
一古诗的体制:齐言诗与杂言诗
?
二从汉乐府看杂言诗的兴衰
?
第四节汉乐府及其思想艺术造诣
?
一乐府、乐府诗和《乐府诗集》
?
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乐府的写实倾向
?
三悲剧性的《焦仲卿妻》和喜剧性的《陌上桑》
?
四体既轶荡,语复真率:汉乐府的艺术成就
?
?
?
?
第一节五言诗的崛起和《古诗十九》
?
一五言诗的诞生及其体制的优长
?
二《古诗十九》及其时代、作者
?
三两地相思与伤时失志:“十九”的内容
?
四深衷浅貌,短语长情:“十九”的造诣
?
第二节五言诗的蓬勃发展——建安、正始、太康诗人
?
一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建安诗人
?
二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正始诗人
?
三繁文绮合,时见风力:太康诗人
?
第三节题材开拓和境界提升——陶渊明及六朝诗人的成就
?
一从玄言诗到田园诗:陶渊明的创举
?
二回归自然:陶诗开拓的新境界
?
?
?
?
三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陶诗的造诣
?
四极貌写物,穷力追新:谢灵运与山水诗
?
第四节五言诗的律化——新体诗运动
?
一低昂互节,回忌声病:永明体的产生
?
二从清新到绮靡:新体诗与宫体诗
?
第五节五言绝句与南北朝乐府
?
一五言四句体和南朝乐府
?
二北朝乐府与《木兰诗》
?
三文人联句与绝句的产生
?
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七言诗
?
一七言诗体及文人的早期创作
?
二俊逸鲍参军:文人七言诗的成熟之作
?
?
?
?
第一节五言律诗的成立与七言诗的丕变
?
一中国诗史的光辉篇章:唐诗
?
二新制迭出,格律形成:初唐的五言律诗
?
三初唐的七言古诗:四杰体
?
四以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及其他
?
五与齐梁划清界限:陈子昂
?
第二节山水田园诗与五言近体的升华
?
一“盛唐气象”和唐诗的繁荣
?
二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
?
?
?
三诗中有画,深契禅机:王维的山水诗
?
第三节边塞诗与七古、七绝的发皇
?
一边塞诗及其在盛唐的勃兴
?
二边塞诗的重要体裁:七绝和七古
?
三慷慨激昂,着眼政治:高適《燕歌行》
?
四为西部传神写照:岑参的边塞诗
?
五“七绝圣手”王昌龄及其他
?
第四节盛唐诗的极诣——诗仙李白
?
一时代的动荡与李白的生平
?
二政治、山川、风月:李白的题材
?
三无可仿效的天才发抒:李白的造诣
?
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影响
?
?
?
?
第一节诗界的开拓和律诗的发皇——诗圣杜甫
?
一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及其生平
?
二赋到沧桑句便工:杜甫与时事诗
?
三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与律体
?
四摅民间疾苦,集诗艺大成:杜甫的影响
?
第二节诗到元和体变新——白居易等中唐诗人
?
一稍厌精华,渐趋淡净:大历诗人
?
二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新乐府
?
三诗到元和体变新:白居易与叙事诗
?
?
?
?
四缠绵的元稹诗及言浅讽深的张王乐府
?
五诗豪刘禹锡与骚人柳宗元
?
第三节追求不美之美——中唐另类诗人
?
一险怪生僻,好为奇崛:韩孟诗派
?
二瑰奇谲怪,惨淡经营:诗鬼李贺
?
第四节唯美诗风与迟暮情怀——李商隐等晚唐诗人
?
一清新俊爽,雄姿英发:杜牧七绝
?
二典丽精工,余味曲包:李商隐及无题诗
?
三亡国之音哀以思:韦庄等唐末诗人
?
?
?
?
第一节从唐音到宋调——宋初诗人创作轨迹
?
一主意与主情:宋诗与唐诗风格比较
?
二从宗唐开始:白体、晚唐体与西昆体
?
三由古淡到雄瞻:梅苏与欧阳修
?
第二节宋诗鼎盛与江西诗派——苏轼等元祐诗人
?
一荆公绝句妙天下:王安石的造诣
?
二无一字无来处: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
三才思横溢,兴味盎然:苏轼的造诣
?
第三节重大主题与日常题材——陆游与中兴诗人
?
一南渡前期的感喟哀时之作
?
二集中十九从军乐:爱国诗人陆游
?
三陶成瓦砾亦诗材:杨万里的小品诗
?
?
?
?
四偶回光景到桑麻:范成大与《四时田园杂兴》
?
第四节从江湖派到遗民诗
?
一从清空到小巧:江湖派诗人
?
二诗风野逸清瘦的永嘉四灵
?
三烈士的悲号与遗民的哀歌
?
?
?
?
第一节守成与出新
?
一挑战与机遇并存:元明清诗人的创作处境
?
二江山代有才人出:元明清的诗论与创作
?
第二节从宗宋到学唐——金元诗人
?
一推宗苏黄,亲和宋诗:元好问及金代诗人
?
二近体主唐,古体主选:刘因等元代诗人
?
第三节明代诗人学唐得失及其他
?
一诗必盛唐:明代诗歌的创作主流
?
二涉笔有博大昌明气象:高启与明初诗人
?
三超元越宋,直攀唐人:前后七子及其他
?
四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公安派和竟陵派
?
第四节清诗的复兴和诗界革命
?
一南朝情结:吴伟业等“江左三大家”
?
二王士禛“神韵说”及其他
?
三宗宋派诗人:查慎行与厉鹗
?
四袁枚“性灵说”及其他
?
?
?
?
五百样飘零只助才:黄景仁的造诣
?
六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等近代诗人
?
七融新理想入旧风格:黄遵宪与诗界革命
?
?
?
?
附录
?
中国文学讲演录
?
《诗经》要略
?
《老子》要略
?
《论语》要略
?
《孟子》要略
?
《楚辞》要略
?
《庄子》要略
?
李白传奇
?
杜甫草堂逸事
?
杜甫与三任成都长官
?
唐五代词概说
?
苏东坡的魅力
?
李之仪词论与创作
?
元散曲的蛤蜊味
?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节| ??????诗的产生——原始歌谣及其他 ??????一 原始歌谣与劳动节奏 ??中国古代诗史的长河,向上可以追溯到原始歌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语言和语言艺术,起源于人类很早的实践活动,首先是劳动。-般的情况是,由劳动节奏面产生了音乐,由音乐产生了歌词。《广雅》说:“声比于琴瑟曰歌。”《尔雅》说:“徒歌谓之谣。”歌谣一词,也反映了诗与乐同源的关系。 ??古代劳动者即有“举重劝力之歌”(《淮南子·道应训》),用来协调节奏,统一步伐,减轻劳动强度,这就是较早的歌谣。鲁迅说:“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且介事杂文·门外文谈》 ??诗歌的构成因素之一是节奏。“杭育杭育派”的歌谣,其节奏来源于劳动的动作步调以及劳动工具所发出的声音,所以简洁明快,大体上两音一顿或一音一顿。这可以用来说明很早的诗歌句式何以是二言、三言。 原始宗教活动也是人类较早的实践活动。原始人渴望通过语言的力量来克服自然灾异和敌害,有-些歌谣即出自原始人的咒语。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礼记.郊特牡》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涣。(《山海经·大荒北经》) “土反其宅”一首是一位叫伊者氏的部落长举行蜡(aha诈)祭的祝辞,“神北行”一首是驱除早魃的咒语。诗与原始宗教的渊源关系,在《诗经》如《大雅·生民》《商頌·玄鸟》-类反映先民部族远祖崇拜的作品中,也有-定程度的反映。 《诗经》以前的原始歌谣,大都收集在杨慎《风雅逸篇》、冯惟讷《风雅广逸》及《诗纪》前集十卷《古逸》里,此外,还有学者指出《易经》每卦的爻辞都引用了几句古歌的歌辞。以上文献中,载有一些以二言或二育为主的句式构成的歌谣,如: 断竹,续竹,飞土,逐实。(《吴越春秋·弹歌)) 《吴越春秋》虽成书于东汉,但它引用的这首《弹歌》,从语言和内容上看,很可能是从原始时代流传下来,文本是由后人写定的。诗中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至于《易经》,其中征引的古歌谣,二言句更多。 屯如,遑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易经。屯卦·六二》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經·屯卦·上六》) 《屯》卦爻辞引用的歌谣,其生活内容当是原始部落“抢婚”的古老风俗。以上原始歌谣,大体二育一句,句自为顿,音调短促,节奏明快。以后,歌谣句式以二言为基础,发展成每句两顿,即四言句式,乃是-种自然的趋势。 三言句式,在古歌谣中也很习见。从逻辑上讲,它的产生当后于二言句式。 不克讼,归而道。其邑人,三百户。(《易经·讼卦·九二》) 不克讼,复即命。(《易經·论讼卦·九四》) 《讼》卦爻辞引用的歌谣当出自一首古老的诉讼之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三言向式虽然只多出一字,其韵味与二言句式却接近不同。因为它每句由两顿构成,形成上二下一或上一下二的节奏,即派生出一个单音的顿,其时值却与双音的顿相当,所以读来较为抑扬好听。总之,二言、三言句式是韵味不同的两种简单句式,因为太简单,单由这两种句式构成的诗体,未能为后世普遍采用,然而它们却是四言句式和汉语诗歌更为重要的五、七言句式的基础。五、七育句式分别是由二三、二二三的节奏构成的,它们都兼容了二言、三言这两种简单句式的韵味,从而更为悦耳。 二 诗与乐及 舞的联体共生 诗歌产生之初,与音乐和舞蹈密切结合。“帝(舜)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日:‘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古乐》)而将诗、舞、乐这三种古老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纽带,便是节奏。诗、舞、乐因节奏而协调,而互补. 从《尚书·尧典》可知,诗与乐很早就发挥着抒情言志和教育人的作用。在尚未发明文字的时代,诗依靠乐而得到广泛传播,那时,诗就是歌,即声诗。产生于民间的声诗,不但合乐演唱,而且配合舞蹈,以集体歌唱为主。为了易唱易记,一般篇幅较短,以反复歌唱为常。于是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相对古希腊史诗,以短篇为主、以抒情为主的民族特色。 在中国古代,从原始歌谣、《诗经》、 汉乐府,直到词曲,声诗的发展源远流长。而随着文字的发明,诗可以被记录,供识字者阅读,便逐渐发展出脱离音乐而独成部类的诗。诗与乐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重在以声为用,前者重在以义为用。诗与声诗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更偏重听觉,而前者更偏重意味,它的容量更大,也更深沉。 总而言之,在中国古代,诗与乐的关系有分有合,从诗到词曲,分的时候固然多,合的时候也不少。当种诗体产生于民间时,很初与音乐都有密切关系,随后由于文人参与创作,使之得到发展和定型,其创作逐渐与音乐分离,产生纯诗。纯诗与声诗并行而不悖,此起彼伏,贯串着整个中国诗史。

主编推荐
诗是源远流长而发展长足的文学样式,五言诗的出现是诗史*道转关,近体诗的出现是诗史第二道转关,五七言古近体诗为百代不易之体。《啸天说诗 简明中国诗史》一书,前三章分体论述,后四章整合论述,梳理了中国各体诗歌发展的不同脉络。 

精彩内容
在古典文学的各类文体中,“诗词”是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技术含量*,从而被人们为*难读懂,*难鉴赏的一类文体。鲁奖得主、《唐诗鉴赏辞典》主撰稿人周啸天先生应我社之约,将其潜心40年研究中国诗歌历史的心得结集出版,可谓字字玑珠,如此精彩的古典文学研究集,必将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其传世是必然的!

媒体评论
  “小子何莫学乎诗。”(孔子)广义的诗教,不是教人做诗,而是教人做个诗性的人。在人一生的教育中,诗教的作用超过“思教”。
  诗教说到底是一种美育。它教人读诗、爱诗、懂诗,而并不要人人都成为诗人。孔子不做诗,孔门弟子也不做诗,但讨论起诗歌来,都有很高的见地。他们是一群心智健康的人,是一群诗性的人。
  奥登说:“诗的功用无非是帮我们更能欣赏人生,反过来说,帮助我们承担人生的痛苦。”普陀山的普济寺有一块匾额日“与乐拔苦”,就像是这话的缩本。
  ——周啸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